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鄉村60後
-
2 # 專長古玩
謝謝邀請!水稻移栽後保持薄水灌澆,這時禾苗需要水返青快。在一個星期左右開始施肥和除草劑,禾苗分櫱期也不能脫水,這時正需禾苗分櫱。夠苗以後開始挖溝曬田,可減少無效分櫱,到禾苗開始打苞時再灌水出穗。然後稻穗灌齊漿勾頭,慢慢排幹保持乾乾溼溼,不能過早斷水以免減產。等到稻穀有七八熟時把水全部排幹,有利收割稻穀。
-
3 # 波哥玩花卉
首先播種之前底水一定要澆透,原則上出苗前不要再澆水,確實缺水再哪幹澆哪。
補水要三看:一看早晚葉上有無水珠,二看在中午新展開葉是否打卷,三看苗床土是否發白。
一葉後看哪裡缺水,要補哪裡,用15℃以上用清水噴澆,切忌漫灌,2.5葉後要澆透水,澆水要在上午8點前噴澆結束,不能漫灌。
-
4 # 美印龍兵過師傅
水稻插秧前,放水攪地,水不要太多,把田面整平,然後在插秧前7天左右打上封閉藥。保水7天左右。以保藥效。7天以後發大水插秧。淺水護苗以不沒過苗心為準。潛水地溫高,利於緩苗。同時打上打蟲藥。防止潛葉蠅等害蟲。到水稻分櫱末期。曬田控櫱。防止徒長。然後附上稍大一點的水。楊二遍封閉藥。以防出草。後期管理要點以淺溼幹為主,利於水稻根系發育,不容易倒伏。後期處暑前後撤水,利於秋後收割。
-
5 # 鳳小小生活記
如果是旱育秧應在揭膜時要及時澆一次透水,防止死苗;在水稻苗3葉期前保持秧苗溼潤,促進根系和葉片快速生長;3葉期以後以控水旱管為主,做到不卷葉不澆水,雨天做到雨停田幹。水稻育秧不要長時間保持深水層。
-
6 # 寒地水稻種植技術
水稻的生長離不開水,苗床期間如此,本田期間也是如此。科學合理的水分供給能夠保證水稻對養分的需求;不合理的澆水、灌溉則會影響水稻的根系、引發立枯病和稻瘟病以及容易引起水稻的貪青、徒長和倒伏。
1、苗床。苗床期間要“三看澆水”。適當的澆水和乾旱交替進行,既能促進水稻的根系生長還能抑制地上部的高度,有利於培育壯秧。同時,合理的澆水、控制苗床的溼度,也有利於立枯病的防治。
2、本田。本田期間的水分管理也是比較重要的。總體來說,要以“乾乾溼溼”的間歇灌溉的水分管理為主。目的就在於以淺水層滋養、適當的乾旱促進地下根系生長而且還能改良田面土壤的性狀。而且,適當的淺水層、乾旱交替進行,還能提高水稻有機物的積累和防治稻瘟病的能力,也有利於潛葉蠅等蟲害的發生。
在移栽時,田面保留2-3釐米的水層,有利於水稻的返青;移栽後,也要及時補充的扶苗水,這個階段利用淺水層來抵抗低溫冷害還是比較有利的;之後就是追施孽肥和撒施插後封閉的階段,這個階段也不建議上深水,適時補水來滿足肥料和藥劑對水層的要求。在分櫱盛期其實就可以採取淺溼乾的灌溉措施了。特別是是分櫱末期,進行曬田還能控孽和控旺。但是在幼穗分化期以及揚花期這個階段,田面不能缺水,否則很容易造成空癟率過高的情況。之後就是乾乾溼溼的水分管理了。
也就是說,水稻的水分管理要以乾乾溼溼的淺溼幹間歇灌溉技術為主要的措施。透過合理的水分管理來促返青、促分櫱、控旺、控孽、防蟲、防病和增產的目的。
以上是我對這個問題的一些看法,如有不當之處請海涵。
回覆列表
水稻大田栽培經驗:深水活蔸,淺水分蔸,足苗脫水曬蔸,前期乾乾溼溼,以溼為主,孕穗期多水,後期乾乾溼溼,以幹為主,灌漿期不缺水,成熟期防缺水早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