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不可語水

    我的回答是,紙質書籍在未來幾十年不會被取代,現在看紙質書籍的人也很多。電子書和紙質書滿足了不同的需求。

    第一,現在圖書出版量是很大的,用什麼樣的載體來閱讀,其實和人的習慣有關,也和所閱讀書籍的特性有關,學術類的書籍就適合紙質類閱讀,消遣類的書籍就適合電子閱讀。

    第二,紙質書籍和電子書的特性不同,電子書是可以進行碎片化閱讀的,隨時隨地,隨存隨取。紙質書適合系統閱讀,學習備用。

    第三,不論何時,紙質書籍帶來的文化感受是電子書籍所替代不了的,我們在紙質書中可以強烈的感受到,文化歷史的厚重,作者的人格,而電子閱讀變成了資訊的提取,功能化的使用。

    所以說,紙質書籍是不會被取代,現在和未來都有人閱讀。

  • 2 # 讀史品文

    “低頭族”一詞來源於電子產品發達的日本,在智慧手機出現之前,日本已經普及了可收發電子郵件、傳送繪文字(えもじ)的半智慧手機。於是在年輕的上班族和朝氣蓬勃的高中生之中,誕生了一批一邊走路、一邊對著翻蓋手機啪啪啪不停按鍵的“指頭族”(ゆびぞく)。

    東風西漸,後來者居上,君不見如今國內的地鐵中、公交車上、飯館內、公園裡,隨處可見“低頭一族”如鴿子聚首,幾乎每個人的目光都集中在手中那方寸大小的電子螢幕上,我也沒能例外。女兒跟我開玩笑:“爸爸,你的眼睛長在平板上了!”可不是嘛,連吃飯的間隙,巴拉上兩口,忍不住瞅一眼旁邊的平板,看看自己的文章是否又有人點贊。

    以前喜歡看書,也喜歡買書,微薄薪水的大部都用在了書的購買上。後來周圍有了智慧手機,特羨慕別人可以不花錢在手機上讀網路小說,自己跟風也擁有了一部家人不稀罕用的三手小屏手機。把自己鍾愛的書籍讀物製作成PDF格式存入手機,一頁一頁地翻看著,竟然還有些愛不釋手了。心裡在慶幸,步入老年,還能有激情為了某一件事情而發狂,也算是枯木逢春,趕一趕潮流的尾巴了。

    再後來又無意間發現了一款日本的閱讀軟體,不再需要費時費力的文字排版,而是幾近完美地可以直接顯示文字檔案。在某些方面對自己頗有些苛刻吝嗇的自己,竟然心甘情願地支付了18元,購買了專業版。仿紙質書籍的顯示效果和模擬翻頁效果,使我曾經一度認為,再也不用隨身帶著那些大部頭書了——一機在手、四方遊走、古今中外、天下我有。

    就這樣痴迷了一段時間的手機閱讀,我逐漸地有些倦了。一是眼睛受不了:眼球紅腫、癢得難受、動不動流淚;二是腦子受不了:腦門嗡嗡響、眩暈、失眠。最關鍵的是閱讀不便,不能隨意作筆記。電子圖書雖然可以做一些簡單的勾畫標註,但終究不如紙質書那樣隨心所欲:字裡行間,眉頭頁尾,想怎樣標註就怎麼標註,想用什麼筆就用什麼筆,甚至可以貼上付紙,沒有過多的限制。再參考翻檢前後文時,紙質書更為便捷,耳邊聽著拇指刷刷刷快速撥動書頁帶來的聽覺享受,在光滑的螢幕上永遠無法體會到。

    好長時間沒有正兒八經地在螢幕上讀上一本書、哪怕是其中的一個章節了,我還寧願翻書頁。紙質書籍也許將來終有一天,會被某種形式的書籍所代替,但我覺得凡事都會有一個週期,一個迴圈一樣。就像女人裙襬的長度,經濟景氣,裙襬則短,經濟不振,裙襬則長。當電子閱讀的倦怠期到來之際,就是紙質書重回書桌之時。

    誕生了兩千餘年,作為承載著文明文化重任的紙質書籍,並不那麼容易簡單地被其他形式所取代。

    紙張的原本功能即記載文字,原本不是用來擦屁股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奇蹟遊戲怎樣複製裝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