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白sir讀書

    顧城給人印象最深的一句詩,應當是——

    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卻用它來尋找光明。

    顧城還寫過這樣一首浪漫唯美的小詩——

    我多麼希望

    有一個門口

    早晨,Sunny照在草上

    我們站著,扶著自己的門窗

    門很低,但太陽是明亮的

    草在結它的種子,風在搖它的葉子

    我們站著,不說話,就十分美好

    寫這樣唯美詩句的顧城,寫下的是對妻子謝燁的深厚情感。可是,最後又是他把妻子殘忍殺害。這種讓人難以接受的事情,就發生在詩人顧城身上。

    顧城為達到內心理想的境界,放棄國內生活,在紐西蘭激流島和妻子謝燁過著“採菊東籬下,悠然現南山”的隱居生活。

    從上文詩中的描述,可以讓人想像到這二人世界應該多麼幸福美滿,充滿愛意。

    精神世界豐富的顧城,在生活上卻是個需要保護和照顧的孩子,他對謝燁的依賴達到不可想象的地步。曾有朋友回憶說,謝燁需要買衣服,顧城又一步離不開妻子,只好由他陪著去市區一家時裝店,她買衣服,他就一聲不吭地坐在地上。

    在西新蘭生活時,顧城不會英語,也不願意學,他的作品多是謝燁幫他電腦上編譯出來。而且顧城寫作時,她不能發出任何聲響,只能在他視力範圍內活動,因為顧城抬頭能看到妻子,才會安心。

    顧城這樣依賴妻子,他希望妻子能充當自己理想世界的代言人。他認為妻子最好什麼都不做,就呆在家裡,遠離一切俗事,甚至不看電影,做個塵不染的女神才好。詩人追求著至純至美的境地,對現實生活有極大的疏離和誤解。他在詩歌中傳遞真情,卻對妻子缺乏付出,和現實的照顧和關愛。

    在激流島上,捉襟見肘的生活讓二人陷入窘迫。這時卻有個叫英兒的女子走進他們的生活。她是顧城在一次講學中認識的女學生,二人彼此傾慕,謝燁竟然同意英兒搬進他們夫婦的房裡生活。可英兒崇拜的只是會寫詩的顧城,當生活的重負壓垮抵詩歌的浪漫後,她不願再陪伴,趁顧城夫婦赴德國的時機,英兒跟著一個男人跑了,而且有了婚姻。這時的謝燁,為顧城生下一個男嬰叫小木耳。

    這一切對顧城來說,卻都變成傷害。他不明白英子為何狠心離去,他認為小木耳的出生剝奪了謝燁對他的愛,打碎了他完美的夢幻王國。顧城對兒子的存在,達到了難以忍受的地步。謝燁為了顧城,也為了兒子,不得不狠心把他寄養在當地毛利人家裡。

    可是,物質的匱乏,離群索居的生活,和不得以拋開親生兒子的現實,讓謝燁不堪重負,她變得渴望迴歸正常的生活裡,不再終日如履薄冰,所以她決定放棄這段愛情。

    謝燁的決定,讓顧城慌了神,他無法接受,也想不通忍讓照顧他十多年的妻子,為何要違揹他的意志遠離。可是謝燁去意已決。

    就這樣,由於英兒的背叛,由於妻子謝燁的離去,顧城的精神已處於崩潰的邊緣。1993年10月的一天,在紐西蘭激流島的家中,顧城和妻子發生衝突,他用斧頭砍倒了她,然後顧城留下遺書,也上吊自盡。

    簡單回顧一下天才的顧城,14歲時,他就寫出被認為是“朦朧詩”代表作之一的《生命幻想曲》。21歲的他正式發表詩作,後來與江河、北島、舒婷、楊煉合稱為五大朦朧詩人。

    顧城的一生,太浪漫,又太荒唐。這樣的人生,本身就給人印象深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水仙花過了一年應該怎樣保養,第二年還可以開花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