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湘左處士301

    說無字碑的,知道啥叫墓誌銘嗎?

    碑文和墓誌銘是一個意思嗎?我們先看看這兩個詞的解釋。墓誌銘據《現代漢語詞典》解釋:“墓誌:放在墓裡刻有死者生平事蹟的石刻。也指墓誌上的文字。有的有韻語結尾的銘,也叫墓誌銘。”但很多人誤用了這個詞,他們並不知道墓誌銘是放在墓裡的,墓外的人是根本看不到的,錯把地面上的墓碑及碑文錯稱為“墓誌銘”。墓碑文是刻在墓外的墓碑上的,和墓誌銘不是一回事。

    墓誌銘一般是古代人死後,有親戚、朋友、同窗等別人根據此人情況所寫,多為敘事讚揚之詞,而自為墓誌銘是在生前由自己撰寫墓誌銘,以便死後使用,多為譏諷之言。唐代王績和杜牧、明代徐渭和張岱、近現代馮玉祥、啟功等人都為自己寫過墓誌銘。

    自撰墓誌銘 王 績

    王績者,有父母,無朋友,自為之字曰無功焉。人或問之,箕踞不對,蓋以有道於己,無功於時也。不讀書,自達理。不知榮辱,不計利害。起家以祿位,歷數職而進一階。才高位下,免責而已。天子不知,公卿不識。四十五十,而無聞焉。於是退歸,以酒德遊於鄉里。往往賣卜,時時著書。行若無所之,坐若無所據。鄉人未有達其意也。嘗耕東皋,號東皋子。身死之日,自為銘焉。曰: 有唐逸人,太原王績。若頑若愚,似驕似激。院止三逕,堂唯四壁。不知節制,焉有親戚。以生為附贅懸疣,以死為決疣潰癰。無思無慮,何去何從?壠頭刻石,馬鬣裁封。哀哀孝子,空對長空。

    自為墓誌銘 徐渭

    山陰徐渭者,少知慕古文詞,及長益力。既而有慕於道,往從長沙公究王氏宗。謂道類禪,又去扣於禪,久之,人稍許之,然文與道終兩無得也。賤而懶且直,故憚貴交似傲,與眾處不浼袒裼似玩,人多病之,然傲與玩,亦終兩不得其情也。

    生九歲,已能為幹祿文字,曠棄者十餘年,及悔學,又志迂闊,務博綜,取經史諸家,雖瑣至稗小,妄意窮及,每一思廢寢食,覽則圖譜滿席間。故今齒垂四十五矣,藉於學宮者二十有六年,食於二十人中者十有三年,舉於鄉者八而不一售,人且爭笑之。而己不為動,洋洋居窮巷,僦數椽儲瓶粟者十年。一旦為少保胡公;羅致幕府,典文章,數赴而數辭,投筆出門。使折簡以招,臥不起,人爭愚而危之,而己深以為安。其後公愈折節,等布衣,留者蓋兩期,贈金以數百計,食魚而居廬,人爭榮機而安之,而己深以為危,至是,忽自覓死。人謂渭文士,且操潔,可無死。不知古文士以人幕操潔而死者眾矣,乃渭則自死,孰與人死之。渭為人度於義無所關時,輒疏縱不為儒縛,一涉義所否,幹恥詬,介穢廉,雖斷頭不可奪。故其死也,親莫制,友莫解焉。尤不善治生,死之日,至無以葬,獨餘收數千卷,浮磬二,研劍圖畫數,其所著詩若文若干篇而已。劍畫先託市於鄉人某,遺命促之以資葬,著稿先為友人某持去。

    渭嘗曰:餘讀旁書,自謂別有得於《首楞嚴》、《莊周》、《列禦寇》若《黃帝素問》諸編倘假以歲月,更用繹紬,當盡斥諸注者繆戾,摽其旨以示後人。而於《素問》一書,尤自信而深奇。將以比歲昏子婦,遂以母養付之,得盡遊名山,起僵仆,逃外物,而今已矣。渭有過不肯掩,有不知恥以為知,斯言蓋不妄者。

    初字文清,改文長。生正德辛巳二月四日,夔州府同知諱鏓庶子也。生百日而公卒,養於嫡母苗宜人者十有四年。而夫人卒,依於伯兄諱淮者六年。為嘉靖庚子,始籍於學。試於鄉,蹶。贅於潘,婦翁薄也,地屬廣陽江。隨之客嶺外者二年。歸又二年,夏,伯兄死;冬,訟失其死業。又一年冬,潘死。年秋,出僦居,始立學。又十年冬,客於幕,凡五年罷。又四年而死,為嘉靖乙丑某月日,男子二:潘出,曰枚;繼出,曰枳,才四歲。其祖系散見先公大人志中,不書。葬之所,為山陰木柵,其日月不知也,亦不書。銘曰:

