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迷谷小艾

    建議你去看最新的電影《哪吒》,愛打人的孩子一定是有原因的,父母教育前弄清楚孩子打人的原因比盲目說教更重要。

  • 2 # 暢媽家的寶

    你好!怎麼教育喜歡打人的孩子,其實你會發現,當孩子大點時都是很少打人的!之所以孩子現在打人,也是有原因的可能有以下幾個方面

    1,不懂得如何和小朋友交往

    2,生氣時不知道如何表達情緒

    3,和小朋友鬧矛盾了不知道如何解決

    所以這時候打人就成了孩子表達的一種方式,另外,如果在家裡家長經常打孩子,孩子就會模仿這種行為,或者有其他小朋友比較暴力,孩子出於本能會反抗或模仿,也就養成了習慣。這些都是導致孩子打人的可能原因

    如果家長不去了解孩子打人的原因,而是一味地懲罰,說教,訓斥孩子,那麼問題可能還是很難解決

    正確的做法是先理解,接納,尊重孩子的感受,慢慢和孩子說,再教給孩子合理的交往方式以及解決問題的辦法,慢慢的你會發現孩子打人的次數就會越來越少

    記得我家寶小的時候也是經常打人,往往是他的速度還特快,你都來不及阻止,啪的一下就過去了,別人就告狀,我就很生氣,覺得不好意思,當著面就會訓斥孩子,孩子往往還委屈的不行,後來我慢慢觀察,發現有的時候,孩子往往不是故意的,有時他遇到喜歡的朋友去拍一下別人,其實在他看來是向別人示好,但別人就覺得你打我

    後面我都會帶著孩子先給人家道歉,有時孩子也倔不肯道歉,那我就先帶他道歉,然後再好好和他說,你喜歡小朋友可以拉拉他的手或者擁抱他,要輕輕的,那樣拍她,太重了他會覺得疼。這樣不懲罰他,先接納在勸說後面孩子慢慢的就不怎麼打人了

  • 3 # 清風育兒俠

    孩子的任何行為習慣都基於一定的心理動機。

    打人的習慣,我們可從兩方面找到原因:

    1. 行為暗示帶來的潛意識行為。

    比如,父母之間經常動手,孩子經常看帶有武打場面的動畫片……

    這些環境影響會給孩子產生強烈的行為暗示:打人的行為可以解決問題、爭端,可以讓自己獲得優勢。久而久之,這種行為暗示就會成為孩子的心理認知,打人就會成為孩子的潛意識行為。

    在這種狀態下,孩子並不認為打人是犯錯。

    解決這類問題,需要對孩子進行一定的心理輔導。改變孩子的心理認知。

    2. 情緒失控下的心理反射

    這種型別的孩子,往往是自控能力不強。在情緒失控下,孩子找不到合適的方式宣洩情緒,就會本能的選擇暴力行為來宣洩情緒。

    這種心理反射其實很容易理解,大部分人生氣的時候都想動手打人,但有人能控制住情緒,有人則不能。

    情緒失控會導致短時間的極端心理、判斷力失衡,在這種狀態下,孩子打人的程度完全取決於情緒狀態,很容易發生危險。

    在這種狀態下,孩子在發洩情緒時不會認為自己在犯錯,但發洩完情緒後往往會產生強烈的心理矛盾。

    這個時候,解決情緒控制能力,是最關鍵的方式。

     

    另外一點也值得我們思考:在孩子的幼年時期,他的成長、行為方式、認知習慣等等,更多的取決於外部環境的影響。

    父母的榜樣、周圍的環境、家庭氛圍……這些都會成為孩子性格塑造、認知能力、是非觀念的重要因素。

    我們可以這樣認為,對於幼年的孩子來說:孩子會得到什麼,往往取決於你給了孩子什麼。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同事總是把空調溫度調的很低,你覺得很冷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