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星星月亮7

    有一句古語是:世上無難事只要肯攀登!

    另外,本人還總結了一句話,“沒有沒有不可能,只有想不到!”我這兩句話是什麼意思呢我現在回答大家。甲午戰爭清朝並非不可能取勝,因為當時的日本還不具備壓倒性優勢。清朝有劣勢也有優勢只要措施得力、將士用命。完全可能戰勝日本。

    那大家就要問,為什麼清朝輸得了戰爭呢?在本人看來清廷失敗與其說是敗在軍事上不如說敗在上政治上。具體就是:政治腐敗主帥無能、和戰不定貽誤戰機、匆忙敗逃消極保船、喪失血性不想拼命。

    甲午戰爭對中國方面來說李鴻章慈禧起的作用最大他倆一個是統帥清朝海陸軍同時有外交大權的重臣李鴻章一個是清朝實際首腦西太后。他倆一開始就不好好準備打仗。尤其李鴻章一門心思總想對日妥協。(真不知道他在日本存了見不得人的黑錢)。

    葉志超放棄平壤逃回國無論如何都必須處死的,可居然確保住了性命。(肯定李鴻章倒了鬼)。如果水師都有鄧世昌那種血性日本海軍即便最後能取勝也必得遭到極為慘重損失。可丁汝昌卻接到了避戰保船不準出擊的命令。前方還在激戰你李鴻章卻下令避戰保船簡直就是日本內奸的行為。有李鴻章這樣主帥甲午戰爭清朝不敗那才奇怪呢?

    還有就是慈禧太后明顯和李鴻章有勾搭(為什麼李鴻章連打敗仗卻不讓他下臺滾蛋逮捕下獄?)

    為什我說甲午戰爭中國有可能取勝?因為如果慈禧太后真正對中國民族有擔當拿出與日寇血戰到底的血性。在選擇像左宗棠那樣忠心衛國文武兼備敢於決死一戰能臣硬漢為主帥、清朝怎麼可能敗於日本?

    遺憾的是歷史沒有如果。大清王朝的硬漢能臣沒了,只有貪汙腐敗自私無能的西太后、和李中堂,所以大清敗了,既非敗於沙俄(平新疆收伊犁)、也非敗於法國(斃孤拔鎮南關),竟然敗給了不起眼的日本手裡,這不僅是大清君臣的恥辱、更是中華民族的災難!

  • 2 # 80後牛哥

    我認為甲午中日戰爭中清政府沒有勝利的可能性。

    第一、在當時,中國不瞭解外面的世界,也不去關注外面的世界,而當時的日本對中國瞭解的比較多。同時清政府錯過了19世紀發展海軍的兩次歷史機遇。清政府沒有錢,也沒有發展海軍的決心。清政府統治者的主流意識是:外國的優勢是強大的船隻和強大的槍支,以及水面上的戰鬥,如果我們中中國人不與其競爭,他們可能就不會太注意我們了。

    第三、從歷史趨勢來看,北洋水師的覆滅是不可避免的,但甲午戰爭的失敗有許多偶然因素,這並不排除中國取勝的可能性,但清政府在各方面都有問題。一是沒有世界眼光二是不真正的瞭解外國。包括熟悉外國的李鴻章,事實上他也有很大的侷限性。因為清政府太腐敗,自上而下的腐敗是慈禧太后授予北洋水師的軍費開支不足,而後還被剝削,當時日本製度與中國製度截然不同。

    總之,由於以上的種種原因,加上清朝政府的腐敗無能,官兵士氣低落。甲午戰爭的失敗是不可避免的。

  • 3 # 牛頭對上了馬嘴

    你到威海劉公島去參觀一下,就能看到了甲午戰爭失敗的原因所在了。

    當時中國海軍大小艦船是78艘,總噸位是83.900噸。

    日本艦船是31艘,總噸位是61.373噸。

    當時中國海軍號稱“亞洲”第一,為何會失敗呢?關鍵原因是“輕敵”。

    中國有句成語叫做“紙上談兵”,紙上談兵是指趙適,但是他的父親叫“趙奢”。趙奢曾經告訴給他兒子,戰爭是兩隻老鼠在一個洞裡打架,沒有退路,你死我活,稍不留神就丟性命。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日本與中國甲午戰爭時期犯了同樣的毛病,日本當時海軍世界第二。(英國當時海軍世界第一)在偷襲珍珠港勝利以後,在中途島之戰時,四艘航母被美國兩艘航母擊沉,也是輕敵。

    甲午戰爭時期,確實滿清政府積貧積弱。但是,北洋水師(海軍裡)沒有腐敗,它是李鴻章一手締造的新式海軍,教官與日本海軍一樣都是英中國人,裡面的顧問也是英中國人。不管從戰略戰術上同出一個師門,關鍵是北洋水師從士兵到將軍都認為堂堂大清怎麼會輸給一個島國的倭寇呢,結果失敗了!

