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銘觀察
-
2 # 無心浪味仙
從電影故事上來講,影片講了兩件事:馬走日命案和槍斃馬走日。
一步步之遙是多遠?很近。然而也就是這一步,天壤之別。 完顏與馬走日之間隔著一步之遙,可以負起責任,也許完顏與死神也不會相遇。
這一步,讓馬走日走上了被槍斃的道路。之後,當武六救他的時候,他選擇了讓武六留在風車裡,自己獨自去迎接死亡。他與武六,一步之遙,天人永隔。
可以說,這是馬走日與愛情的一步之遙。 馬走日與項田飛,深厚的友誼之間,一步之間,馬走日成了凶犯,而項田飛是抓捕馬走日的凶犯。曾經的兄弟,馬走日還救了項田飛的命,這算是恩將仇報還是大義滅親?一步,馬走日已成階下囚,而項田飛卻飛黃騰達。
觀眾與飾演馬走日的王天王,臺上臺下之一步,卻侮辱了完顏,也讓馬走日的命運到了窮途末路的地步。這是看客的心裡,他們就是無形的劊子手,就像有人跳樓,下面有的看客不僅不勸說,反而說話刺激當事人,從而導致的悲慘的結局。
其實,很多人,之間都只有一步之遙,卻在無意間轉身,就改變了整個結局。這好比馬走日說,曾經慈禧太后採納了他的建議,剪掉中國人的辮子,他卻醉酒了。等他醒來,民國了!這之間的一步,改朝換代了。
猶如完顏因為吸食了鴉片,所以死了一樣,大清國的亡國,何嘗跟鴉片沒有關係? 但這些都沒有用,改變不了社會的局勢。中國人的辮子都剪掉了,那又如何?被逼的。事實上,剪不剪辮子根本沒有任何意義,只是一種形式而已,中國的國情如此,豈是剪個辮子就能改變的?
最後一場戲裡,武六全家都追著她,因為她帶著馬走日。而她帶著馬走日不僅僅因為愛情,也因為她知道了真相。一個人的力量與之抗衡,看似與真相一步之遙,這一步,太遠了!
武七拿著他爹的錢,想要洗白。是的,馬走日幫他洗白了,可是這些錢是軍費啊,軍費怎麼可以亂用!這又何嘗不是當時的中國,與列強國家的一步之遙?
鶯歌燕舞的背後,藏著時代的混亂。選美比賽完顏勝出,全靠馬走日操作,現實中又何嘗不是?馬走日操辦了完顏成為花魁,項田飛也操作了馬走日亡命。誰是誰的主宰,都是犧牲品罷了。
電影裡也提及了《火車進站》、《水澆園丁》,這兩部影片都是電影史上的一大步。所以,我覺著這一步之遙,也是電影技術一步一步的進步。
一步之遙,或許只是一個轉身,卻有可能是天壤之別的結果。所以,好好珍惜,別輕易錯過!
