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一葉木舟sd
-
2 # 一個講故事的人生
對我而言可能文學是現實的逃避(個人感覺),就自身而言。很多時候我們都找不到一個發洩口,我們都學會去把‘它’藏在心裡。也有一些人用他們筆寫了下來。
日本作家——太宰治(だざい おさむ)
生而為人,我很抱歉。就是他最好的評價,對他而言文學就是現實的逃避,他把自己的半生寫在了書上也用了半生去逃避這個世界"。文學從來不是世人追求的目標,詩人們用自己的詩去逃避現實生活的無奈,聖人用自己的箴言去批判現實的空虛。
說到底我都是有所欠缺的人,我們活在虛幻中正因為如此我們無法接受現實中窘態百出的自己搏命去換去文學這個詞去逃避現實。
我是空山,我講述一個大家都沒聽過的故事。
-
3 # 蕭看風雲
謝謝邀請!這個問題其實無論怎麼回答都不可能非常全面,我就簡單地發表下自己個人的看法吧!文學包含的範圍實在太廣,現實只是其中的很小的一部分,而這部分可以是對現實生活的一種詳細描述和反映,也可以是對未來社會的一種理想化構想,文學來源於生活,但經過作者的提煉,是可以高於生活的,關健在於文學創作者自身的經歷,背景,階層以及性格愛好等各種條件的不同而產生不同角度,深度,維度的描繪創作,自然會有不同的表現形式和場景,無論積極還是消級,無論美好還是醜惡,都會帶上文學創作者自身的觀點和想像場景,也必然會放大其效應,但不管如何,文學都是來源於現實生活,不管揭秘還是逃避,都是表達創作者思想的很好的工具載體,我們不可能將之劃等號的。
-
4 # 陽光文學
謝謝邀請!此問題依個人淺見:文學是來源於現實生活,是反映現實生活、社會及創作者個人人生的一種載體。揭秘現實、反映現實是文學的一個必備的特點,當然還會有創作者個人的不同情緒柔和在裡面,這種情緒或是對現實直白的揭秘亦或是對現實的無奈逃避。例如:一個人在受到某種不公或傷害時,在無法得到解決、不能釋懷的情形下,面對無法改變的事實,就有可能逃避於文學之中,透過文學這個載體揭秘現實的不公。所以說文學在某些時候既是現實的揭秘也是現實的逃避,二者沒有絕對的界限。
-
5 # 萊茵哈德
文學的第一目的就是擺出問題。社會問題,人性問題等等。有的作品自問自答,有的作品只是一聲嘆息,事實上都很難解決現實問題。所以文學手段都有隱藏性,能夠激起廣發讀者的思想共鳴就非常成功了。
如果思想共鳴能轉變為統一思想,甚至統一行動,就很有可能解決許多問題。這就是文學的力量。
從另一個角度說,文學作品創作之初所揭露的問題就是作者無法解決的。那麼逃避就是大多數的選項,即使不逃避,也只是態度上的積極和對解決方法的探討。
如果文學作品能解決問題,就可以稱為科學論文了。就不侷限於文學作品了。
回覆列表
就古今中外紛繁湧現的文學作品來看,無論是揭秘現實還是逃避現實,都是大量存在的,它們均表現出其作者對現實所釆取的各自寫作立場、態度、方式和方法,這是做出該問題回答時首先應當承認的既成事實。
然而我作為一個執教相關文學課程幾十年的大學教授與評論工作者,在文學與現實的關係上,從來都是主張文學要積極反映現實、揭秘現實、干預生活、書寫真實; 而那些想方設法逃避現實乃至虛假粉飾抑或歪曲現實的文學作品,都是註定要被時間長河與廣大讀者所淘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