  • 4 # 閩中小魚

    清政府的失敗是必然的,完全沒有打贏日本的可能性!!

    至於為啥呢?通過欣賞電影電視劇就能推算出一些歷史資訊來。以下個人一些膚淺見解:

    一,制度不行!

    一個膽小怕死的太后加上一群投降派的老臣,能有什麼決心和膽量跟小日本一站到底!

    二、軍隊不行!

    一個迴光返照的帝國,政治腐敗,人民生活困苦,官場中各派系明爭暗鬥、爾虞我詐,國防軍事外強中乾,紀律鬆弛,清兵個個要掛一杆鴉片槍,根本就沒有戰鬥力!

    貪官富甲一方,而國庫卻空虛,貪官又自私自利不顧國家存亡!就連軍火庫裡的炮彈都能生鏽了,引信都點不著,最後擊沉日艦的關鍵一炮都沒能打出!

    最終成為敵人的活靶子!

    打戰打的是什麼?打的就是後勤補給!打的就是黃金白銀!

    掌權者不支援,當官的只為私利,不給彈藥,不買軍艦,不採購先進武器,落後腐朽的思想註定是要滅亡的!

  • 5 # 剪影集結號

    原因有:

    首先,當時新政府的北洋艦隊是當時亞洲最先進的海上艦隊。擁有完備的海軍體系和武器。

    其次,北洋艦隊人才也是很多,其中有很多出自福建船政學堂,而且有些派往歐洲學習深造的。比如林永升——經遠艦管帶,前往過英國學習。還有其他願意報效國家的民族英雄,如鄧世昌、丁汝昌、劉步蟾、左寶貴等都有著視死如歸的精神。

    最後,1885年10月,在李鴻章的倡議下,清廷設立海軍衙門,開始操辦籌建海軍工作。恰在此時,1880年李鴻章命駐德公使李鳳苞採購的定遠、鎮遠兩艘鐵甲艦、濟遠艦與德國顧問一道到達天津。兩年後,在英國訂購的致遠、靖遠以及在德國訂購的來遠、經遠四艦驗收回國,以上新購的七艦共花費白銀800萬兩,北洋艦隊自此實力大增,聲勢日壯。至1888年北洋艦隊共有大小艦船25艘,官兵約4000人,成為亞洲首屈一指的海上力量。

    但歷史不容假設:在時代背景下,清政府領導下的甲午戰爭註定是失敗的。

    原因很多,根本在於清政府以羸弱不堪,內憂外患、目光短淺、清廷腐敗。種種原因,註定這場戰爭是以悲壯結束。

    鄧世昌(1849-1894)晚清北洋海軍致遠”艦管帶。以治軍嚴格、忠勇剛正聞名。1894年9月17日黃海海戰中,指揮“致遠”艦勇敢戰鬥,在戰艦受重創側傾的情況下,全速撞向日聯合艦隊第一遊擊隊旗艦“吉野”,決心與其同歸於盡。不幸魚雷發射管被敵擊中,艦體爆裂沉沒,同全艦200餘名官兵一起壯烈殉國。丁汝昌(1836-1895)晚清北洋海軍提督。在威海衛之戰中,指揮北洋艦隊抗擊日軍圍攻。他堅持抗敵報國立場,嚴拒日本聯合艦隊司令長官伊東佑亨的勸降和北洋海軍洋員瑞乃爾等的逼降,臨危不懼,堅守指揮崗位,在援軍已絕,突圍難成的情況下,服毒自盡,以身殉國。劉步蟾(1852-1895)晚清北洋海軍“定遠”旗艦管帶。治軍嚴格,慷慨好義,不滿外籍教官之驕橫,積極維護中國海軍之主權。參加黃海海戰,指揮“定遠”艦官兵沉著應戰,奮勇抗敵。1895年,在威海衛之戰中,拒絕降敵,頑強拼戰,彈盡援絕,自殺殉國。左寶貴(1837-1894年),字冠亭,山東費縣地方鎮(今山東省平邑縣地方街)人。在甲午中日戰爭中,左寶貴是抗擊日本帝國主義侵略,血戰疆場,壯烈犧牲的第一位清朝高階將領。

