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嘿明月
-
2 # 新視覺混剪
我的方法就是冷處理。
一歲多孩子喜歡摔東西,耍脾氣,那就是家裡人太慣著了,性格已經初步形成了,任性暴躁。現在不管,以後就是自私,以自我中心,天大地大,就他最大。
當孩子發脾氣,扔東西,跟你哭鬧的時候,就別理他,當他是空氣,或者就看著他扔,看著他生氣發脾氣,一個小時,兩個小時,半天,總有他累的時候,這期間,你啥也別幹,就等他發洩,累了他知道休息。放心,哭不壞。
我兒子一歲多快兩歲的時候,有一次,哭,躺地上打滾,眼都不睜嗷嗷使勁哭。一聽就是成心的作妖呢。我就出去了,去廚房幹活了,他爸,把門窗一關,因為怕打擾到鄰居,所以關上門窗。說我兒子,你哭吧!
我在廚房幹了一個多小時活,屋裡就那麼哭,不停。後來停了,我隔著門一看,躺地上睡著了!那是哭累了。過了半個多小時,醒了,還接著剛才的勁,繼續哭,這其中我們倆誰都沒理他!
後來醒了再哭,他爸有點生氣了,一瞪眼拿個掛衣架,指著他:找揍呢?沒完沒了啦?我兒子立馬不哭了,因為他已經哭的很累了,趕緊自己說我不哭了,還自己起來,擦擦眼淚。態度立馬一百八十度轉彎。啥事沒有啦。
-
3 # 感謝關注小航
1歲以前的幼兒顯得很順從,但隨著對自主性的追求,慢慢地他們就不那麼順從了,經常說“不”,反抗家長,這是與自主性發展有關的現象,與此同時,發脾氣也有所增加。幼兒發脾氣,主要是由於他們獨立行動的願望受到成人的過多限制,與家長的要求發生衝突,而幼兒的言語表達和控制能力較弱,就以發脾氣來對抗對限制,令家長感到孩子很不聽話、不順從,出現了所謂的幼兒“第一反抗期”。此外,當幼兒要學習掌握一項技能時,遇到失敗的挫折也會引起發脾氣。
在寶寶脾氣發作的時候講道理通常是難以奏效的,更不能滿足其不合理的要求,採取分散注意、“冷處理”、“隔離”的方法是緩解發脾氣的較有效措施,但一定要注意安全。更重要的是家長平時在寶寶不發脾氣的時候要能善於引導,鼓勵孩子獨立性和能力的發展,減少限制,便會順利渡過這個時期,並逐漸發展積極的性格;但如果家長處理不當,不恰當的妥協或過於控制,寶寶的非理性自主要求就會發展為任性。
-
4 # 微清遠
對孩子們的教育是很重要的,原則性問題不能放寬要求,在嚴厲要求下還需給予關心,讓孩子在溫馨有愛的環境下健康成長!
-
5 # 一世葒裝
孩子你打是沒用的,只有給她引導,父母是最好的老師,在她安靜下來的時候可以給她講講道理,多和她溝通,孩子的性格在3歲以前是最重要的
-
6 # 哎呦上學去
先別理他,等他安靜下來,把還好的玩具撿起來給他看,讓他自己檢查有沒有壞掉,然後在給他講講道理。不能他發脾氣就依著他,幾次後他就知道了,我這樣就能得到滿足,會越來越暴力的。
回覆列表
兒童脾氣暴燥一般就是因為環境中可能缺少了他所需要的東西或是滿足不了他的要求,
分析寶寶脾氣大的原因:
1.可能是寶寶平時肝火太旺。
2.可能與平時家長的溺愛有關係。
3.這個與平時家長對孩子的教育也有一定的關係。
寶寶脾氣大的建議:
1.平時可以多培養一下寶寶的專注力。
2.平時不要總衝寶寶發火。
3.在寶寶面前爸爸媽媽一定不要吵架。
4.給寶寶查一下那個微量元素,看寶寶缺什麼,及時的給寶寶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