    杼全嬰,疾完亮,可以無死,死傷諒。兢系固,允收邕,可以無生,生何憑。畏溺而投早嗤渭,即髡而刺遲憐融。孔微服,箕佯狂。三複《蒸民》,愧彼“既明”。

    自為墓誌銘 張岱

    蜀人張岱,陶庵其號也。少為紈絝子弟,極愛繁華,好精舍,好美婢,好孌童,好鮮衣,好美食,好駿馬,好華燈,好煙火,好梨園,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鳥,兼以茶淫橘虐,書蠹詩魔,勞碌半生,皆成夢幻。年至五十,國破家亡,避跡山居,所存者破床碎幾,折鼎病琴,與殘書數帙,缺硯一方而已。布衣蔬茛,常至斷炊。回首二十年前,真如隔世。

    常自評之,有七不可解:向以韋布而上擬公侯,今以世家而下同乞丐,如此則貴賤紊矣,不可解一;產不及中人,而欲齊驅金谷,世頗多捷徑,而獨株守於陵,如此則貧富舛矣,不可解二;以書生而踐戎馬之場,以將軍而翻文章之府,如此則文武錯矣,不可解三;上陪玉帝而不諂,下陪悲田院乞兒而不驕,如此則尊卑溷矣,不可解四;弱則唾面而肯自幹,強則單騎而能赴敵,如此則寬猛背矣,不可解五;爭利奪名,甘居人後,觀場遊戲,肯讓人先,如此緩急謬矣,不可解六;博弈摴蒱,則不知勝負,啜茶嘗水,則能辨澠淄,如此則智愚雜矣,不可解七。有此七不可解,自且不解,安望人解?故稱之以富貴人可,稱之以貧賤人亦可;稱之以智慧人可,稱之以愚蠢人亦可;稱之以強項人可,稱之以柔弱人亦可;稱之以卞急人可,稱之以懶散人亦可。學書不成,學劍不成,學節義不成,學文章不成,學仙學佛,學農學圃俱不成,任世人呼之為敗家子,為廢物,為頑民,為鈍秀才,為瞌睡漢,為死老魅也已矣。

    初字宗子,人稱石公,即字石公。好著書,其所成者,有《石匱書》、《張氏家譜》、《義烈傳》、《琅嬛文集》、《明易》、《大易用》、《史闕》、《四書遇》、《夢憶》、《說鈴》、《昌谷解》、《快園道古》、《傒囊十集》、《西湖夢尋》、《一卷冰雪文》行世。生於萬曆丁酉八月二十五日卯時,魯國相大滌翁之樹子也,母曰陶宜人。幼多痰疾,養於外大母馬太夫人者十年。外太祖雲谷公宦兩廣,藏生牛黃丸盈數簏,自餘囡地以至十有六歲,食盡之而厥疾始廖。六歲時,大父雨若翁攜餘之武林,遇眉公先生跨一角鹿,為錢塘遊客,對大父曰:“聞文孫善屬對,吾面試之。”指屏上李白騎鯨圖曰:“太白騎鯨,採石江邊撈夜月。”餘應曰:“眉公跨鹿,錢塘縣裡打秋風。”眉公大笑起躍曰:“那得靈雋若此,吾小友也。”欲進餘以千秋之業,豈料餘之一事無成也哉?

    甲申以後,悠悠忽忽,既不能覓死,又不能聊生,白髮婆娑,猶視息人世。恐一旦溘先朝露,與草木同腐,因思古人如王無功、陶靖節、徐文長皆自作墓銘,餘亦效顰為之。甫構思,覺人與文俱不佳,輟筆者再。雖然,第言吾之癖錯,則亦可傳也已。曾營生壙於項王裡之雞頭山,友人李研齋題其壙曰:“嗚呼,有明著述鴻儒陶庵張長公之壙。”伯鸞高士,冢近要離,餘故有取於項裡也,年躋七十,死與葬,其日月尚不知也,故不書。銘曰: 窮石崇,鬥金谷。盲卞和,獻荊玉。老廉頗,戰涿鹿。贗龍門,開史局。饞東坡,餓孤竹。五羖大夫,焉能自鬻。空學陶潛,枉希梅福。必也尋三外野人,方曉我之衷曲。