    致敬英雄,銘記歷史

    致敬英雄,銘記歷史

    致敬英雄,銘記歷史

  • 6 # 羲皇聖里人

    感謝提問,我很樂意回答這個問題。

    甲午中日戰爭中,腐敗無能的清政府完敗,最後和日本簽訂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細分析其原因我覺得每個知道這段歷史的中中國人都能說幾個,清政府在這次戰爭中失敗是必然的。

    但從我本人看來這次甲午中日戰爭扣除清政府腐敗,封建制度落後啊等因素,單從戰爭的本事,其實是有戰勝可能的,只是喪失了許多機會。

    甲午戰爭的首先是從北韓戰爭引起的,然後在1894年7月,日本偷襲清政府魚霆,九月中旬在東海,兩國軍艦相遇並開戰,第二年1月威海戰役,清政府北洋水師全軍覆滅,甲午戰爭結束。

    縱觀戰爭過程,首先清政府輸在了士氣上,沒有做好和日本決戰的準備,整個戰爭過程,許多將領臨陣脫逃,當然丁汝昌,鄧世昌等幾個愛國將領除外,因為李鴻章不想打,後來變成不敢打 他想和,所以在指揮上,有的將領打,有的將領逃,指揮不統一,其實在北韓戰爭失敗後,回來總結一下,先恥而後勇,下定決心,痛擊日本,這樣完全可以打敗日本 ,可惜他們沒有這樣做,只是逃避現實。

    其次這次甲午戰爭和前幾十年的鴉片戰爭有所不同,幾十年前的鴉片戰爭我們戰敗,可以歸結為武器落後,人家是火炮,我們是大刀長矛,但是甲午戰爭時,經過洋務運動後,北洋水師的武器裝備,戰艦噸位,和日本相比,不在劣勢,有的還戰優勢,甚至海軍實力亞洲第一,就是這樣的裝備,敗給了日本,顯然是總指揮的錯誤。

    第三甲午海戰中,中國損失數艘戰艦但是主力尚存,滿可以重整旗鼓覺一再戰,況且日本也損失不少。可惜李鴻章確主動放棄了制海權。讓日本輕而易舉偷襲威海。

    第四是這次戰爭,日本是舉全國之力打這一仗,而清政府只是李鴻章的北洋水師打,福建水師,廣東水師等都看笑話,如果清政府調三大水師下決心和日本打一仗,清政府不是沒有打勝的機會。

    只是可能,一切都是假設,歷史早已過去,一百年後的今天,我們要牢記歷史教訓,希望祖國變得強大,

    不再讓歷史重演。

  • 7 # 夢農人

    一個是半截身子入土的老年人,一個是剛剛成長起來的青年。一個是在艱難的由傳統向現代轉變中,一個已經基本踏入到現代世界,中國雖大,可惜從整體到區域性都落後與日本,很難打贏對方。更致命的是,這種落後是全方位的,不是某一個方面的。歷史不會撒謊,如果當時中國能打贏,甲午也就不會失敗了。甲午海戰的失敗有許多偶然因素,不排除中國取勝的可能。清朝政府從各個方面存在問題,一個根本是沒有世界眼光,再一個不真正瞭解外國,包括李鴻章對外國比較熟悉的,實際上侷限性很大。首先對日本就不瞭解,其實日本擴軍備戰的意識是長期存在,中國對這些問題有時候提起來,但是很多時候沒有重視。北洋水師覆滅的必然性:錯過了19世紀發展海軍的兩次歷史機遇;清朝政府發展海軍不是沒錢而是沒決心;清朝統治階級的主流思想是外國的長處就是船堅炮利、水面作戰,中中國人爭不過人家就不要爭了。甲午海戰時北洋水師早不是遠東第一,其總噸位、總艦船數、主要作戰艦數都遠不如日本,且北洋水師沒有速射炮,日本打6發中國才打1發,炮彈質量太差。從朝廷主流來看,外中國人有外中國人的長,中中國人有中中國人的長,外國的長處就是船堅炮利、水面作戰,:“海面作戰中中國人爭不過人家就不要爭了”,中中國人就是仁義道德、制度,認為中國的制度優於外國。 這樣一種觀念在官員當中相當普遍,他認為這樣能維持民心。一直到八國聯軍的時候,這個觀點還是佔上風的。起碼在海上不與外國爭,近代關鍵是甲午戰爭這一戰決定了清朝的覆滅成為必然。實力情況要從發展情況來看,19世紀70年代,日本開始有三千噸的鐵甲艦,兩千多噸的自衛艦,當時中國是沒有的。日本敢進兵臺灣就是因為有兩千噸級,其中有三千噸級的鐵甲艦。80年代開始,中國海軍就上來了,特別是到1888年,中國有七千噸級的兩艘,兩千噸級的五艘,這個時候日本有三千噸級的三艘,兩千噸級的三艘,顯然從總噸位來看,1888年兩個國家差不多是三萬多噸。艦的數量中國是18艘,日本是24艘。日本比中國略強一點兒,但是從艦的質量水平來看,中國是超過日本的。特別中國兩艘七千噸級定遠艦、震遠艦的噸位是當時亞洲第一的。當時日本沒有四千噸級,只有兩千噸級三千噸級。說“中國遠東第一”,這只是說在1888年北洋海軍成軍的時候是第一,90年代的時候就不能這麼講了。北洋海軍是1888年以後主要的艦隻不變,只自己造了一艘廣甲,1894年北洋海軍19艘,日本是33艘。中國的噸位是三萬八千噸,日本達到六萬四千多噸,主要作戰艦數中國還是七千噸級2艘,兩千噸級的5艘,日本這時候四千噸級的4艘,三千噸級4艘,兩千噸級4艘。主要作戰艦數中國是7艘日本是12艘。