-
3 # David只待春雷第一聲
我是一個搬磚的農民工,來說一下自己的觀點,由於本人身份卑微,沒什麼文化,說錯了,大家不要和俺一般見識,勿取笑。
我從來沒進過電影院,都是從一些不法網站看到盜版,比如《藥神》和《邪不壓正》,還未正式上映,我都看完了,雖然畫面不清晰,也沒有影院觀影的氛圍。但故事情節是一樣的。畢竟俺沒花買票的錢,還先睹為快了。
首先說《藥神》,要從講故事的角度看,片子拍的還行,情節簡單,通俗易懂,和七八十年代的香港片差不多。起因,發展,高潮,結果。就像小孩寫作文一樣。小時候在農村露天看的電影幾乎都是這個套路。但就這樣一個小成本很普通的電影,為什麼被熱捧呢?因為中國人被假大空的劇情噁心透了,一發現這麼個有點"真"的片子,能不欣喜若狂嗎?就像是整天看抗日神劇看的噁心,忽然看了《我的團長我的團》那樣的欣喜若狂。其實我認為《藥神》結尾有點狗尾續貂。勇哥被抓,那麼多患者為他默默送行就結尾多好啊。非得臨末尾又弄點假大空,讓勇哥別再賣假藥了,賣也沒人買了,因為這種藥進醫保了。呵呵,是不是不這樣結尾,就拿不到龍標啊。
以前看這類電影還行,認為港臺電影拍的好,像看《故事會》一樣。認為內地的一些大導拍的什麼玩意,一點都不像《故事會》,看不懂。
隨著年齡的增長,越來越發現以前愛看的那些電影啊,特別是香港以前的武打片(七八十年代)和八九十年代的三級片(嘿嘿)。真的很無聊,沒意思。同時也發現內地大導的片子有深度,有內涵,有底蘊,越看越好看。
不過香港雙週一成時代的片子也還行,97之後就又下坡了,包括萬人吹捧的周星馳,本人認為周做演員的時候是巔峰,做導演之後也就《喜劇之王》和《功夫足球》好看,其餘的什麼《長江七號》《美人魚》包括被捧上天的《功夫》也就那麼回事了。
香港功夫片開始是劉家良時期的硬板硬橋,(再往前,我也沒看過,就不知道了)雖然故事情節簡單,但一招一式都很清楚,看時間長了都能學會幾招。後來就是李小龍的實戰散打功夫,截拳道。打仗時不在有起手式,不再用招式。上來就練,就像街頭打架一樣,怎麼合適怎麼打,懂門道的還能看出來三拳三腿,不懂門道就看怪熱鬧,亂打一汽。再後來就是成龍的喜劇功夫和徐克的浪漫武俠。本人是非常喜歡徐老怪拍的功夫片的,從《新龍門客棧》到《黃飛鴻》系列。對於香港功夫片真的是一種突破。沒有了老式武打的呆板,畫面唯美,動作飄逸,雖然很誇張,但還顯的非常真實,感覺他們就是有那樣的功夫,一點不會讓人齣戲。反觀周星馳拍的《功夫》,就誇張的太厲害了,太假,就像哄小孩一樣。(估計這時星迷們開始噴了,哈哈,噴吧,你們有噴的自由。)
香港電影從97後都不行,直到《無間道》橫空出世,才開始走上坡。
跑題了啊!(哎,沒文化,沒學過寫作,說著說著就跑題了。呵呵)
言歸正傳,說說《一步之遙》。
從《讓子彈飛》火了之後,我才關注姜文電影的,一口氣把姜文前前後後的電影都看了遍。很喜歡。越看越有味,每看一遍都能悟出一點東西。
也是看了姜文電影之後,才知道並不是所有的電影都是講故事。就像魯迅的文字一樣,也不是都在講故事。他們都是想通過故事引申出更深的東西。
其實小時候上語文課,老師就教我們看文章要概括段落大意。領會出中心思想。
所以看電影也不能光看熱鬧,也要概括段落大意,領會中心思想。
我認為《一步之遙》比被很多人捧為神作的《讓子彈飛》要好,他的臺詞量更大,隱喻的東西更多,嚼著更有味。下面是我悟出的東西,看看和你們悟出的一樣不?
武七是誰?武七就是個富二代,官二代。有錢有勢,感覺自己不得了了,感覺自己非常牛逼,感覺自己就是沒有他老爸,自己也很有本事。其實呢,在外國小姐眼裡,他就是個讓人瞧不起的二貨,永遠不成熟的小白臉。諷刺了誰?
據說《一步之遙》是萬達投資的,王思聰卻帶頭給差評。思聰好樣的,不愧是娛樂圈的紀檢委。大公無私,哪怕是自己投資的片子,寧願賠了也的黑。哈哈
武七被小姐羞辱了,為什麼找馬走日?因為馬走日牛逼。老佛爺都能把他按在炕頭上,說他們娘倆投脾氣。你們想想馬走日是什麼人,大師啊,比當今的王林大師還厲害。武七能不找他嗎?
