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李國凱
-
2 # 季我努學社
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後,在中央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其中包括對中央體制的設計和創造,而且明朝中央的政治權力結構基本沿襲了明初的制度設計,科道官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項制度。
朱元璋像
科道官是科官和道官的合稱,又被稱為“言官”,科官是獨立於都察院之外的相對獨立的監察系統,朱元璋在總結前代制度設計的基礎之上,按照六部建制,設立了吏、戶、禮、兵、刑、工六大科,分別置左右給事中等官,其中共五十餘人,專門負責監督六部,在運作的過程中相對獨立,但可以相互駁正;道官是指之都察院下設的十三道監察御史,定員110人,負責監察朝中內外官員。因均負責監督職責,職責相近,故稱之為科道官。
雖然在朝中官職品秩不高,但是科道官具有“風言聞事”的權力,所以在明朝的權力爭奪中仍然獨樹一幟。在明朝的政治權力結構中,以皇帝位代表的皇權和以首輔為代表的內閣為主體的“相權”實為對立,但是科道官的設定,實際上形成了“三駕馬車”並行的框權力結構,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皇權在這之中具有絕對的權威。
胡惟庸像
在封建時期,國家機構從本質上而言是為君主服務的。作為明代國家機器的締造者——朱元璋,在開國之初就要求科道官“凡官吏之賢否,治之得失,風俗之美惡,軍民之利病,悉宜究心”,擔當起糾察百官的重任。在明初政局尚未穩定之時,科道官維護皇權的色彩極為濃厚,可以從明初的一些史實中得出,其中胡藍之獄就是最好的例證。儘管皇權在明初朝中享有支配性的地位,但是貴族功勳的威脅不得不引起朱元璋的重視,貿然採取措施定會引起群臣不滿。這時科道官就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科道官彈劾胡惟庸等人以功高而目中無尊,蔑視王法,內懷反側,讓朱元璋可以比較順利的抓住把柄,在接下來的活動中的阻礙則少了很多。
明朝中央集權簡圖
從根本而言,科道官在明朝初年的作用在於一下幾點。首先,發揮調節國家機器職能,權衡各個機構之間的關係,提升辦公效率;其次,監督群臣和百官,牽制各個機關之間的相互鬥爭;最後也是最為重要的一點,在君權與相權、皇帝和勳臣等激烈的權力爭鬥中維護皇權至高無上的地位。
參考文獻:
1. 王天有、陳稼禾:《試論明代的科道官》,《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9年第2期。
2. 《明史·卷六·成祖本紀》
3. 蘇嘉靖、柏樺:《明代科道官行取制度興起與衰落》,《西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年第6期。
4. 徐連達:《中國曆代官制詞典》,安徽教育出版社,1991年。
回覆列表
風聞言事:在古代就是隻要你聽到官員,政治事件有不良風氣,結黨營私,貪汙受賄等,不需要有實證,只要聽到(道聽途說)就可向皇帝表明上奏。
其地位雖是虛權但與朝中命官平級,在朝臣眼中也是位極人臣的,可隨便參人,可隨地議人。
然而在明初,因為有朱元璋,朱棣等強權皇帝,所以“風聞言事”的官員一般官風都很正,沒有把握,不會隨便上奏,當然也不缺乏以權謀私之輩,但都是小打小鬧,影響不了整體朝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