回覆列表
  • 1 # 滴逃逃

    話說我老家雖然也在河南啦,但是靈寶的習俗不是那麼清楚呢。

    1、祭灶:臘月二十三這天,出門在外的人都要趕回家。舊時在外做活的人在這一天都會下工,結帳回家。村民稱這一天為“祭灶”日,家家戶戶要蒸棗饃,買糖瓜,敬獻灶神。主人給灶神爺燒香磕頭。要灶王爺“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做盡人間事,帶來天上春。”

    “過了臘月二十三,家家戶戶忙過年”。從這一天開始,村民都會選風和日麗的日子修補、打掃院宅、房屋、鍋灶,為之“掃屋裡”,同時要磨面,置辦廚具、年貨、衣物為過年做準備。

    家中若有新出嫁的女兒,父母要為其購一竹籃,並置辦年畫。窗花和好吃貨(花生、大棗、糖果等),到臘月月盡前一天送往女兒家,到女兒家要給女兒一筆壓歲錢。

    到了臘月二十七,家家蒸饃、煮肉、炸麻花;月盡這天掃院子,貼對聯、擋門棍、放鞭炮,女人忙著包餃子。吃晚飯前同樣要給諸位神位上香、叩首、獻湯、然後放鞭炮,吃餃子。

    2、熬歲:各個住室都要點亮燈,長輩給晚輩及小孩壓歲錢,晚輩要給年齡大的長輩送吃貨、衣物以表孝道。

    第一年娶的新媳婦,要給長輩和同族長輩敬送衣物、食品,以示孝心,長輩要給新媳婦壓歲錢,新媳婦同樣要給比自己輩份小的孩子壓歲錢。

    3、大年初一:初一早上,村人都起的很早,在院裡點亮燈。男人先在院中點燃一堆火,上壓柏葉,竹葉,以表示煙火百年不斷。這時,女人多已煮好餃子,同樣要給諸位神主上香、叩首,獻湯,然後燃放鞭炮,一家人吃餃子。舀飯要從老到小,分清主次,家中主婦多在餃子中包有銀錢,稱為“福餃”,家中誰吃到這個餃子為之有福。這一頓飯,每一個人都要吃第二碗,吃完後,要給家中畜禽喂年餃,讓其過年。

    吃罷餃子,家中男人打著燈籠領著孩子,拿著香、裱去鄰近的廟堂上香、叩首,保佑家人一年平安。回來後,家中主人要到祖先堂上香,拜神位。

    4、拜年:晚輩給長輩、年幼給年少的拜年,順序要從近到遠,從老到小,先同門近族,後近鄰鄉里,先年老者,後年幼者。

    第一年娶進門的新媳婦,多由本家嫂子陪伴到各家各戶去拜年,順序同上。

    5、請媳婦:同族近門,在新年這一天都要請新娶的媳婦到自己家裡吃年飯,以此表示親近關係和親熱。

    6、娛樂活動:興辦各種文體娛樂活動,增加村民節日的喜慶氣氛,這是新社會黨和政府及村政領導人對村民文化生活重視的一個體現。如打籃球、拔河、打鑼鼓等。

    7、走親戚:初二、初三,新女婿都要陪同新媳婦去岳父家拜年,去時帶禮品表示孝心,到了岳父家,要逐一到岳父家的同族近門去拜年,並帶禮品,每家都要回贈禮品,表示禮貌,有來有往;走完了岳父家的親戚,再走自家的親戚,同樣要帶禮品。另有外甥走舅家,侄子走姑家、姨家,相互拜年探望,表示親情不斷,俗稱“出門”。

    8、“破五”又稱過小年。早上的第一頓飯,全家人要把給灶爺蒸的棗山(從初一獻到初五),切開分食,為之“破五窮”,同時取除擋門棍。出了“破五”等於過完了年,就要安排農活,開始生產勞動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七八十年代化學紡織的布料很貴,受到當時人們青睞,而現在棉布料要貴過它,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