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求智37989192
-
2 # 兒童行為分析廖博士
謝謝邀請。個人認為兩個孩子好。一是孩子之間有更多的交流和互動,有助於團隊精神的培養,也有助於社會行為的培養;二是孩子不會這麼寵和嬌氣,對孩子的成長有利;三是未來孩子長大以後遇到一些大事情,也有一個兄弟姐妹商量和幫助;四是隨著父母年齡的增長,養老和照顧老人,特別是生病住院的時候,這也是一個迫切的問題;五是孩子現在在家也會有伴成長。
-
3 # wjy188
我說說我的例子吧:我78年的,老婆81年,雙方都是中學教師,老大10歲,女孩,老二1歲,男孩,生了二孩以後主要的壓力不是來自於經濟,錢多吃好奶粉,穿名牌,錢少喝便宜點的奶粉,穿普通的,所以主要壓力不是經濟,說養不活的人那是沒有從現實去考慮的。主要是精力的問題,自己年齡大了後,感覺帶孩子很累,自己原來休閒的時間大大減少了,原來一家三口假期想去哪就去哪,現在呢被老二套住了,哪都不方便,特別是媽媽最辛苦,晚上根本睡不到完整的覺。
雖然累,但是我們從來沒有後悔過,多了一個孩子,也增添了更多的快樂與幸福感,而且二孩一般要比一孩要乖些,我們有了一孩的經驗,二孩相對也輕鬆些,特別是孩子有事生病了也不像原來那麼擔心,知道孩子病了很正常,知道怎麼去應對。
二孩後,對老大性格的培養也有好處,原來老大霸道,唯我獨尊,現在知道家裡不是以她為中心,有另外一個跟她爭寵,而且知道姐弟要相互照顧。兩個孩子家裡也比以前要熱鬧得多。
還有一點,對於姐姐,將來我們老了,她還有孃家人,弟弟將來也有個姐姐,互相有扶持。我們離開這個世界後也放心。
至於有人說多個人養老,說實話做父母的一般不指望孩子將來養自己,也不願意拖累子女,只是自孤獨的時候有孩子常常看看就足夠了。
如果問我是否生二孩:我的建議是如果身體健康允許,精力過得來,而且自己喜歡孩子那就生吧,話說回來,不是想生就能生哦,要機緣哦!付上我家二寶照片。
-
4 # 主業醫護副業育娃
有一位患者,尿毒症晚期,每週要到醫院透析3次,因為身體比較虛弱,所以每次過來都是女兒陪著,直到現在已經3年了,風雨無阻,雖然每次會感覺到女兒陪的很疲憊,但也幾乎沒有聽到有任何的怨言。
前些天,疲憊的女兒對我說:“老太年輕的時候,不願意生孩子,怕麻煩,不喜歡小孩,現在好了,躺在床上不能動力,只有我一人照看,真心累,如果當初她生兩個孩子,我現在還有個兄弟姐妹分擔著”。
我瞧著老太年輕的時候,應該是國家計劃生育之前,那年代的人只願意生一個孩子的父母,幾乎沒有。
我開玩笑說:“”老太當時只生你一人,相比其它多個子女的家庭,你在物質上的享受遠遠高於他人,既然享受別人享受不了的福,就要吃別人吃不了的苦”
生一個孩子或者兩個孩子,完全出於父母自身的想法,家裡有一個孩子,不管是在經濟上還是在精力上,肯定比兩個孩子輕鬆,風險上也沒有兩個孩子大。
但到孩子們成家了,父母們老了,是希望兒孫成群,還是孤苦伶仃,那些都是自己年輕時候的決定。
回覆列表
原先政府提倡一對夫婦生一胎,孩子有政府養,實際上呢?大家都已經有了深刻的體驗,二個家庭合群生活不切實際,所以;重提二胎,對於家庭和諧來說應該是一對夫婦以二胎為好,這樣有利於孩子的教育和身心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