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白雲之語手工摺紙大全
-
2 # 慶之882
張騫通西域,極大的促進了中原文化和西域文化的交流與融合。也極大的促進了西域各國與漢朝之間的瞭解。
至於題主的問題,我想原因無非以下幾點:
1.漢朝的國威。眾所周知,兩漢時期,中原王朝的實力遠在其他西域諸國之上,唯前期匈奴可以媲美。在這種情況下,出使西域的張騫逃脫了匈奴,也可憑藉自己使臣的身份生活下來。
2.張騫的個人氣質。作為一個可以成為使臣的人,氣質是很重要的。古有藺相如完璧歸趙,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史書記載張騫性格堅韌不拔,頑強勇敢。張騫憑藉自己頑強不屈的品格,在西域生活下來並非難事。
3.妻子的支援。史書記載張騫娶一匈奴妻子,並誕有兩子。史書所載其妻家乃是匈奴一貴族。因此,即使張騫逃脫後,也可憑藉妻子在西域生活下來。
-
3 # 路衛兵
張騫逃離匈奴,生活也隨之降格為生存,亦即最基本的吃飯、穿衣和睡覺,這在匈奴以及西域不一定靠錢解決——況且逃跑需躲避生人,即便有錢也不會輕易交易。我認為張騫逃跑時做了一些準備,並且學會了野外生存,足以解決上述問題。
張騫在匈奴不是被關押,而是和匈奴人一樣正常生活,還娶了老婆有了孩子。也就是說,他並非倉皇出逃,有充分的時間準備上路,比如帶一些食物——新鮮的牛羊肉以及類似乳酪的乳製品“湩酪”,足以支撐些時日。條件允許他或許還騎了馬帶著簡易氈帳,以解決交通和住宿問題——實在餓了也可殺馬充飢。匈奴人用動物毛皮做衣服,結實耐用還能禦寒,即便沒氈帳露宿也不成問題。
匈奴不養閒人,張騫生活十幾年也沒白混,後來他隨衛青攻打匈奴,因“知水草處,軍得以不乏”,是掌握了一些野外生存技能的。匈奴以畜牧射獵為生,小孩子都能打一些鳥鼠、狐兔就地燒烤。張騫一行是個100來人的團隊,雖說最後減員至2人——他和胡人助手堂邑父,但終究不是一個人戰鬥,圍獵的成功率會很高,況且堂邑父還是此中高手。實在打不到,還可參考後來蘇武的做法,挖老鼠洞吃草籽。張騫兩次逃亡的時間並不長,還不至於那麼慘。
回覆列表
漢武帝為了拉攏周邊的國家一起對抗匈奴就派張騫出使月氏,路過隴西(今甘肅)時被匈扣押。被扣押後匈奴根本不放張騫走,用財物和美女來誘惑張騫,想讓他結婚生子試圖讓他老死在匈奴。但張騫不為所動一心想要完成漢武帝交給的任務,於是張騫決定韜光養晦等待時機逃跑。這一等就是十年,張騫始終歸心如一,時刻不忘自己的使命。
終於有一天趁匈奴疏於看管和若干隨從逃了出來,西走十日到達大宛國。大宛國國王早就想和漢朝建立邦交國,看到漢朝使臣非常高興熱情招待,張騫表達了漢朝願意和大宛國相互交往。大宛國國王得知張騫的使命後命人護送張騫到康居,由康居到達月氏國。
但月氏國老國王已死,新國王繼位後認為自己和漢朝相距甚遠,沒有必要去得罪強悍的匈奴。張騫無奈,只好返回漢朝,在路上又被匈奴抓去扣押,幾年後又從匈奴手裡逃脫徒步走回長安。
如果說張騫在匈奴那裡逃脫後有沒有錢生活,我個人認為張騫第一次逃脫後到了大宛國,大宛國國王肯定給張騫錢財等物的。第二次逃脫的張騫我想身上不會有錢,因為扣押他的匈奴肯定會拿走他身上所有值錢的東西。那麼沒錢的張騫是怎麼到長安的呢?那隻能一路走一路乞討經過千辛萬苦到達長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