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問題和二戰後延續至今的美元主導下的國際貨幣體系密切相關。筆者對該問題一直很感興趣,在此想多寫幾句,把事情說透!
佈雷頓森林體系時期,美元同黃金掛鉤,他國貨幣同美元掛鉤,美元充當世界錨幣作用。後佈雷頓森林體系(當前國際貨幣體系),美元雖同黃金脫鉤,但依然充當主要錨幣作用,美元掛鉤的是美國政府信譽。這意味著美元價值不再固定,美元匯率有了波動性。
世界貨幣體系從固定匯率制,走到了相對浮動的匯率制度。大多數國家通常將美元匯率做為重要參考,但匯率可以相對靈活,就出現了升值、貶值的情況。
因為美元處於國際貨幣體系的核心地位,美元可以自由浮動不用受約束,但他國貨幣相對於美元過度貶值就會引發美國的不滿。畢竟,美元相對被動升值會影響美國的出口競爭力,導致國際匯率市場波動,還會影響美國國債利率。
美國處於世界經濟霸主地位,擁有絕對的話語權和規則制定權。根據美《1988年綜合貿易與競爭法》,美財政部提交每半年都會提交《國際經濟與匯率政策報告》,評估主要貿易伙伴匯率政策。如果被列為匯率操縱國,美國將採取貿易談判、透過IMF施壓等方式,要求其調整匯率。如果失敗,美國就會他國匯率操縱行為涉嫌補貼,對該國的產品加徵反補貼稅等措施。
2016年4月,根據《2015年貿易促進和貿易執行法》,美財政部公佈“修訂版”匯率政策報告,將報告名稱更改為《美國主要貿易伙伴匯率政策報告》,新設監測他國匯率的“三大指標”:一是對美全年貿易順差超過200億美元(約佔美GDP的0.1%);二是該經濟體經常性專案盈餘超過其GDP的3%;三是該經濟體持續單邊干預外匯市場,且12個月的淨購買外匯總額超過其GDP的2%。
如果滿足上述三條中的兩條,將被納入“監測名單”。透過類似警告的做法,美向他國變相施壓,迫使貿易伙伴調整本國匯率政策、或慎用匯率干預措施。如果上述三個條件被同時滿足,該經濟體將被認定為“匯率操縱國”。美總統將透過財政部,向該國發起正式的雙邊磋商談判。
1年後,若該經濟體仍被認定“幣值低估”、“外部盈餘過剩”,美將採取反制行動。包括:禁止美海外私人投資公司(OPIC)向該經濟體提供融資支援;將其剔除美政府採購;訴諸IMF匯率監督;USTR重新評估與該經濟體的貿易協定或貿易談判;美總統運用貿易救濟措施加以反制。
2017年4月15日,美財政釋出特朗普任內首份匯率政策報告,新增“額外評估措施”:即使主要貿易伙伴不全部滿足上述三條標準,但若致美出現鉅額的貿易赤字,仍將被納入“監測名單”。按原有三條標準,中國已連續兩次在美半年度匯率政策報告中僅滿足第一條標準,本可被剔除“監測名單”。但美依據“額外評估措施”,仍將中國保留在“監測名單”,為進一步對華經貿施壓留後手。賦予美國政府很大的自由裁量權。
不必多舉例,美國可以運用國內法對他國制裁,源於美國具有世界最大的消費市場,最強大的經濟實力,主導全球經貿規則制定。在“中心——外圍”論中,美國是中心,其他國家是外圍,美國是規則的制定者,他國是規則的執行者。且這種趨勢短期難以有根本性改變。
因此,美國可以把他國列為匯率操縱國,他國無法把美國怎麼樣,這是硬實力使然!就算把美國定義為匯率操縱國,也傷不到美國的“皮毛”。當國際貨幣體系真正實現了多極化,這情況才會有根本性的改變。
這一問題和二戰後延續至今的美元主導下的國際貨幣體系密切相關。筆者對該問題一直很感興趣,在此想多寫幾句,把事情說透!
佈雷頓森林體系時期,美元同黃金掛鉤,他國貨幣同美元掛鉤,美元充當世界錨幣作用。後佈雷頓森林體系(當前國際貨幣體系),美元雖同黃金脫鉤,但依然充當主要錨幣作用,美元掛鉤的是美國政府信譽。這意味著美元價值不再固定,美元匯率有了波動性。
世界貨幣體系從固定匯率制,走到了相對浮動的匯率制度。大多數國家通常將美元匯率做為重要參考,但匯率可以相對靈活,就出現了升值、貶值的情況。
因為美元處於國際貨幣體系的核心地位,美元可以自由浮動不用受約束,但他國貨幣相對於美元過度貶值就會引發美國的不滿。畢竟,美元相對被動升值會影響美國的出口競爭力,導致國際匯率市場波動,還會影響美國國債利率。
美國處於世界經濟霸主地位,擁有絕對的話語權和規則制定權。根據美《1988年綜合貿易與競爭法》,美財政部提交每半年都會提交《國際經濟與匯率政策報告》,評估主要貿易伙伴匯率政策。如果被列為匯率操縱國,美國將採取貿易談判、透過IMF施壓等方式,要求其調整匯率。如果失敗,美國就會他國匯率操縱行為涉嫌補貼,對該國的產品加徵反補貼稅等措施。
2016年4月,根據《2015年貿易促進和貿易執行法》,美財政部公佈“修訂版”匯率政策報告,將報告名稱更改為《美國主要貿易伙伴匯率政策報告》,新設監測他國匯率的“三大指標”:一是對美全年貿易順差超過200億美元(約佔美GDP的0.1%);二是該經濟體經常性專案盈餘超過其GDP的3%;三是該經濟體持續單邊干預外匯市場,且12個月的淨購買外匯總額超過其GDP的2%。
如果滿足上述三條中的兩條,將被納入“監測名單”。透過類似警告的做法,美向他國變相施壓,迫使貿易伙伴調整本國匯率政策、或慎用匯率干預措施。如果上述三個條件被同時滿足,該經濟體將被認定為“匯率操縱國”。美總統將透過財政部,向該國發起正式的雙邊磋商談判。
1年後,若該經濟體仍被認定“幣值低估”、“外部盈餘過剩”,美將採取反制行動。包括:禁止美海外私人投資公司(OPIC)向該經濟體提供融資支援;將其剔除美政府採購;訴諸IMF匯率監督;USTR重新評估與該經濟體的貿易協定或貿易談判;美總統運用貿易救濟措施加以反制。
2017年4月15日,美財政釋出特朗普任內首份匯率政策報告,新增“額外評估措施”:即使主要貿易伙伴不全部滿足上述三條標準,但若致美出現鉅額的貿易赤字,仍將被納入“監測名單”。按原有三條標準,中國已連續兩次在美半年度匯率政策報告中僅滿足第一條標準,本可被剔除“監測名單”。但美依據“額外評估措施”,仍將中國保留在“監測名單”,為進一步對華經貿施壓留後手。賦予美國政府很大的自由裁量權。
不必多舉例,美國可以運用國內法對他國制裁,源於美國具有世界最大的消費市場,最強大的經濟實力,主導全球經貿規則制定。在“中心——外圍”論中,美國是中心,其他國家是外圍,美國是規則的制定者,他國是規則的執行者。且這種趨勢短期難以有根本性改變。
因此,美國可以把他國列為匯率操縱國,他國無法把美國怎麼樣,這是硬實力使然!就算把美國定義為匯率操縱國,也傷不到美國的“皮毛”。當國際貨幣體系真正實現了多極化,這情況才會有根本性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