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胖胖曲奇的爸爸
-
2 # 涓姐視角
醫院一號難求是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一方面,日益嚴重的大氣汙染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使生病的人越來越多,而醫院只有這麼大,醫生只有這麼多,每位醫生一天也只能看幾十位病人,用一句通俗的話講就是,醫生看病的速度趕不上人生病的速度,“求”遠遠大於“供”,自然就一號難求。另一方面,雖說人吃五穀雜糧難免生病,但有些科室的病人少,有些科室的病人相當多,而醫院各科室的醫生數量差不多,這就使病人多的科室一號難求。再者,雖說醫院數量不算少,但醫療設施好,醫生技術高的甲級醫院不多,而病人往往選擇信譽度好的甲級醫院,甲級醫院自然就一號難求了。
-
3 # 守護甲狀腺
因為掛號便宜。你別反駁,你仔細想想。感冒發燒都非得去大醫院找大專家,為什麼?因為看得起。大專家的時間都浪費了。
-
4 # 北大醫院骨科王宇
一號難求,指的是大型三甲醫院。 一級和二級醫院相對來講,掛號還是很容易的。
造成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就是因為中國目前沒有實行分級診療制度。換句話說,就是大病小病都去大醫院。以我個人為例,我是脊柱外科大夫,正常來講來,脊柱外科是開刀的科室,一般患者是不應該來我這裡看病的。 但事實上,我門診2/3以上全都是普通的腰痠背疼。 這些患者事實上應該是去理療科或者疼痛科治療。 最後的結果就是,一個普通腰痛的病人來我這裡也得不到什麼特別的治療,只是給她開兩盒膏藥和芬必得。那些真正需要手術的患者,卻因為號都被別的普通患者掛走了,而自己卻掛不上號。所以在歐美國家是分級診療制度,就是每個人在所在社群都有一個家庭醫生,如果只是普通的腰痠背疼,在家庭醫生那裡就能得到治療。如果是更嚴重的問題,會轉診到大醫院的專科醫生。這樣就會極大的緩解大醫院的接診壓力。
不進行分級診療的弊端很多,大家想想,你們去醫院掛號,掛哪個科有人指導嗎?答案其實是沒有。掛哪個科這個問題,要麼是你自己決定,要麼是在掛號視窗的時候,那個掛號人員給你建議。整個這個過程當中,根本沒有一個大夫告訴你該去看哪個科。所以就會有的患者發現,自己被像踢皮球一樣,從這個科踢到那個科,有可能折騰幾個月,也沒有掛對號。還有一種情況,大家都覺得大醫院的大夫態度比較差,很多時候也是因為這個原因。還拿腰痛為例,一個普通腰痠背疼的人來我脊柱外科看病,本身就不是我應該看的,我得想方設法給你打發到理療科或者疼痛科,但是你非得在我這兒問個明白問個透徹,我只能耐著性子解釋。 最後有時候不耐煩了,難免態度就不好了。在這個過程中,既不是你的錯,也不是我的錯,就是這個分級診療制度的問題。
最後,其他人的評論,有一個是對的,目前的掛號費太便宜了。以北京市為例,掛副主任醫師的號要60元,醫保承擔50元,自己只需要承擔十元。我經常遇到這種情況,比如說一個大媽去旁邊的北海公園鍛鍊或者去附近買菜,路過醫院覺得可以順便看看腰疼,花個十塊錢就可以來聊半天。還有的時候是陪老伴來看病,那自己也順便掛個號來看看,反正便宜。
-
5 # 使用者5331骨科教父
因為掛號費太便宜了,正常社群就是家庭醫生50,縣級500元,市級平診掛號費1000專家3000北京國家級醫院平診5000專家10000元,就不會這麼難掛了
回覆列表
因為醫療資源的分配不均的問題,大的醫院優質的醫療條件,自然會吸引人才,然後就良性迴圈,自然老百姓就信任和願意去好的醫院,那些權威的醫院自然而然就一號難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