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一個獨立行走的豬
-
2 # 無所事生非
豬的散熱恆溫回覆不詳,只知農村散養的豬在炎夏有些反感的表現,當氣溫達到36度以上,豬的鼻孔會增大呼吸,在陰涼的地面滾動磨擦散熱。
豬圈地面最好不打水泥,保持原土或黃泥土,豬就不易生病,在漫長的夏秋季節既防病,又使豬自身涼快,是農民養豬對豬圈原生態的一種認可。
豬在高溫期遇到中暑,土辦法割豬尾放血和野苦菜等使其降溫。
豬腹瀉多日容易引起豬體溫下降件有腸道感染,至使豬死亡,用木炭黃泥土烏飯根煎汁灌喂有特效止瀉防病毒。
對養好豬須實用與科學理論相結合,本人講一點體會供養豬參考不妥請指正。
環境溫度是影響豬健康和生產的重要因素。豬是恆溫動物,無論在嚴寒的冬季,還是酷熱的夏季,都會透過自身的生理調節及行為來保持體溫的恆定。
豬的體溫調節生理 在神經系統控制下,豬透過物理形式散發和化學形式增加體內的熱量進行體溫調節。當環境溫度較低,豬感到寒冷時,透過神經控制增加體內熱量和縮小散熱面積保持體溫恆定,這是物理性調節;與此同時,豬的採食量增加,代謝作用增強,把食物中的化學成分能轉變為熱能,保持體溫恆定,這是化學性調節。
豬的體溫調節隨環境溫度而變化,當環境溫度過低時,豬就會加快食物化學能向熱能的轉化,環境溫度過高時,豬體就延緩食物化學能向熱能的轉化。據測定,體重10千克的豬,要求適宜的環境溫度是25℃,如溫度下降1℃,每千克體重要多消耗0.6克的飼料。環境溫度下降越多,豬體用於保持體溫恆定和增重所消耗的飼料也就越多。 子豬的體溫調節和大豬有所不同。20日齡前子豬的體溫調節機能還沒完全發育,體溫維持完全依賴外力保護。子豬在母體內的溫度是39℃,而出生環境溫度多在20℃左右,加上體表黏液的蒸發和較大的體表面積與體重的比率,使體溫散失很快。剛生下子豬的體溫與母豬相同(39℃),1小時後體溫逐漸下降,此時子豬體內的皮下脂肪尚未蓄積,能量來源只能依賴肝臟或肌肉中的肝糖,肝糖可轉化成葡萄糖,葡萄糖再分解就會產生熱量,但這種能量反應速度來不及滿足子豬所需。
豬的體溫調節行為 人有流汗反應,透過水分蒸發達到散熱的目的,但豬的汗腺已退化,只有人的1/6左右,加上豬的皮下脂肪厚,出汗的散熱效果很有限,所以豬隻好以淺呼吸(喘氣)來散熱,透過舌頭上的水分蒸發帶走熱量。反之,太冷時豬會透過肌肉的連續收縮和放鬆反應來產生熱量,這也就是我們平常所見的發抖現象。 就子豬而言,哆嗦是最常見的溫度調節行為。當子豬遇冷時,會動用脂肪和能量來抵禦寒冷,然而子豬出生時只有1%的體脂和非常稀疏的被毛,這對保溫作用很小,70%的糖原(能量的儲備形式)僅在出生一天就用盡了。根據環境溫度的變化,子豬會透過改變躺臥姿勢或改變與其他子豬位置的方式來調節溫度。在較冷的環境中,如果沒有熱地板,它們將盡量減少同地面的接觸(全支撐的姿勢),以減少經地板傳導散失的熱量。子豬互相擁擠在一起以儲存熱量,透過這種方法子豬可以減少約40%左右的體熱損失。然而,擠在一起的方法並不能解決溫度過低帶來的問題,弱小子豬從群體遊離出來,它們所處的環境更為不利,更加寒冷。當溫度較高時,子豬平躺在地上,最大限度地與地面接觸(側臥在地),身體與地面接觸越多,熱量經涼地面的熱傳導損失越大,子豬分佈的距離也較為疏鬆。當溫度適宜時,子豬躺臥自然,或舒服地休息,或活潑地運動、吮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