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齊君
-
2 # 自歷史來
北魏獻文帝拓跋弘可能是被馮太后鴆殺。
拓跋弘在父親拓跋浚逝世後登基為帝的,馮後被尊為皇太后,這時是465年,拓跋弘12歲,馮太后24歲。早在拓跋弘被冊立為皇太子的時候,拓跋弘的生母李貴人便已按子貴母死制度被賜死了,拓跋弘由馮後養育長大。
馮後臨朝當時,丞相乙渾犯上作亂,把持朝政,年幼的拓跋弘面對兇殘的乙渾全無辦法,消除宮禍的重任只能壓在馮太后的身上,《魏書》記載:丞相乙渾謀逆,顯祖年十二,居於諒暗,太后密定大策,誅渾,遂臨朝聽政。天安元年(466年)二月初二日,馮太后詔命元丕、元賀、牛益得等人率軍,包圍乙渾府把乙渾殺死。乙渾死後,馮太后正式開始臨朝聽政。
而在拓跋弘的兒子拓跋宏出生後不久,馮太后就決定停止臨朝,不聽政事,由已經14歲、初為人父的獻文帝拓跋弘親政,轉而擔當起撫養皇孫拓跋宏的責任。
獻文帝親政以後,崇文重教,興學輕賦,頗有作為。他貶斥了不少馮太后寵臣男侍,並試圖重用提拔雖有才能而馮太后不喜之人,以結成自己的心腹。
母子生隙文成帝死時馮太后才24歲,正是青春,在孤寂中便選了一些男寵來和自己做伴。其中有一名非常得寵的男伴名叫李弈,長得儀表堂堂而又多才多藝,兼之有朝政之望因而深得馮太后寵愛,經常入侍宮中。獻文帝甚是不喜,以為後宮淫亂,世人也常有異言。隨後便找了藉口把李奕處死了。
《魏書》皇后列傳中記載:“太后行不正,內寵李弈。顯祖因事誅之,太后不得意。”男寵被殺再加上獻文帝親政之後的所作所為讓馮太后內心非常不滿,於是,她利用自己的威勢逼迫獻文帝交出皇位。在《魏書·天象志三》中說:“上迫於太后,傳位太子。”在馮太后的強大壓力下,拓跋弘只得禪位給不滿5歲的太子拓跋宏,太子拓跋宏即位,即是歷史上著名的孝文帝。獻文帝自己則做了太上皇,這一年,他只有18歲。
暴斃永安殿在孝文帝即位之初,已移居崇光宮的太上皇拓跋弘依然牢固掌握北魏朝政,不僅朝廷大小國務皆親自處理,“國之大事鹹以聞”,甚至多次親自率兵北征南討。
承明元年六月(476年7月),拓跋弘卻離奇駕崩於永安殿,年僅二十三歲。
而關於獻文帝拓跋弘的死因,在《魏書》也一筆帶過,“顯祖暴崩,時言太后為之也。”顯祖也就是獻文帝拓跋弘的廟號,或許是馮太后不滿於獻文帝誅殺了李奕,也可能是馮太后出於政治原因,總之,《魏書》中的一筆記載應該不會是空穴來風。
回覆列表
拓跋弘是因為和馮太后政治鬥爭失敗而亡。
獻文帝拓跋弘是一位很勵精圖治的皇帝可惜是天意使然,獻文帝崇文重教,興文減稅,供養佛教。對外開疆擴土,對內是勵精圖治。將國家提升了高度。可惜的是拓跋弘看不過嫡母馮太后的荒淫無度、驕奢淫逸殺死了馮太后寵愛的男寵李奕。馮太后勃然大怒,仇恨瞬間是劍拔弩張,馮太后要廢掉拓跋弘,拓跋弘為了自保和積蓄力量選擇了主動退位,讓自己的兒子拓跋宏即位,馮太后開始了臨朝聽政,馮太后開始控制拓跋宏 要讓他成為傀儡皇帝,拓跋弘不甘心讓自己的兒子淪為傀儡,暗自和馮太后作鬥爭,可惜的是馮太后的勢力太過強大,沒過多久,拓跋弘鬥爭失敗,被囚禁於深宮,沒過幾天,馮太后就毒殺了拓跋弘。年僅23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