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未來的教育家
-
2 # 易鳴謙心理提分術
首先有必要了解一下「疑病症」。
我一個同學的媽媽,常年覺得自己心臟不舒服,懷疑自己得了嚴重的病。帶她去本地最好的醫院檢查過多次,所有指標都是正常的。她認為當地醫院不行,於是又帶去省會醫院看,還是沒問題。
這樣是不是就能說服她了呢?不,她覺得這裡的醫生也不行。自己一定得了某種罕見的疾病,應該去首都醫院。可以預見,如果首都醫院不行,下一步就該去美國檢查了。
問題來了,這個同學的媽媽到底有沒有病?
生理上是沒有的,心理上存在一點問題。不叫病,叫做「防禦機制」。
「防禦機制」是每個人都會使用的一種心理工具,它出現的原因在於:面對一些內心的衝突,我們直面真相會很痛苦,於是為了保護自己,採取了一種扭曲現實的辦法,讓真相變得能夠承受。
讓我們舉一個例子來說明。
一個小姑娘跟一個壞壞的少年相愛了,小姑娘是很傳統的,對於性很保守。少年則相反,較為開放。
在相處的過程中,小姑娘不可避免的感受到這股荷爾蒙的存在。於是,一方面她受到本能的召喚,另一方面社會的道德感讓她拼命抵抗這種召喚。這樣,在她心中就出現了一個極大的衝突。
特別要提醒的是,這一切都發生在潛意識裡。姑娘可能根本沒有意識到我們分析的這些內容。實際上,如果能夠意識到,就沒有接下來的事了。
接下來會發生什麼呢?
姑娘開始莫名的頭疼,兩個人約會的時候,她常常因為頭痛而不得不早點回家。在家裡,她會向親人抱怨自己生病了。這個病,當然不可能檢查出來。
親人和男朋友都會觀察到,她似乎得了一種怪怪的病,不得不長期承受她的抱怨。
這中間發生了什麼?
由於衝突帶來的壓力,姑娘心中首先會產生一種指向男朋友的憤怒,而這種憤怒無法被表達,於是又轉向了自責,最後自責變成一種軀體症狀,而後轉化為抱怨釋放出來。
這就是疑病的真相:潛在的、不被承受的暴怒變成了照顧者可以感知的負擔。
防禦機制並不是一個純粹的壞東西,相反,它是保護我們而存在的。防禦機制也不會一成不變,它會隨著我們的成熟而變化。從這個角度上講,所謂成長,就是我們丟棄不成熟的防禦機制,而採用更好、更有利防禦機制的過程。
比如例子中的小姑娘,隨著她的長大,她不再感覺頭疼,而是將自己這段感情經歷付諸於文字,寫出了一本悽美的愛情小說。這樣,她的防禦機制就從「疑病」變成了「昇華」。
最後,一個「疑病症」患者要做的,不是一次又一次的去檢查身體,而是將視角拉回到生活、關係和內心衝突。覺察自己與環境,與他人之間的互動,從認知、行為及情緒上做出調整,不適很快就會消失。
你也將變得更加成熟。
回覆列表
過於擔心自己的健康問題了。
1.如果懷疑就去醫院檢查,是否真的被傳染上。檢查結果不用懷疑吧,傳染了就早治療,沒傳染就不要再擔心啦。
2.遠離傳染源,做好防護工作,儘量和有傳染病的人少接觸,如果不能避免接觸就要做好自身防護工作,戴口罩,不要共用餐具啊什麼的。
3.不要亂想胡猜,如果懷疑就去檢查,保證萬無一失。身體健康很重要,每一個人都很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