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商品樓土地性質是住宅,但由於各大城市均限購,於是現在市面上出現很多所謂的“住宅”,實際上是使用商業辦公用地建住宅,不限購,土地年限只有40年,而真正的住宅用地有70年。除此之外,這種所謂的“住宅”還有什麼其他風險?
回覆列表
-
1 # 不動產登記實務與理論
-
2 # SRS123Oh宋潤身
如果你知道商業用地和住宅用地的區別,你購買商業用地上的住宅就沒有什麼風險,如果你並不瞭解商業用地和純住宅用地的話,這就存在著一定的風險。
那麼這兩種用地的區別在那呢?我認為有這麼幾點,1,政府有規定批准的商業,娛樂,旅遊方面的劃拔用地,它的土地使用年限為40年,而到期後根據政府的需要,是可以收回土地使用權,隨之土地上的建築取消。2,商住樓的戶型及朝向也是不盡人意的,東南西北都有,戶型結構不規正,而且公攤比較大,一般戶面積不會太大,30一70平米屬於小戶型的居多,人居環境不好,人多待梯時間長且噪聲大等不利因素。3,居住費用較普通住宅高,水電物業等費用均高出普通住宅一倍多,而購房的契稅也高出很多,轉讓出售的手續也比較複雜。
但也有優勢,比喻一個城市的繁華地帶,或者辦公區域地段,在公司單位的集中地,這些區域往往是引領本城市的高房價位置,它的房租顯然也高,收益是很大的,所以做為投資也是不錯的選擇,總之利弊都有,就看你怎麼利用了,做任何事都有風險,重要的是知道風險是什麼,瞭解掌握後從容去做,才是最正確選擇!
-
3 # 餘少說房產
有兩種情況:
1、商業用地,產權不是70年。但有規劃部分是住宅性質的,產權為70年。但這種是以商業為性質的,居住氛圍不高,人員會較為混雜,轉手比較難。存在一定的風險性。
2、商業用地,產權不是70年,規劃為類住宅,一般產權是40年或者50年的。這種風險性最高。首付50%,貸款10年,居住氛圍跟一般的住宅小區規劃相差不大,但是轉手慢。如有涉及學區問題,該類住宅一般無法參與學區房。
首先要了解,中國的土地只能屬於國家和集體所有,個人只能享有土地使用權,這是有期限的,所以存在到期和續期的問題。房主擁有房產的所有權,所以房產證是沒有期限的。統一登記後的不動產權證書上記載的期限也只是土地使用權的年限。
其次,要區分房子的型別,最重要的是住宅和非住宅。1990年國務院《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規定,
(一)居住用地最長出讓年限為七十年;
(二)工業用地五十年;
(三)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用地五十年;
(四) 商業、旅遊、娛樂用地四十年;
(五)綜合或者其他用地五十年。
各地出讓時一般是按最高年限簽訂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的,至今不到40年,不會出現大面積的住宅用地到期的情況。
按照《物權法》第149條規定:“住宅建設用地使用權期間屆滿的,自動續期”。對於非住宅用地如工業,商業等房子,現行法律規定,
1、到期前一年由土地使用者申請續期;
2、准予續期的,重新簽訂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支付土地使用權出讓金;
3、未申請續期或根據社會公共利益需要收回該幅土地不予續期的,土地使用權及其地上建築物、其他附著物所有權由國家無償取得。土地使用者交還土地使用證,及時辦理登出登記(《物權法》規定出讓人辦理登出登記)。
因此如果購買的是住宅,不必擔心續期的問題。如果購買的是其他房子如商住兩用、酒店式公寓等,都屬於非住宅用地,一般是商業用地,40年的使用權,到期後是必須申請續期並補交出讓金的。這是最大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