    自撰墓誌銘 啟功

    中學生,副教授。博不精,專不透。

    名雖揚,實不夠。高不成,低不就。

    癱趨左,派曾右。面微圓,皮欠厚,

    妻已亡,並無後。喪猶新,病照舊。

    六十六,非不壽。八寶山,漸相湊。

    計平生,諡日陋。身與名,一齊臭。

  • 2 # 文華508

    有特色的墓誌銘很多,但是唐伯虎的墓誌銘最特別,由祝枝山撰文,王寵書寫,洋洋灑灑1000多字,概括了唐寅的生,是世界上目前已知最長墓誌銘。

  • 3 # 古韻古風微言情

    我看到上面有人回答是武則天的無字碑,不可否認,這確實是一個留下無數疑團的墓碑,功勞太大,但是需要澄清的一點是,武則天的無字碑不是武則天有意留下的,或者說,這個墓碑的建立,武則天完全沒有參與其中,那麼,這個墓碑是怎麼回事呢,蒙曼教授做客百家講壇講女皇武則天時曾說過這件事,大概意思就是她的兒子想為他立碑,石頭選好了,圖案刻上了,但卻不知該怎麼寫這個光輝和陰暗並存的女皇傳奇人生,正值當時唐朝動盪,所以此碑一拖再拖,最後只能留白了,那麼,除了一代女皇武則天的無字碑之外還有哪些有趣的墓碑呢?

    張岱是明末清初的文學家,其中《湖心亭看雪》是他的代表作。相信不少人都背過這篇文章。和武則天一個字都不說相比,張岱是有什麼就說什麼。我們來看看他的墓誌銘“蜀人張岱,陶庵其號也。少為紈絝子弟,極愛繁華,好精舍,好美婢,好孌童,好鮮衣,好美食,好駿馬,好華燈,好煙火,好梨園,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鳥,兼以茶淫橘虐,書蠹詩魔,勞碌半生,皆成夢幻。年至五十,國破家亡,避跡山居。所存者,破床碎幾,折鼎病琴,與殘書數帙,缺硯一方而已。布衣疏莨,常至斷炊。回首二十年前,真如隔世。”

    這是一個紈絝子第國破家亡前後的真實寫照,前後對比,不禁令人唏噓一已,這也警戒後人,覆巢之下焉有完卵,保護愛護自己的國家是我們每個人義不容辭的責任,正所謂國家興亡匹夫有責

    啟功是中國著名的書法家,他是雍正皇帝的九

    世歲算得上是皇親國戚了。啟功的一生也是充滿了坎坷。另外和其他人的墓誌銘相比,啟功的墓誌銘要特殊的多,因為他的墓誌銘是自己寫的,那麼我們看看啟功是怎麼給自己寫墓誌銘的

    啟功說得很直白,但不全是開玩笑。像“癱趨左,派曾右”,六個字概括了多少人生的險惡!而“妻已亡,並無後。喪猶新,病照舊”看得出是新遭喪偶之痛,可以對照一下陳寅恪挽妻聯的“九泉稍待眼枯人”。

    “面微圓,皮欠厚”是罵世之語。在這則是自謙自嘲之詞,幽默而又不失風趣,陳寅恪曾言轉型之期,沒有底線的人過得最快活。

    三三體讀來朗朗上口,通讀下來,一個豁達瀟灑幽默謙虛的老人形象便生動地展現在了我們面前,真乃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啊

  • 4 # 以史為鑑

    武則天一生可以說傳奇之極,十四歲時因長得很美,而入後宮為唐太宗的才人,唐太宗賜號武媚。

    但武則天做了十二年的才人,始終沒有得到寵愛。直到在李世民病重期間,武則天和太子李治有了感情。

    李世民去世,所有不知名嬪妃被髮落到感業寺出家。直到第二年,前來上香的唐高宗李治發現了武媚娘。在王皇后的唆使下,武媚娘開始了傳奇的宮鬥之旅。

    於是高宗和武則天不但感情真摯,而且在政治上結為盟友,共同打擊元老大臣。後來李治頭疼厲害,於是讓武則天處理朝政,史稱“二聖臨朝”。

    高宗去世,中宗李顯即位,武氏為皇太后,後來臨朝稱帝后改名曌。從一個普通的不入流嬪妃到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女皇帝,武則天一生功過是非留給後人人評說。

    但是負面評價也不少,於是武則天在自己陵前立下了著名的無字碑。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有些人說事業比婚姻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