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寒冬9300574292975
-
2 # 傑哥讀好書
在我的記憶裡,元宵節看花燈,在北方的冬天裡很唯美很壯觀。同時在農村有除了放鞭炮之外還會灑路燈。這種路燈是用紙包著,裡面一般放上一些潤了汽油的米糠。男女老少在天黑之後點燃從家裡開始每隔幾米就會點燃一個路燈。近年來,年味雖然有些淡化,但是這些習俗一直保留下來。第三個專案就是花會。這個會不是看花而是表演秧歌,舞龍舞獅子,高蹺等,非常熱鬧,也是小孩子過年期間的期待。
-
3 # 村裡芳姐
我們當地的風俗就是吃元宵,以前都是家家戶戶自己動手滾元宵,現在都是買現成的了,晚上大人孩子拿出準備好的煙花來到大街上齊放煙花,我特別喜歡兒時的味道一手拿著燈籠一手拿著滴答筋,跑到大街上和小夥伴們邊放著自己買的,邊看著別人放的煙花,特別是以前有種煙花叫泥鍋子,又粗又矮,但是威力十足,放的煙花時間也長,老帶勁了!
-
4 # 故城清欣
正月十五元宵節又稱上元、元夕、元夜。元宵節有燃燈、觀燈的習俗,故又名“燈節”。它起源於秦漢年間,後來發展為望日夜遊、觀燈的習俗,到唐宋時尤盛。元宵賞燈始於東漢明帝時期,明帝提倡佛教,聽說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觀佛舍利,點燈敬佛的做法,就命令這一天夜晚在皇宮和寺廟裡點燈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掛燈。以後這種佛教禮儀節日逐漸形成民間盛大的節日。該節經歷了由宮廷到民間,由中原到全國的發展過程。而關於元宵節的來歷,民間還有不少有趣的傳說。
正月十五的傳說(一):很久以前,有一隻神鳥因迷路降落人間,被獵人射死。天帝知道後十分震怒,就下令天兵於正月十五到人間放火,把人類通通燒死。天帝的女兒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無辜受難,就把這個訊息告訴了人類。聽說這個訊息後,有個老人想了個法子,他說:“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這三天,每戶人家都在家裡掛起紅燈籠、點爆竹、放煙火。這樣一來,天帝就會以為人們都被燒死了。”人們就這樣保住了生命及財產。從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戶戶都懸掛燈籠、放煙火,來紀念這個日子。
傳說(二):相傳漢時,東方朔發現有個宮女欲投井,忙問緣由。原來此宮女名叫元宵,自進宮後就再沒和家人見面。思親過度想一死了之。東方朔聽後非常同情,就準備設法讓她和家人團聚。於是,東方朔在長安街上擺了一個占卜攤,並說:“正月十六火焚身”。漢武帝聞聽大驚,請東方朔破解。東方朔說十六晚上掛燈,所有人都上街點鞭炮、放煙火,好像滿城大火,這樣就可以瞞過火神君了。武帝聽後就傳旨照東方朔的辦法做。到了正月十六,長安城裡張燈結綵。元宵的家人也進城觀燈。當他們看到寫有“元宵”字樣的大宮燈時,驚喜地高喊元宵,元宵也乘觀燈機會和家人團聚了
-
5 # 寧靜致遠1783
謝謝邀請。我們豫東地區過元宵節有以下風俗:一是元宵節晚上吃元宵(湯圓),意寓一家人團團圓圓,生活美滿吉祥;二是晚上放煙花和爆竹,充滿喜慶氣氛;三是逛燈會,賞花燈;四是舉行各種民間文藝活動:玩獅子,舞龍燈,玩走閣,玩武術,踩高蹺,衝旱船,扭秧歌,猜燈謎等。元宵節晚上萬人空巷,熱鬧非常。太平盛世,歡天喜地鬧元宵。
回覆列表
家住東北農村地,部分人員打工去。有些在家零工打,多少掙點也夠花。除夕十五紅燈掛,放些鞭炮和禮花。想吃啥就買些啥,娘們給放幾天假。偷偷摸摸麻將打,喝些小酒很瀟灑。農村冷冷沒熱鬧,貓在家裡聽音響。電視臺裡是廣告,實在讓人心煩澡。來些親戚亂鬧鬧,自家還得搭幾吊。十五過完就幹活,老婆厲害不敢惹。現在男人都這樣,編個小段別笑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