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醫聯媒體
-
2 # 李巖祺
切口感染是醫院內的一種感染,常見於各種型別的手術切口,也可包括創傷性的切口感染。切口感染可分為切口淺部位感染和深層部位感染,前者為淺層面板和皮下組織的感染;後者是累及切口深部筋膜與肌肉的感染。近年來提出的器官和腔隙感染,是指人工植入物,透過手術植入器官或腔隙後而發生的感染。有統計報道稱,切口感染佔院內感染比例可達15%左右,佔外科感染比例可達35%~40%。有些部位的切口,如口腔、結腸、肺部、會陰、尿道等手術部位切口感染的機率多於其他部位,這與其解剖關係和環境條件有關,因其直接或間接與外界相通聯絡,存在一定的汙染來源。
無論淺部或深部的感染,都可具有紅、腫、熱、痛,全身發熱及白細胞升高等表現。淺部切口感染,輕者表現為切口處及周圍有紅、腫、熱、痛,區域性隆起壓痛,治療方面應及時熱敷理療或使用抗生素,區域性早拆除部分風險或者敞開小口,促使炎症滲出,可以延期幾天癒合。比較重的感染,肌肉筋膜感染,表現為化膿、區域性高起,指壓時面板色蒼白有波動,用鑷子或者刀片,剪除切口內的線結,清除水腫肉芽組織,敞開切口引流,而後用雙氧水及鹽水反覆沖洗,必要時可用碘酒磋磨肉芽或者用硝酸銀棒燒灼已失去升級的組織,或者用刀片切除和剪刀剪除已失去生機的組織,使切口內組織新鮮,再用鹽水沖洗乾淨,用凡士林紗布填塞、引流,換藥。一般2~3周後,切口可達三期癒合。二期與三期的癒合,常致使切口遺留下明顯瘢痕,且治療過程的延長增加了患者生理心理上的痛苦及經濟負擔,因而切口感染的預防是每一位外科醫師日常工作中面臨的重要命題。
好多患者在進行手術以後不僅要忍受手術傷口所帶來的疼痛以及手術過後的一些禁忌,並且手術過後的患者還要注意術後傷口被感染的問題。有些患者就不幸中招,手術過後手術的創口被感染了增加了不少麻煩。對於手術傷口被感染的患者來說,及時清洗才是正確的方法。
手術切口感染可以是淺層切口面板的感染,也可能是深層面板的感染。淺層切口面板的感染是面板和皮下組織受到了細菌或者其他物質的影響,深層面板的感染是切口深處的筋膜以及肌肉發生了感染。近兩年來,有關報道提出了器官和腔隙的感染,這個感染是專門針對人工植入的醫療物品,透過手術植入的器官、組織或者是腔隙然後發生了感染。
不管是淺層次的傷口感染還是深層次的傷口感染,傷口感染患者的傷口都會出現紅腫、疼痛、發熱、白細胞升高的症狀。以闌尾炎為例,看看怎樣清洗受感染的手術傷口:
淺層次的傷口感染表現是感染處切口以及周圍的面板會出現發紅、脹痛、發熱、疼痛的症狀表現,並且在區域性按壓的時候會有疼痛加劇的感覺,對於這種情況的患者首先可以採用熱敷的方法緩解疼痛,再加上口服抗生素。
對於感染十分嚴重的患者來說,就要把切口處的紗布拆開,用鑷子或者是刀片把線結切開,這是為了把裡面的膿水排出來,也就是進行引流,在引流完成後要記得認真的進行消毒,一般是使用雙氧水和鹽水進行反覆的沖洗。
如果雙氧水和鹽水的消毒效果不是很好,患者就可以選用碘酒或者是硝酸棒進行灼燒,把水腫的肉芽給消滅掉,還有在必要的時候還可以選用醫用刀片把已經壞死的組織切除,切除完成以後,一定要再次用雙氧水和鹽水進行清洗,再用凡士林的紗布進行填充、換藥。
指導專家:黃坤,副主任醫師,阜新礦業集團總醫院普外科。從事普外科工作十餘年,擅長普通外科常見疾病如乳腺,甲狀腺,胃腸道,周圍血管疾病,複雜外傷的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