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2
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3390581873788

    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心即理(去除不合理的慾望,強大內心),知行合一,致良知。

    事上煉(透過事情磨鍊)

    推薦傳習錄

  • 2 # 紫天雲

    按照學界通常的理解,中國哲學傳統所追求的最高價值是成為“內聖外王”“天人合一”的“聖人”。

    因此,達到“天人合一”的聖人境界,幾乎成了歷朝歷代封建士大夫的最高價值追求,而這一價值追求,正是陽明心學的根本鵠的所在。

    01 每個人都有“良知”

    在王陽明看來,人人都有一個“良知”,人人都可以成為聖人,比如,看到嬰兒掉到井裡去,就會擔憂恐懼、同情不已,這就是人的“良知”。

    有個故事說,有個王陽明的門人,夜間在房內捉得一賊。他對賊講一番良知的道理,賊哈哈大笑,問他:“請告訴我,我的良知在哪裡?”當時是熱天,他叫賊脫光了上身的衣服,又說:“還太熱了,為什麼不把褲子也脫掉?”賊猶豫了,說:“這,好像不太好吧。”他向賊大喝一聲:“這就是你的良知!”

    也就是說,良知是人人生來就具備的,不需要向外面去尋求。可是,現實生活中的人們,只因為私慾的存在,人本心的靈明、良知就被矇蔽了。

    02 如何“致良知”

    正如王陽明的《大學問》中所講的那樣:“是故苟無私慾之蔽,則雖小人之心,而其一體之仁,猶大人也。一有私慾之蔽,則雖大人之心,而其分隔隘陋,猶小人矣。故夫為大人之學者,亦惟去其私慾之蔽,以自明其明德,復其天地萬物一體之本然而已耳;非能於本體之外,而有所增益之也。”

    也就是說,成為“聖人”的途徑,就是要“致良知”,即去除私慾的障蔽,彰顯本心粹然至善之良知,這樣的話,就能達到天地萬物一體之仁的聖人境界了。

    而“致良知”的過程也就是“知行合一”的過程,這也正是陽明“四句教”——“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的真諦。

    03 “滿街都是聖人”

    因為人人都有一良知,只要能夠“致良知”、去除私慾障蔽,就能成為“聖人”。因此,王陽明的學生們習慣於說“滿街都是聖人”,就是這個道理。

    可以說,這一思想主張,為古往今來追求美好生活的人們,提供了極其重要的強大的思想武器。因為在陽明心學看來,人人都有成為聖人的潛質,只要能夠“致良知”,那麼,人人都能夠成為聖人。

    這一理論,即便是對於今天的我們來講,也仍有其重要的思想價值,因為我們每一個人都渴望成功、都渴望進步。如果能夠認真踐行陽明心學的“致良知”、“知行合一”的主張,那麼,我們每一個人也都能獲得成功,正如封建士大夫追求“成聖”那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海鮮菇怎麼做才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