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洞察新媒體
-
2 # 寄語溫暖
對於企業來說,要求員工996工作制。是一件兩全其美的事。因為這不僅給企業帶來了可觀的利益,還省下了不少時間和成本。
這種問題應該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對於年輕人來說。有上進心和勤奮努力的心態是好事,這並不能成為企業要求員工無償加班的理由,這純屬是道德綁架。如果是員工自己本身能力不足,想要透過996這種工作時間去提高自己,提升自己。那麼我們是可以理解的。
那人的一生當中不僅僅只是工作,還有生活,家庭,愛情,親情等等等等.........,一個人的精力畢竟是有限的。看你怎麼選擇。
-
3 # 金融民工28886213
996其實一直以來都存在,甚至過之無不及的。說老實話,大私有企業的996對比起來還算可以的拉,福利待遇方面都勉強可以保障。有一些工廠,或者小企業,甚至是政府部門,國企,實行996是沒報酬或者是少報酬的。所以996這個話題一推出來就迅速成為了社會的焦點。
最先反對996的是網際網路企業的金融骨幹,其實這些精英的996都是有一定的加班福利的,並且收入不低。但是程式設計師或者工程師的工作內容和工廠工人及坐辦公室等的不同,這些精英其實就是資料民工,他們每天的工作主要是動腦,每天大部分時間都在思考,同時長時間面對電腦輻射,身體內外都損耗大,因此身體的損耗程度超越了福利待遇帶來的刺激(相當於有命賺錢沒命花錢……),因此他們強烈要求改變現狀。
接著就是後面那些長期996,福利待遇低甚至沒加班報酬紛紛吐槽,有人甚至願意997,只要報酬到位就可以了……
後來官媒也紛紛表態,反對996……
說真的,5+2,白加黑是很多國家背景單位常態化公開的名詞,美名奉獻精神,其實就是用意識形態來支付勞動報酬,連這些單位都公開帶頭超越996,其他有報酬保障的大公司為何不可呢?所以那些反對996的聲音只能作為一種安慰,或者是老百姓的發洩。時間一久,淡化了,該996的還是996的,沒報酬的還是得奉獻,變化不大的。
財富和資源集中在誰身上,誰就有說話和改變的能力。
回覆列表
996與奮鬥無關,與利益有關 關於996工作制的討論已經有一段時間了,但仍未終結,甚至不時還“高潮迭起”。996=奮鬥”並不存在,由此產生的一系列推導自然只是錯上加錯。奮鬥,必須是自願的,支援它的是對事業的責任感和對未來的信心。對於企業強制推行的996而言,如果沒有制度落實員工利益和企業利益一致的剛性,沒有制度保障員工有堅實的未來,奮鬥就無法存在。當員工缺乏長期合同的保障,隨時都會被裁員,沒有確定的回報來獎勵責任感,甚至連加班費都拿不到,這時候奢談奮鬥無異於“何不食肉糜”。在人口紅利的尾聲階段,強推996是一柄雙刃劍,以殺雞取卵的方式壓榨員工,必然透支未來,對企業的長遠發展帶來負面效應。不得不說,這碗由明星企業家精心烹製的雞湯雖然看上去很高大上,但明顯有毒,勞動者很難笑納。還需要警惕的是,這種毒雞湯論調無異於對奮鬥精神的解構,對建設法治社會的消解,它一再被端出來,將對弘揚奮鬥精神的時代主旋律構成干擾,有思想上造成混亂的危險。 企業大多會贊同996,因為這樣可以理直氣壯不用付加班費的去壓榨員工,而作為員工,考慮到身體的健康、家庭的穩定、維護自己的社交關係等肯定是反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