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戰史解碼

    題主說的應該是第三次哈爾科夫戰役,這場戰役可以說是曼施坦因元帥的巔峰之作,這場戰役也被希特勒寄予了扭轉戰局的重望。在哈爾科夫的這個舞臺上,曼施坦因用盡畢生絕學做了一次精彩的彙報演出。

    經歷了斯大林格勒戰役的慘敗後,德軍的實力整體下滑,第六集團軍被蘇軍全殲,德軍一時陷入了被動的境地。德軍面對敗局不得已開始向後撤退,蘇軍也趁勢追擊並攻佔了哈爾科夫,如果事態在繼續向下發展,那麼德軍很有可能會面臨全線潰敗,曼施坦因為了止住潰式,開始組織德軍進行反擊!

    蘇軍的西南方面軍司令瓦圖京在此前有一個關鍵誤判,他認為德軍在如此形勢下會退守到第聶伯河以西,因此他指揮軍隊以“大躍進”的方式向前推進,希望趕在德軍撤到第聶伯河之前切斷曼施坦因南方集團軍群退路,同時沃羅涅日方面軍在哈爾科夫一線,位於德軍北翼。但連續不斷的追擊也讓蘇軍的戰鬥力下降嚴重,拿下哈爾科夫後的沃羅涅日方面軍,同樣也面臨著戰鬥力下降、減員和坦克數量較少的問題。

    在此時,德軍由於補給線縮短,他們的實力正在逐漸壯大。儘管德軍經歷了斯大林格勒慘敗,但德軍的鬥志並沒有崩潰。而且此時的南方集團軍群剩餘的兵力都是精銳,裝備也十分精良。並且在戰役開始之前,曼施坦因集中了自己全部的機械化部隊,形成了區域性優勢!

    曼施坦因並沒有直接去攻打哈爾科夫,他認為如果先去打哈爾科夫,以它的重要性,勢必引起蘇軍全線向哈爾科夫支援,這無疑會增加難度。所以還不如先擊潰蘇軍西南方面軍,然後在以一個完美的“右勾拳”北上,就可以趁勢收復哈爾科夫。而且一旦擊潰西南方面軍,沃羅涅日方面軍就會失去支援,其整個左翼就暴露在德軍面前,那時候拿下哈爾科夫也就沒有了後顧之憂。

    隨後的戰鬥一切都按照按施坦因的推理進行,德軍以10萬兵力擊潰了50萬蘇軍,可以說以一人之力挽救了德軍整個東線戰場!但從軍事而言,這一戰役不可謂不精彩!

  • 2 # 戰備解碼

    蘇聯將軍無能,被曼施坦因抓住了機會狂揍!結果被吃掉了50萬人,德軍也穩住了陣腳!這底下的老哥就是這場戰役的策劃人……

  • 3 # 戰略論

    根本原因是由於雙方的補給情況發生了巨大的轉變!

    蘇軍自在斯大林格勒戰役發起進攻後,便一直在不斷的快速挺進和連續不斷的作戰中,蘇軍已經疲憊不堪,武器裝備也有很大損耗,尤其是蘇軍的汽車運輸的劣勢隨著補給線的增加而成倍放大。蘇軍此前補給運輸一直靠著戰線後方的鐵路線,而深入德軍佔領的地區後,無法在短期內建立有效的鐵路線,只能依靠汽車長距離運輸,對於嚴重缺乏運輸汽車的蘇聯來說,無疑是致命的。前線的蘇軍連對燃料、彈藥、糧食等必需品的最低需求的一半都無法滿足,許多部隊的補給來源於對德軍物資的大量繳獲而才得以繼續保持攻勢。

    而反觀對面的德軍,隨著德軍不斷的後撤,補給線也大大縮短,大量物資和援軍可以快速的向危險點上集中。而且戰線的縮短(相比於數天縮短了600英里)也使得大量的防禦部隊騰出來用於南方的作戰。

    潛移默化中,在南線德軍已然對蘇軍形成了一定的優勢,隨著蘇軍對德軍防線的兩個深入的突破,形成了兩個狹長的突出部,南方集團軍群司令曼施坦因抓住這一有利時機,集中全部的裝甲部隊迅速切斷了蘇軍突出部的後路,進而圍殲之。

    隨著德軍增援部隊的陸續趕到,德軍發起了全面的反攻,蘇軍的突出部幾乎全部被德軍消滅,蘇軍被迫撤出哈爾科夫,隨著泥濘季節的到來,大規模的戰事遂告結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哪些跑步鞋推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