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不止看戲
-
2 # 明揚51
二百多年的京劇史,湧現出來的“角兒”數不勝數。各擅勝場,各領風騷。但達到什麼水平才能稱為“角兒”,並無量化標準,只能說是見仁見智。
真正的“大角兒”,應該是那些對京劇發展“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宗師級、里程碑式的人物。其實只有幾位夠的上這個資格,稱得上“角兒”。
第一:餘叔巖。在譚鑫培“老譚派”唱腔的基礎上,融會貫通,把過去那種簡單、直樸、旋律簡單、追求高門大嗓的原始唱法,逐步完善為唱唸做打併重、一切表演以刻畫人物為中心的全新藝術表演風格。如果說譚鑫培把老生藝術從“粗糙”完善到“細膩”,實現了從“原始”到“近代”的轉化,餘叔巖則是完成了從“細膩”到“完美”的昇華。是餘叔巖使京劇老生實現了從“近代”到“現代”的跨越。要說餘叔巖的代表作,可以說老生戲無一不能,無一不好。諸如《失空斬》、《搜孤救孤》、《捉放曹》等皆成為後來者效仿的樣板。
第二:楊小樓。一代宗師楊小樓,開“武戲文唱”之先河,功架舒展,穩重端莊,優美漂亮。同時注意唱、念,後世武生無不效法。其在《霸王別姬》中之項羽,那種英雄陌路的悲愴之情,小樓之前誰能為之?小樓之後誰能繼之?
第三:梅蘭芳。梅派藝術可以稱為中國京劇在世界範圍內的代名詞。改革老戲,創編新劇。從唱腔到表演,從服裝到佈景,開創了旦角表演藝術新天地。梅大師在京劇史上的地位無需贅言。代表劇目《宇宙鋒》、《鳳還巢》等。
除以上三位被尊稱為京劇史上“三大賢”之外,還有四位相較餘、楊、梅雖略遜少許,但對後人來講,確是猶如指路明燈一般:程硯秋、周信芳、裘盛戎、楊寶森。
這四位論天賦條件均非上乘之選,但根據自身條件,揚長避短,自成一派,也取得了極大的藝術成就。以楊寶森為例,以他的嗓音條件,過去來講,只能是唱“裡子老生”挎刀的料,但他硬是把劣勢變成特長,另闢蹊徑,創造了古樸醇厚、韻味悠長的“楊派”唱腔,為後來嗓音條件較差的演員找到了一條通往成功的路徑。追隨者人數反而超過其他流派,程、周、裘皆是如此。
這四位之所以稱“角兒”,不僅是自身藝術成就高超,更重要的是給後來學戲按以往標準不夠料的演員,找到了證明自己的舞臺,也就找到了飯轍。
個人愚見而已。
-
3 # qzuser246324503
問題提得太大了,從同光十三絕,前後四大鬚生,四大名旦,四小名旦,南麒北馬關外唐,趙榮深,楊榮環,王吟秋,新豔秋,高盛麟,厲慧良厲家班,童家班,譚家七代相傳到50一60年代的杜近芳,李世濟,趙燕俠,李玉茹,張曼玲,李維康,耿其昌,李慧芳,李麗芳姐妹,李和曾,樣板戲出名的角劉長瑜,楊春霞,還有現在活躍在舞臺的遲小秋,張火丁,杜鎮傑,鄧沐瑋,安平,朱世慧,等等等等,說一個月也說不完,明天說吧
回覆列表
這個問題很大,答案也很多,比如四大名旦、四大鬚生等。但是,這些名角兒裡面有更加特殊的一部分是值得數一數的,這部分人就是票友下海,後來成角兒的一些人。 言菊朋,原本是“譚派名票”,專學譚鑫培,《四郎探母》《空城計》都唱的挺好的,並且已經有名氣。20年代,有一次梅蘭芳約他同臺演出《汾河灣》《探母》,之後還單獨演了《定軍山》,結果一下成名。但是因為當時社會上對戲曲的輕視,言菊朋就被辭退了,這也促成了言菊朋的“下海”,也才有了“言派老生”。 奚嘯伯,奚派老生的開創者。他上小學的時候就在課餘就跑去學戲,每天清晨去地安門喊嗓子。高中畢業後,他本來在故宮博物院當錄士,但是平時也總票戲。1929年,他正式下海,“嘯伯”就是愛唱的人的意思。下海後他廣泛接觸教授、學者、畫家,拓寬自己的知識。 孫菊仙,也是30歲之後才下海的演員,與譚鑫培、汪桂芬合稱老生“新三傑”,也是是清末重要的老生流派之一。 總是票友下海,不外乎兩個原因,一是痴迷,二是文化修養比較高,可以促進藝術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