    若李鴻章聽從聶士誠建議先從北韓撤軍,甲午戰爭有可能避免或推遲;若北洋水師正在購置的12門速射炮及時到位,若豐島海戰時李鴻章聽從丁汝昌建議全艦隊出動以多戰少,若豐島海戰時濟遠擊中吉野主機房的炮彈炸了,若不修頤和園三海工程把省下的1500萬兩銀子把作戰艦加兩倍,黃海海戰很可能是另一種場面。

  • 8 # 清晨英語

    《孫子兵法》說,“天時,地利,人和,吾以此知勝負矣”除了這三樣,若想取得勝仗,須具備“五事。”“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將,五曰法。”即政治、天時、地利、將帥、法制,這五者是一個軍隊打仗是否能取勝的關鍵,十分重要。我們從這些方面分析一下中日甲午戰爭,看看清政府有無勝利的可能性。

    “道”即為政治,所謂政治,在古時,即為民意,而非君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政治不明,出師無名,戰爭無義,無端挑起戰爭,是為百姓不容。中日甲午戰爭並不是抗敵入侵,而是應北韓邀請出兵的。

    “天”即為天時,既指晝夜晴雨、嚴寒酷暑,春夏秋冬四季等氣候條件變化也指所處的周圍環境。甲午戰爭時,清廷軍事上的頻頻失利,讓西方列強倍感失望。

    “地”顧名思義,地利,征戰時,路途的遠近,地勢的險峻和平坦,地域的寬窄,地形的利用等十分重要。在一望無際的大海上,由於北洋水師的軍艦速度太慢,處於很大劣勢。

    “將”即為將帥,領兵打仗的軍官。中日甲午戰時日本有士官學校和海陸軍大學,軍官受過正規化訓練,清朝提升的途徑還是科考,裙帶關係。

    “ 法”即為法制,指軍隊的編制,將領和部下的管理、糧草武器的供應,軍隊法規等方方面面的情況。日本已經建立完備的兵役制度和部隊架構。而清軍是的主力是淮軍,一聽就是地方軍。武器上雖然清軍某方面有優勢,但是總體混雜,後勤供應跟不上。

    甲午戰爭是在不知彼知己的情況下打的一場糊塗的戰爭,通過甲午戰爭,可以看到清廷的腐敗和無能,也導致清朝進一步走向衰落和日本快速的崛起。

  • 9 # 小小筆芯

    首先,當時大清的北洋水師是世界第四的海軍,但是裝置老了,沒有錢維護和寄養,日本為了這個戰爭連皇帝每天都只吃一頓飯,才節省出錢從英國買軍艦。當時的日本國立遠不足中國。假設中國不求和硬耗下去,他們也是要自己放棄的。連抗戰時候日本明顯強大了都不行,更別說那個時候

    其次,

    1,慈禧太后擔心李鴻章尾大不掉,軍費剋扣很緊,沒錢買炮彈和增加軍艦。

    2,朝廷新舊黨政厲害,翁同和徐彤舊黨混淆視聽,光緒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實力和欠缺。

