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鴨鴨的翅膀

    我被你的“羞恥感”三個字吸引過來。

    與父母的關係存在羞恥感,那一定是在小的時候(出生到成年這段時間的任何時段內),父母沒有與你建立正確和恰當的親子關係。

    我這裡只提到是父母的責任,因為親子關係幾乎都是由父母決定的,他們在家庭中處於長輩、養育者的級別,是關係的締造者。

    在一個家庭中,各方的關係存在著相應的秩序,只有當大家都處在自己正確的位置上,才會一切井然運轉,和諧順條。一旦彼此秩序打亂了,比如媽媽像女兒的角色,兒子像老子的角色,丈夫處在最底層的角色……等等,那麼這個家庭的孩子,一定會認知、精神混亂,產生不了正確的心理和感情。

    因此,建議提問的朋友找一個心理醫生或者懂得心理學的朋友聊聊,把自己從小與父母的相處方式挖掘一下,找到根結所在。俗話說:發現了問題就等於解決了問題的一半。

    我們改變不了已經發生過的一切,但在瞭解了事情的原委後,可以知道怎麼去修煉自己,怎麼去調整自己。即使無法本質上改變與父母的關係,但至少可以學會以後怎樣保護自己的精神和靈魂,因為與父母的關係,永遠都是人一生最重要的心理狀況、精神力量的根基。處理好這個關係,對自己人生的高度和幸福度都至關重要!

    最後我舉個現實中遇見的例子,希望對你有所啟發。我一個朋友,從小几乎被家長和周遭所有人都喜歡,因為成績優異,性格溫順,天生麗質,她母親的許多家裡有男娃的同事都開玩笑紛紛要與她訂娃娃親。她是母親的驕傲。然而在成年後,她漸漸疏遠了母親,到後來發展成幾乎視母親為仇人。有一次,我與她聊天,問她為什麼要那麼對母親,在外人看來,她的母親一直是個很有愛很重視教育的母親。她說了一句話,讓我十分震驚:“我無法對她好,我一想起她(她母親),就有一種羞恥的感覺。”一個人可以愛母親,可以恨母親,可以瞧不起母親,但是,羞恥是什麼感覺?

    那天我們為此聊了很久,她最後終於把自己小時候的經歷都深翻了一遍(之前有許多她是拒絕再去回首的),然後我聽出來,她與母親的關係,在情感層面位置是顛倒的。由於當時父親常年不在家,她又是極其乖巧的那種孩子,顯得體貼溫順,所以母親在她只是箇中學生的年代,就把自己在工作單位人事、處事的煩惱都傾訴給她,把自己生活中與姐妹妯娌的糾紛苦惱也回回都傾訴給她,與丈夫之間的愛恨糾纏,也傾訴給她,甚至把丈夫給她的私密性的情感的信,也分享給她。她成了那個父親不在家的年代的母親的精神依託,她的母親因而不感寂寞,而她卻無意間承擔了她母親“丈夫”的身份。一切應該由丈夫承擔的資訊、陪伴責任和幫助責任,都由她替自己的父親承擔了。兩個人的家庭角色秩序完全顛倒了,從純粹的母女關係變成了一部分的夫妻關係。當年她的性格讓她不懂得反抗,所以造就了她們親子關係的扭曲事實。多年以後,她們母女都在為這份扭曲承擔痛苦的後果。

    富有戲劇性的是,她有一個可以對比的同胞妹妹。那個妹妹在聽到母親跟她數落傾訴時,會直接憑本能懟回去:“我不想聽你講自己弟弟妹妹的壞話,你教我和姐姐要相親相愛,你不是應該也要處理好跟兄弟姐妹的關係嗎?”“如果你和爸爸覺得分開在兩地不舒服,那麼你們就應該到一個城市裡。這難道不是由你們自己可以決定的嗎?”為此,母親覺得她是一個無法依託的孩子,放棄了“毒害”她。成年後,姐姐疏遠了父母,她卻以極其健康正常的女兒身份愛著父母照顧著父母。

    每個家庭的情況都不一樣,但是人世間親子關係的本質萬變不離其宗。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翻譯2.《三百六十五個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