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沸騰體育吧
-
2 # 文字之家
最後時刻讓球員決定比賽和吹犯規並不矛盾!
讓球員決定比賽,是讓球員在規則透過公平的競爭來決賽比賽,而不是跳出規矩、不受約束地亂來。這是競技體育必須秉承的精神,否則如果最後時刻沒哨子了,那不知道會亂成什麼樣子了,後果不堪設想。
當然,裁判在最後時刻對響哨肯定會極為嚴謹的,對吹罰尺度的把握和其它時間肯定會有區別,他要讓球員們在健康的、合理的、普遍能接受的範圍內去決定比賽!
裁判也是人。不同的人、不同的場次在把握尺度上會有差別,更何況那個尺度並不是一可以量化標準。實際NBA,在這方面做得非常好。我們要明白:裁判不是球場上的主角,但他們的吹罰是比賽的一部分!
-
3 # 球球點球
我認為,本場比賽裁判的吹罰並沒有太大的問題。且看我的分析:
首先,NBA通常會在關鍵時刻讓球員決定比賽。但是裁判也不能所有的犯規都不吹,那會讓場上的局面失去控制。而裁判吹罰考辛斯在那個回合掩護犯規並沒有什麼問題。當時考辛斯為了給隊友擋出空間而出現了撅屁股的動作,這也被當值裁判抓了個正著。在這一點上,我相信大家沒有什麼爭議!
其次,一個正常的掩護犯規吹罰為什麼會引發如此之大的爭議呢?除了比賽處於最後時刻,就不得不說解說員的問題了。解說員作為公眾人物,他們的一言一行都具有引導性的作用,這也是他們需要謹言慎行的原因。而眾所周知,本場比賽的解說員段冉和張衛平的個人傾向,那是聲名在外的。段冉在美國居住的地方離灣區不遠,一直以來都是勇士的支持者。張衛平指導更是威名遠揚,他在比賽中居然聲稱杜蘭特的受傷是因為碰到了伊巴卡的腳尖,令人瞠目結舌!這樣的解說組合無疑會給球迷以引導性的作用,進而在比賽結束後成為熱議的話題。
最後,既然考辛斯做出了犯規的動作,那麼裁判的吹罰就不能說存在多大的問題。作為球迷的我們,應該用自己雪亮的雙眼看比賽,不要輕易受到解說員的指引。畢竟,他們本身就具有主觀意識。
回覆列表
在6月11日勇士客場挑戰猛龍的總決賽G5比賽最後關鍵時刻出現了“有爭議”的一幕:裁判毫不猶豫地給了勇士一個掩護犯規,讓猛龍再次獲得了一個投絕殺球的寶貴機會!通常來講,在NBA的比賽中(更別說是總決賽),裁判在關鍵時刻會傾向於讓球員決定比賽!也就是說,除了那些明顯的犯規動作,裁判基本不會對一些可吹可不吹的防守或進攻動作做出判罰,以避免裁判影響到比賽的進展!
那麼,為什麼裁判在總決賽G5最後關鍵時刻還是吹罰了考辛斯掩護犯規呢?不妨先看看當時究竟發生了什麼!
第四節還剩20多秒的時候,只見考辛斯在左側三分位置來回走動,估計勇士教練科爾早已給考辛斯佈置了重任,就是倚靠他那膀大腰圓的身體為水花兄弟掩護出三分空間(下圖):果不其然,看到庫裡溜底線並跑到左側底角附近的時候,考辛斯立馬擺起了掩護動作(下圖):見到庫裡從猛龍防守球員範弗利特身邊擠了過來,考辛斯整體身體突然向左一移,正好抵在了範弗利特的背後(下圖):於是裁判哨聲也隨之響起,判罰考辛斯移動掩護犯規!這一判罰不僅讓考辛斯目瞪口呆,也急得庫裡不停向裁判表示不滿(下圖):從整個過程來看,考辛斯確實是掩護犯規了!但是,也並非那種極其誇張的移動掩護......或許,裁判當時正好在考辛斯身後目睹了考辛斯的這個掩護動作,於是看上去顯得更加明顯或誇張,所以也在這樣“千鈞一髮”的關鍵時刻響哨了吧!
不管怎麼樣,希望裁判的吹罰不會影響到比賽關鍵時刻的勝負較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