有人吐槽片子前五十分鐘的大腿舞。我認為很好看啊,比國內現在的一些選秀節目好看多了,選秀節目一季好幾個月你們不嫌長,這五十分鐘你們就嫌長了。又又人會說選秀節目是真的,這是拍電影,能一樣嗎?哈哈,現在的選秀節目更是導演導的。
選花國總統,辦的那麼大氣,評的那麼認真,一切顯得你們公平,其實呢,還是內定的,選來選去選的還是評委會主席馬走日的情婦。(這段又諷刺了什麼)
馬走日明星情婦想和馬走日結婚,馬走日明明也喜歡她,但就是不願娶她。看這段時,我不由得想起了梅豔芳。(女名星,男人都想玩,但沒有幾個男人敢娶)
花魁死了,明明不是馬走日殺的,但當權者想說是他殺的,就會找證人,發動媒體說是他殺的。老百姓就會相信,眾口成真。馬走日是有口難辯。看這段時,我忽然想起了劉錫明被扣上"毒瘤明"的帽子後,可憐的退出了娛樂圈。
觀眾為什麼那麼愛看王天王演的《槍斃馬走日》?因為王天王演的變態。王天王拿的刀越大,砍的越狠,觀眾越興奮,變態的興奮。男人為,自己得不到的美人被銷燬而興奮,女人為,比自己美的美人被銷燬而興奮。
武六埋怨大帥為什麼又娶姨太太?大帥那一臉的真誠,一臉的為了兒女的幸福,寧願自己去娶姨太太受罪的大義凜然表情,絕不是裝出來的,是發自內心的。他娶的不是姨太太,是資源。他不娶,就被別人娶去了。(看來並不是所有的婚姻都是因為愛情)
其實《一步之遙》裡還有好多隱喻的東西。天太晚了,不說了,睡覺。明天還得早起搬磚。
再見。
-
4 # 徽記小圓盾
看不懂,或者講不確定自己看懂不。這部電影也沒有固定看懂的涵義,總體來講更像一面鏡子,哈哈鏡,你想到什麼問題,你就看到了什麼的答案。你要是沒想法或者當做普通鏡子看,你就什麼也看不到。總之就是看自身想法了
-
5 # 靚仔飛起來
影片兩次黑白場景,第一次是花域總統選舉片子第二次是馬走日殺人電影,除了多了點標題誤導大眾和無中生有的殺人塗鴉以及背景音樂不同之外,片子還是那個片子。赤裸裸的展示了媒體和掌握媒體的人是怎麼愚弄大眾的。
-
6 # 波利魚趣
馬走日,象飛天,聽到這六個字,首先想到的就是象棋,在棋局裡只要你只要走錯了一步,剩下走的每一步都是為這步棋付出的代價,這就是片名的意思,反觀片中,馬走日是一個幫人洗錢的,而在洗錢完後把錢洗沒了,這就是他錯的地方,而這一步他沒有辦法補救,開始沉迷於吸毒,吸毒後完顏死了……整部片就是一局棋,這局棋選花魁這一步走錯了,剛開始還想保住馬走日這顆棋子,後來還是放棄了,但這顆棋子在位置上太礙眼,而對方又不吃,開始想法設法讓對面吃,當對面要吃的時候,發現這顆棋還是有用的,又把他救回來,救回來後又覺得礙眼睛,就這樣成了步死棋……
-
7 # 今天道
《邪不壓正》上映之後,豆瓣的熱搜裡出現了“一步之遙”,很多人開啟這部過去的電影重溫,當年沒看懂的,四年後是否會有重新發現,這感覺就像周杰倫的粉絲髮現新專輯依然不抓耳,又去聽上一張專輯一樣。
我也重新看了這部140分鐘的電影,感受非常不同。當年大家是抱著《讓子彈飛2》的期待去看的,但是隨著30分鐘過去,依然還在跳大腿舞選花魁的戲份讓他們失去了耐心,整部電影就突然崩壞掉了。如今有了《邪不壓正》的鋪墊,這個故事似乎又清晰了起來。
