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好嗨喲2020
-
2 # 小錦鯉到我家
情緒緊張和精神崩潰時愛吃甜食確實有點緩解作用,但不利於身體健康,也有很多人都不是這樣做的。
比如我吧,我情緒緊張時會不知所措,精神崩潰時我會找個沒人的地方大哭一場發洩出來,不憋在心裡。
我這人還有個毛病,什麼事心裡都藏不住非得說出來不可,所以愛人對我來說是最好的發洩傾訴物件。我也知道愛人是讓著我的。
-
3 # 21點心理學
你好,這樣的情況需要警惕神經性貪食症。
你的描述裡只有當下的情景描述,不能瞭解你的行為持續時間和這種暴食甜食之後的行為和心理變化以及對自己身體狀況的影響。所以不好判定你現在的心理健康狀況。如果僅僅是情緒不好的時候才發生這種行為,且沒有其它的影響,比如“過度擔心發胖”、“為了防止發胖節食”、“有時控制不住的要吃甜食”“有催吐的想法甚至行為”,那麼不用擔心,而且吃甜食確實有緩解情緒的方法,但要注意節制,情緒緩解之後要解決遇到的問題,而不是依賴“甜食”進行自我欺騙。
“甜食”雖然可以緩解情緒但負面影響也很大,容易發胖就是最明顯的一個。而且胖對現代女性的影響尤為重大。在以瘦為美的觀念下,發胖是不可忍受的。所以為了防止發胖,在暴飲暴食後就可能採取如催吐、節食等不合理的方式,而這樣就進一步導致了情緒易緊張焦慮,更加關注自己的體重,然後又依賴甜食來緩解自己的負面情緒,造成惡性迴圈。這也就可能出現了神經性貪食症。神經性貪食症,又名貪食症,是以反覆發作性暴食,並伴隨防止體重增加的補償性行為及對自身體重和體形過分關注為主要特徵的一種進食障礙。主要表現為反覆發作、不可控制、衝動性地暴食,繼之採取防止增重的不適當的補償性行為,如禁食、過度運動、誘導嘔吐、濫用利尿劑、瀉藥、食慾抑制劑、代謝加速藥物等,這些行為與其對自身體重和體形的過度和不客觀的評價有關。
如果出現這樣的情況,建議去找心理心理諮詢師,甚至可以醫院的精神科,千萬不可大意。
十一敬上。
-
4 # 大家健康
人在焦慮或緊張的時候會本能地想吃甜食,這不是病。我們先講一個《蛋撻與颶風》的故事——
美國零售巨頭沃爾瑪透過大資料發現,每當颶風季來臨,除了一些如手電筒等應急物品賣得好之外,蛋撻的銷售更是大增。於是沃爾瑪把庫存的蛋撻放在靠近颶風用品的位置,以方便顧客購買。
沃爾瑪並不在乎“為什麼”,他們只要知道“是什麼”就夠了。
但我們可以從中醫的角度分析蛋撻與颶風的關係——
颶風的訊息令人焦慮,焦慮會導致肝鬱。肝為將軍之官,受抑鬱了就會反彈,就在體內扇風動火,人就更亂,更焦急,更不安穩。而蛋撻味甘,“甘能緩”,能緩解體內的急迫。
所以,蛋撻雖然並不能幫你應對颶風,但可以緩解人們面臨颶風前那種急躁焦慮的情緒。這使身體本能地會尋覓這類甘甜的食物。
然而,甜食是事後的治標。焦躁和風火內動,根本在心態,物質基礎是陰血不足,水不涵木。臨危不懼的底氣是足夠的涵養(涵為水象,屬陰主靜,可知身心不二)。有涵養則能靜,靜能生慧,有慧則不亂而從容。
-
5 # 西蜀小郎中
傳統中醫認為甘味入脾 可緩肝急 所以當人身體暫時因為遇到外界刺激而情緒失調 都會想吃甜味的東西 穩住自己的身心
回覆列表
透過吃東西也是緩解壓力的一種方式,但是甜食吃多了,人體糖分增加,對身體沒有什麼好處,可以選擇其他的解壓方式。非常健康網m.sojk.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