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傾城小團圓

    當機立斷,戒!五年級已經快面臨小升初了,即使你沒有擇校或培養學霸的打算,任憑這種"沉迷"網遊的狀態發展下去,孩子的初中是否能念得下去都會成問題。

    不清楚孩子現在的學習怎麼樣,視力情況怎麼樣。在打遊戲這個事情上,家長必得拿得住原則,盡到父母的責任。心軟一時,後悔一世。

    2. 讓孩子多交朋友,鼓勵體育運動。

    許多愛玩遊戲的孩子性格內向,不愛與人交往。除了同學,還可以是社群裡同齡孩子,創造機會讓他們多走動,在一起玩。

    3. 制訂學習小目標,一級級“通關”獲得成就感。

    4. 父母多陪伴常交流,在孩子面前儘量少看手機

    5. 培養孩子的新興趣

    比如說玩魔方,棋類,參加機器人特長班等。總之,讓孩子完成作業後有事可幹。

    6. 擴大閱讀

    去圖書館或逛書店,讓孩子經常感受書香氛圍,讓他挑選感興趣的讀物。

    請相信,將來你的孩子定會感謝你,曾把他從沉迷的虛似世界中拉回來。

  • 2 # 愛貝兒之家

    1.首先,要和孩子深度溝通這個問題。五年級的孩子已經有理性認識,我們需要和孩子一起來面對認識當下的情況。因為人一生中其實會因為很多事情“沉溺”,現在“沉溺”於遊戲,今後也會為其他的事情耽溺。所以現在面對這個問題,我們對孩子的引導方式,其實是給孩子一個處理相似情形的模板。我們不僅要引導孩子認識這種情形,還要引導孩子擺脫“沉溺”帶來的困擾。

    生活,學習,工作,都要講究勞逸結合。適度的休閒和放鬆是很必要的,可以為我們調節狀態,讓我們的狀態充滿彈性,才可以更好的全力投入每一個場景。但是“沉溺”遊戲,顯然打破了生活的平衡,讓生活、學習的節奏陷入被動,會影響我們的身體和心理健康,也會影響學習進步,長期下去,會形成惡性迴圈。所以,適度遊戲是允許的,但是“沉溺”其中,無法自控就很可怕了。

    2.引導孩子自己制定一個適合他的每日作息計劃。每天固定時間該做什麼都有計劃和安排,形成習慣一切都會做起來順其自然。人與人之間的差距很多都是習慣久積之後的結果。好習慣帶來積極進步,壞習慣帶來消極退步,沒有習慣會活得渾渾噩噩。然後把作息計劃表貼在孩子書桌上顯眼的位置。每天都可以看到並提醒自己。

    3.制定家庭契約。其實從小培養孩子的契約精神還是很有必要的。因為每日作息計劃是按照家長的引導和孩子自己的意志制定的,那麼就要積極的踐行。如果一天(或一週)作息計劃都執行的很好,那麼就可以有相應的獎勵——比如玩半小時或一小時遊戲,或者週末旅行。如果計劃沒有完成,那麼每天要有相應的懲戒,比如這一天不能玩遊戲,或者要飯後洗碗或者拖地等等。具體的約定可以依家庭條件而定。

    4.擴大孩子視野,讓孩子有豐富多彩的課外生活。多於孩子溝通交流,知道孩子的興趣所在,創造條件鼓勵和支援孩子積極的興趣特長。引導多參加社會實踐,比如做義工,參觀博物館,參觀工廠,電視臺。多接觸大自然,多到公園,植物園,動物園,海洋館走走,多去遠處旅行。孩子有了豐富的視野,知道世界的廣博弘大,有了更豐富的內涵,就不會“沉溺”於網路遊戲了。

    5.最重要的是,讓孩子感受到爸爸媽媽對他的關心和愛,知道自己值得成為一個更好的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一個朋友的老婆是老師,除了上班,回家基本上不做家務,飯吃完就回床上躺著,有問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