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大象音樂空間

    我認為答案是肯定的。

    哈佛教授吉爾伯特是專門研究“人類幸福”的社會心理學家,他認為,隨著某種體驗的次數增多,其帶來的幸福感就會逐漸減少。經濟學裡也有“邊際效用遞減”,說的也是這個意思。

    用這個理論,同樣可以解釋音樂人對於音樂體驗的感受——音樂聆聽經驗越豐富的人,其被音樂滿足的閾值必然會越高。比如,音樂聽的少的人聽《最炫民族風》就被那種蒼茫豪邁感動壞了,但音樂聽得多的人一定會覺得這首歌除了歌手嗓門大,實在感受不出來美感。

    更何況是音樂人呢!“音樂人”,就是以音樂為職業的人。作為職人,做音樂就不能光為自己嗨了。尤其在服務客戶時,如果客戶對音樂的認知、審美有限甚至惡劣時,音樂人被迫要製作自己不認同的內容,在這種情況下應該不會感到任何的感動。

    另一種情況,當音樂人本身的創作能力在不斷進步,尤其是寫下了非常具有藝術性的優秀作品之後,等待下一次的感動難度就上去了。這就好比人在獲得了前所未有的高潮之後,必定會對下一次的高潮有無比的期待,在這種期待當中,如果下一次的高潮點沒有比上一次更高,那也許就會產生失落感,更無法談及感動。

  • 2 # 鯨魚小星球

    這個問題,貌似在學術上並沒有被嚴謹地研究過。我想題主提出這樣的問題,可能是出於知道一些像“久居蘭室不覺其香”這樣的現象。確實,人類的感覺器官,像是嗅覺、聽覺、味覺所對應的感測器,是存在“適應”現象的。就像我們剛進到一家酒吧,可能覺得裡面昏暗、味道難聞、聲音又吵,可是呆了一會兒之後,眼睛也能看到東西了,味道幾乎不會引起我們的注意、而聲音似乎也不那麼吵了。這是我們的大腦在把一開始被昏暗、吵鬧、難聞所吸引去的注意資源在“適應”了之後又重新分配到其他地方。而我們的意識體驗又是強烈依賴於注意的,換句話說,沒有被你注意到的那些事物對你來說就像不存在一樣。這就是感知覺上發生“適應”之後的一系列情況。

    那麼有人或許會問,既然這樣,所有的事情我們都會“適應”嗎?比如音樂人,會不會因為總接觸到音樂,就不會被音樂感動了呢?從我個人的科學判斷來說,我覺得這個可能性不大。首先,最淺顯的道理是,音樂人往往都是被音樂吸引而進入這一行,如果很快他們就不再能被音樂感動,那麼早就退出了這一行。為什麼現在還會有這麼多很棒的音樂人呢?要知道,自己不首先被音樂感動,可是做不出好音樂的。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音樂人也不太可能會逐漸不被音樂感動。

    題主可能又會問,好吧,那就算音樂人還會被音樂感動,但是是否“不那麼容易”被感動了呢?我覺得這要看你怎麼定義“容易被感動”。從我的理解來說,音樂作品和產品是有質量差別的。從作曲作詞、配樂、到演奏、到演唱,很多因素共同決定了一首作品的品質。我們普通人尚且能分出KTV裡酒醉後亂吼的歌曲和原唱之間的優劣,更不用說專門在音樂領域裡過活的音樂人了。每個人的鑑賞力都是有所不同的,普通人或許會被兩首自己聽起來都差不多的樂曲感動,但是音樂人的鑑賞力往往更細緻,他或許只能被其中一首高品質的感動。這就像品酒品茶一樣,不是他不容易被感動了,而是鑑賞力的提高,使得他們更具分辨力而已。

    但這並不代表他們的感動就少了不少。以我的體驗,隨著鑑賞力的提高,實際上對音樂的體驗會更加兩極分化。對那些高水平的作品,反而因為體味出更豐富的細節和內涵,而更覺感動。相信很多朋友在不同領域都有類似的經驗吧。

    所以我並不認為音樂人會逐漸變得不容易被音樂感動哦。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我家寶寶三歲,說不懂話他還能聽明白,有時候怎麼喊他他都沒反應,怎麼才能和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