    3,也是最重要的一點,當時日本已經全面改革,有了一整套大國崛起的長久計劃,第一就是敗中國,為此一致全民動員,連妓女都可以拿賣身的錢捐給國家買後來的吉野軍艦。而且是處心積慮了30年準備的戰爭。與此同時,清國內部還是閉目塞聽。天時地利人和日本均沾優勢。

    4,由於日本的積極準備,已經爭取了足夠外交,西方列強全部保持中立不賣中國軍火。即便後來慈溪在戰前取消自己壽宴,把自己做壽的300萬兩銀子全部拿出來給北洋水師。但是這個時候西方已經被日本買通了,拒不出貨。

  • 10 # 乏味的生活1982

    歷史沒有假設。

    清國之亡國,非亡於辛亥革命,實亡於甲午戰爭。甲午之敗把中國現代化運動的第一階段的科技現代化成績冤枉地報廢了,甲午之敗也使那個有見識、有權力、集中興名臣於一朝的官僚集團膽戰心寒而全部自動或被動靠邊站,對變法圖強喪失信心,這一集團既靠邊站,朝廷走向兩極分化,皇帝與太后不能靠邊站,乃各趨極端,一分為二。林肯說:“一個分裂的房屋是不能站立的。’大清王朝這座房屋哪能例外呢?”

    然而清國真的沒有贏的希望嗎?不是的,日本在此戰雖連連取勝,但這種勝利卻接近失敗。日本參戰的7個師團死傷3萬人,除此外因戰爭壓力過大而自殺的也不少。截至馬關議和,仗才打了8個月,日本的人力、物力、財力已消耗殆盡,連外相陸奧宗光都說:“國內海陸軍備殆已空虛,而去年來繼續長期戰鬥之我軍人員、軍需已告缺乏。”所以日本希望早日議和。

    其實在馬關議和前日本佔領的地方很有限,只有遼寧的四分之一,山東的十分之一,臺灣的二十分之一,並末攻下中國的一個省會。日本想在談判桌上敲詐更大的利益,就要在戰場上佔有更多的地區,不得不讓有限的兵力更加分散,在更多的戰場受到更大的損失。如在澎湖,日軍自稱“患瘟疫而亡者達980入,患肺結核者更不計其數,死亡和患傳染病者佔我軍五分之一”,可見日軍也快扛不住了,所以日本更加緊和談。當然如果和談破裂,日本可能會進攻北京,但當時日軍已全部來到中國,本土只剩警察。而清軍主力雲集京津,即使日軍僥倖打進北京,只要清國能堅持抵抗,日本只會陷得更深、輸得更慘。慈禧打算簽訂《馬關條約》的訊息傳出時,清軍將領一致反對停戰,他們都看出日本快撐不住了,認為打下去日本就完了。統率關外諸軍的劉坤一說:“倭寇是遠道而來,論形勢我為主,日本為客,我們以逸待勞,日軍孤懸海外,怎能在中國久留?時間一長他就撐不住了,因此,‘持久’二字就是我們擊敗倭寇的絕招。”

    連威海衛之戰臨陣脫逃的山東巡撫李秉衡都說:“日本戰時經濟狀況不佳,如果用拱手送給日本的2億兩白銀練兵,中國肯定可以自強,我願統軍與日本血戰到底,將功贖罪。”

    赫德在開戰前就說:“日本在這場戰爭中料將勇猛進攻,它有成功的可能。中國方面不免又用老戰術,但它只要經得住失敗,就可以慢慢利用其持久力量和人數上的優勢轉移局面,取得最後勝利。”戰時他說:“如果戰爭拖長,中國的資源、人力和它禁得起磨難的本領也必將勝過日本的勇猛和它的訓練、組織能力。”《泰晤士報》在1895年也認為日軍在中國已陷入困境,戰爭的轉折點即將到來。

    恭親王接受《紐約時報》採訪時說:“我們對這場戰爭處理得不夠明智,有些官員表現不稱職,不能勝任國家的責任。由於這些不利因素的存在,我們大清國在這次戰爭蒙受了巨大的痛苫和損失。我們清中國人遵守法度而日本人祟尚武力。我們知道自己在軍事上比較薄弱,因此我們得出這樣的結論:假如日本能本著友好的態度與清國協商,達成和平是可能的。然而假如日本人的要求過於苛刻,那我們只好繼續戰鬥。”恭親王得知馬關議和的條款後,覺得過於苛刻,也堅決請戰。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不焯水不能吃的食材,都有哪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