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兩種情況:有導師講授和沒有導師講授。有導師比較容易入手,不做討論。沒有導師,就是“蜀道難”。我的感受是德國哲學最難入手,晦澀、深奧,甚至在閱讀上都有些齟齬。而其他國家的就相對容易一些。不要理解錯誤,容易也只是淺嘗,甚至淺嘗可能都算不上。但是為什麼相對容易?這裡不談為什麼會有他人,為什麼會知道有他人,為什麼會理解他人……儘管這是基礎,但又是大問題,不適合這裡討論。首先,我們也在生活,如果不顯得可笑,我寧願說,我們存在。梅洛龐蒂說,如果不是我“知道”我思,我根本不可能理解笛卡爾的“我思”。就是這個道理。其次,就是作品本身的語言,風格。有的作品擁有濃厚的歷史意味,或者說歷史就濃縮在文字裡,就像我們文化裡的成語,典故之類。比如,黑格爾的《邏輯學》,初學者恐怕連雲裡夢裡的境界都看不到。邏輯是什麼?他講了邏輯嗎?……有些就沒有那麼濃重的歷史痕跡,至少表面如此。因為我們似乎能讀懂,更因為它們似乎有些地方貼合我們的經驗,或者說它們蘊含的某些理論能夠把我們的經驗吸收進去,似乎我們的經驗就是如那些理論一般。比如,笛卡爾。我們都能理解這種普遍懷疑的可能性,儘管“我思故我在”的提出方式和結論不容易理解。別管我們對這種理論有沒有抵抗力,或者某一天勢均力敵最終超越。重要的是這是一個開端。要知道每本書都會或多或少給我們個開端,這個開端很細弱渺小,卻最了不起。我認為和陶淵明的“不求甚解”相差無幾。不用要求通篇理解,只要幾個句子,甚至幾個詞語,更甚者這幾個句子詞語都只是淺嘗,這就夠了。這就是考驗人的毅力的時候。要大量閱讀,每一本不要求理解,只求“淺嘗輒止,不求甚解”。就像人不是孤立的,書也不是孤單單的。我們先提一點,雖然思想是揭示存在,但它又遮蔽存在。至於為什麼,暫且不表。我們只要知道思想是不易通達的,即便通達了,依然有遮蔽,這是思想的本質,這也是為什麼同一個思想為什麼會有不同的解讀。書不是孤立的。雖然每本書都是一個不同的世界,但是它們有交叉。這種交叉就是更深理解的關鍵。贊同,批判……贊同什麼?批判什麼?為什麼贊同?為什麼批判?一層一層,我們就會到達深處,同時整個歷史背景就會顯露淺淡的身影。我們不要單純的讀哲學史,更不要讀那種一概而過的所謂哲學史,那是不會增加什麼的。必須明白一點:哲學史和人類歷史決然不同。更何況,即便是人類歷史通讀下來,我們也許知道事情就這樣發生了,但是我們有時候並不理解為什麼會這樣發生,正好比外華人讀中國史一樣,只讀歷史,絕對不會了解中國,必須更深層理解中國文化。哲學史也不會告訴我們這些初學者更多,我們只有深入具體著作才更能理解這種伸展和淵源。不要害怕會落入別人思想的窠臼,只要你思想你就不會。是我們用我們的整個存在在思想別人的思想。雖然,對別人思想的更深一層理解都會開啟更豐富的天地,但是這豐富的是我們,別人的思想是某片可能的廣闊視野,也許這時我們自己的視野很小,甚至完全臣服於別人的思想,但是無論別人的思想如何奴役我們,這裡面依然暗含著分離,就像無論多麼熱戀的人,無論他們自己如何覺得融為一體,分離依然是他們的本質。為什麼歷史上那麼多黑格爾派,現象學派……而派系裡面還千差萬別,甚至和學派掌門有時候都對不上號?本質如此!更細緻的就不談論了。
