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908425833711

    古往今來,文人墨客、書畫印人、古玩藏家,都喜歡為自己的書房畫室或客廳取一個堂號,以示風雅。張大千也不例外,堂號大風堂。不過,張大千的堂號是與他的二哥張善孖合用的(張善孖故後,張大千的四哥張文修也借用過大風堂的堂號收徒招生)。關於大風堂的來歷,據張大千的早期學生胡若思回憶(胡拜師於1925年,時年九歲。14歲隨師赴日舉辦畫展,人稱神童):約在1928年前後,張大千客居上海西門路西成裡,一位古董商拿著一幅古畫到張府兜售。張大千將畫開啟,是明朝畫家張大風畫的諸葛武侯出師圖。畫中人物,坐在榻几上,氣宇軒昂,神韻悠然。大千見之,愛不釋手。一問價錢,十分昂貴,無力購藏。不久,張大千在一次書畫展覽上又見到了這幅畫,他請人趕緊把這幅畫拍下來。適逢藏主也在展廳,見狀馬上過來干涉,要求將所拍之照作廢,無奈之下,只得取出底片曝光張大千對這幅畫實在太喜歡,心嚮往之,寢食不安,志在必得。第二天,帶上胡若思又去展廳,讓胡若思蹲在不顯眼的展廳一角,將筆和紙藏在外衣夾層裡,叮囑了幾句臨此稿的要點,要他將這幅畫臨摹下來。胡若思遵照師囑,看一眼,勾一筆,勾出草稿。張大千則站在畫前,細細觀摩,默記筆墨。回家後,他參考胡若思勾勒的草稿,在一張舊紙上,臨仿了一幅諸葛武侯像,用張大風的筆法署款:“此畫為蘭雪居士作,上元衲弟,真香佛空,酒後醉筆。甲午正月廿二。”並用蠅頭小楷仿照大風的筆法風格抄錄了兩段張大風自題跋文。然後請裱工連夜裝裱作舊,又託人將這幅偽作也掛到展廳。同一展廳掛出了兩幅諸葛亮像,惟妙惟肖,真假難辨,藏主一看,大驚失色,奇貨難居,願打對摺售出,張大千趁機將此畫購藏。自從收藏了張大風的這幅真跡,張大千十分得意。張大風名風,字大風,號升州道士,與張大千是同宗本家。徵得二哥善子的同意,就將西成裡的廳堂取名為大風堂。從此,大風堂就成了張氏昆仲待友接客之處,也成了收羅門徒之地,還刻了珍藏書畫的鈐記。這段故事出自胡若思之口,繪聲繪色,頗多傳奇色彩,要不是他親口告訴我,我是不會相信這件事的——這幅張大千偽作的《諸葛武侯出師表》的草圖竟是出於一個年方十來歲的畫童之手。但是,這個故事從未聽張大千說起過。據張氏的至友高嶺梅回憶:“大風堂的由來,是他在30歲左右的時候住在上海西成裡,曾購藏一幅張大風畫的《諸葛武侯出師表》,畫的人物,神態極佳,大千極為喜愛,對張大風的畫藝更為傾倒,作者更巧也是姓張,,名字又與大千同一‘大’字,乃用大風為堂名,即曰大風堂。其後他的二哥也喜歡此堂名,兄弟乃共用之。”①高嶺梅對大風堂的說明肯定聽自張大千之口,至於張大千如何購藏張大風的這幅畫,張大千沒有對高氏說,所以高氏也沒有寫。高氏說大千30歲左右購藏的這幅畫,可以斷定購藏時間是1929年前後,與胡若思所說暗合,正是大千攜他赴日舉辦畫展前夕,勾勒草圖對他來說,該是不太困難之事。這個堂號自從20世紀二三十年代在海上畫壇亮相後,代代相傳,由門人嫡傳到再傳,一代一代已經傳到第三代——不,嚴格來說,已傳到第四代。試想一下,第三代傳人多已邁入知天命之年,子承父業,第四代當然後繼有人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手機最高几核處理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