整體上,故事的主視角應該放在武家人身上:武大帥一家是軍閥,控制大上海,伍七要洗錢,找到了馬走日和項飛田,要把錢花出去。二位找了一些人搞了全球花魁比賽,引出了前任總統完顏。完顏是花魁不假,她一心想嫁給馬走日。二位嗑藥抽鴉片抽大了,馬走日把要嫁給自己的完顏給殺了。這一下全城通緝,通緝的人正是他的哥們項飛田。
上海灘持續在演一出叫《槍斃馬走日》的戲。五六一合計,不如來一個一箭三雕,讓馬走日演自己,名角王上王扮演槍斃者,她也好自己拍電影,槍斃了馬走日,大帥也能得到民心。最後大家在一場鬧劇結束中,在所有人的期待中,馬走日就該死,他是殺人犯,只有五六一心保護他。
這部電影有主線和主旨嗎?很多人扯到了政治影射:馬走日說自己是滿族人,大清亡了自己有一份責任,在《邪不壓正》裡,他也在說大清亡了,反清復明是大業;大帥似乎在影射張作霖或者袁世凱,大清是在他們手中沒了的;大帥和俄羅斯公主結婚,怎麼看都是政治婚姻。另外,馬走日各個場合都在玩領導演講,cos民國蔣介石講話,玩槍,都是性,革命,血和荷爾蒙的隱喻。
但是這些符號和元素都無助於敘事。沒有敘事,《一步之遙》有抒情嗎?最後風車演講成了單口相聲,開場的花魁大賽是對口相聲,依然和抒情也沒有太大的故事。你似乎能從字裡行間看到隱喻,看到諷刺,看到扭曲變形,以及從《讓子彈飛》裡繼承過來的密集臺詞,《太陽照常升起》第一部分的神神叨叨。周韻是這種神神叨叨的外化,他把這股氣質帶到了民國三部曲中。
但是這個長長的名單中,沒有人關心要交出一個完整作品的創作初衷。《太陽照常升起》看似混亂混沌,認真看,關於特定時代下感情不牢靠、生活依然繼續的感受是清晰的。《一步之遙》是完全的凌亂了。姜文在片中說,如果女人要嫁給你,你一定要答應,不然會出人命。我傾向於這是他創作這部電影的初衷吧。
它不好懂。或者說,懂了它也沒什麼。姜文並沒有想清楚要說什麼。想起自己2014年的時候給的短評:沒有要表達。
-
8 # 怪獸侃侃侃
一部諷刺民國時代眾生百像的電影,在那個混亂的時代,新舊思想的衝擊,每個人都在亂流中尋找自己的生存之道。
一部告訴我們民國時代並不值得留戀的電影。
要是再概括的講的話就是生存。
回覆列表
《一步之遙》是姜文民國三部曲的第二部,《讓子彈飛》的續篇。
這從《一步之遙》的電影英文名是 gone with the bullets,消失的子彈。就可以看出。
民國三部曲,讓子彈飛,一步之遙,還有邪不壓正。講了民國的三個毫不相關的故事。
這三部電影,故事雖然發生在民國,但是姜文想要藉此表達的是中國現當代的革命歷史。
讓子彈飛,講的是中國革命的歷史。到了片尾,“上海就是浦東”,暗喻的是那十年以及之後的分道揚鑣。
所以一步之遙,講的就是當代史,gaikai之後的中國現實,經濟大潮下的何去何從。
電影片頭“to be or not to be”,這是馬走日的抉擇,也是一代人的抉擇。
面對gaikai的經濟大潮,是選擇成為馬走日,還是選擇成為象飛田?這裡面只有一步之遙。
最終,馬走日沒有選擇向資本和權力屈服,死在了充滿象徵意義的風車下。
這才是姜文真正想要表達的,是姜文對歷史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