首先是看哲學史,理解作者的時代,理解作者的生平,接著看哲學導論,最好是有權威的老師講課,不然很多哲學原著真的看不懂。
分兩種情況:有導師講授和沒有導師講授。有導師比較容易入手,不做討論。沒有導師,就是“蜀道難”。我的感受是德國哲學最難入手,晦澀、深奧,甚至在閱讀上都有些齟齬。而其他國家的就相對容易一些。不要理解錯誤,容易也只是淺嘗,甚至淺嘗可能都算不上。但是為什麼相對容易?這裡不談為什麼會有他人,為什麼會知道有他人,為什麼會理解他人……儘管這是基礎,但又是大問題,不適合這裡討論。首先,我們也在生活,如果不顯得可笑,我寧願說,我們存在。梅洛龐蒂說,如果不是我“知道”我思,我根本不可能理解笛卡爾的“我思”。就是這個道理。其次,就是作品本身的語言,風格。有的作品擁有濃厚的歷史意味,或者說歷史就濃縮在文字裡,就像我們文化裡的成語,典故之類。比如,黑格爾的《邏輯學》,初學者恐怕連雲裡夢裡的境界都看不到。邏輯是什麼?他講了邏輯嗎?……有些就沒有那麼濃重的歷史痕跡,至少表面如此。因為我們似乎能讀懂,更因為它們似乎有些地方貼合我們的經驗,或者說它們蘊含的某些理論能夠把我們的經驗吸收進去,似乎我們的經驗就是如那些理論一般。比如,笛卡爾。我們都能理解這種普遍懷疑的可能性,儘管“我思故我在”的提出方式和結論不容易理解。別管我們對這種理論有沒有抵抗力,或者某一天勢均力敵最終超越。重要的是這是一個開端。要知道每本書都會或多或少給我們個開端,這個開端很細弱渺小,卻最了不起。我認為和陶淵明的“不求甚解”相差無幾。不用要求通篇理解,只要幾個句子,甚至幾個詞語,更甚者這幾個句子詞語都只是淺嘗,這就夠了。這就是考驗人的毅力的時候。要大量閱讀,每一本不要求理解,只求“淺嘗輒止,不求甚解”。就像人不是孤立的,書也不是孤單單的。我們先提一點,雖然思想是揭示存在,但它又遮蔽存在。至於為什麼,暫且不表。我們只要知道思想是不易通達的,即便通達了,依然有遮蔽,這是思想的本質,這也是為什麼同一個思想為什麼會有不同的解讀。書不是孤立的。雖然每本書都是一個不同的世界,但是它們有交叉。這種交叉就是更深理解的關鍵。贊同,批判……贊同什麼?批判什麼?為什麼贊同?為什麼批判?一層一層,我們就會到達深處,同時整個歷史背景就會顯露淺淡的身影。我們不要單純的讀哲學史,更不要讀那種一概而過的所謂哲學史,那是不會增加什麼的。必須明白一點:哲學史和人類歷史決然不同。更何況,即便是人類歷史通讀下來,我們也許知道事情就這樣發生了,但是我們有時候並不理解為什麼會這樣發生,正好比外華人讀中國史一樣,只讀歷史,絕對不會了解中國,必須更深層理解中國文化。哲學史也不會告訴我們這些初學者更多,我們只有深入具體著作才更能理解這種伸展和淵源。不要害怕會落入別人思想的窠臼,只要你思想你就不會。是我們用我們的整個存在在思想別人的思想。雖然,對別人思想的更深一層理解都會開啟更豐富的天地,但是這豐富的是我們,別人的思想是某片可能的廣闊視野,也許這時我們自己的視野很小,甚至完全臣服於別人的思想,但是無論別人的思想如何奴役我們,這裡面依然暗含著分離,就像無論多麼熱戀的人,無論他們自己如何覺得融為一體,分離依然是他們的本質。為什麼歷史上那麼多黑格爾派,現象學派……而派系裡面還千差萬別,甚至和學派掌門有時候都對不上號?本質如此!更細緻的就不談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