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沐雨聽風43

    一是才情,二是興趣,三是下苦功夫,此三者缺一不可。至於熬夜一說,無非是一個能自我思考的環境而已,與上面三點關聯並不大。只是一己之見,不對處請見諒。

  • 2 # 穆大強123

    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號鐵AVANCIER人、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漢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

    他有一次酒後失眠,寫下了這首,《臨江仙·夜飲東坡醒復醉》:

    夜飲東坡醒復醉,歸來彷彿三更。

    家童鼻息已雷鳴。

    敲門都不應,倚杖聽江聲。

    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

    夜闌風靜縠紋平。

    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

    夜裡在東坡飲酒,醉而復醒,醒了又飲。回來的時候彷彿已經三更。家裡的童僕早已睡熟鼾聲如雷鳴。反覆敲門裡面全不迴應,只好獨自倚著藜杖傾聽江水奔流的吼聲。

      長恨身在宦途,這身子已不是我自己所有。什麼時候能忘卻為功名利祿而奔競鑽營!趁著這夜深、風靜、江波坦平,駕起小船從此消逝,泛遊江河湖海寄託餘生。這首詞作於神宗元豐五年,即東坡黃州之貶的第三年。全詞風格清曠而飄逸,寫作者深秋之夜在東坡雪堂開懷暢飲,醉後返歸臨皋住所的情景,表現了詞人退避社會、厭棄世間的人生理想、生活態度和要求徹底解脫的出世意念,展現了作者曠達而又傷感的心境。

      一個風神瀟灑的人物形象,一位襟懷曠達、遺世獨立的“幽人”躍然紙上,呼之欲出。其間浸潤的,是一種達觀的人生態度,一種超曠的精神世界,一種獨特的個性和真情。以動襯靜,以有聲襯無聲,透過寫家僮鼻息如雷和作者諦聽江聲,襯托出夜靜人寂的境界,從而烘托出歷盡宦海浮沉的詞人心事之浩茫和心情之孤寂,使人遐思聯翩。

      王國維說:有境界自成高格。蘇軾大才大境界,小小的失眠中也透著禪意和曠達,真買千古神人也!

  • 3 # 好風讀書

    首先,蘇東坡有積澱。

    蘇東坡熬夜能玩出意趣是因為他能力達標。

    能力達標一是因為讀書用功,他讀書時整部書整部書地抄下來背誦;二是因為家學淵源,“唐宋八大家”,他家就佔了三個。

    很多人熬夜看到夜只是夜,他看到的是詩,是畫;很多人看到夜色只會說“美”或者“不美”,而他能把自己的情感準確地藉助文字表達出來。“少焉,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於斗牛之間!”寥寥數筆,寫出了熬夜後時間的推移。

    其次,蘇東坡有溫度。

    蘇東坡熬夜時經常會想起親人,尤其是他的弟弟蘇轍。《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就是熬夜喝酒“兼懷子由”。

    不過他不因為思人而太過傷感,很快就安慰自己“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一個內心情感豐富的人才能徜徉在詩歌的海洋。

    另外,蘇東坡有情懷。

    被貶黃州後他晚上睡不著,就起來跑去承天寺找朋友張懷民聊天,看到月光灑在庭院中,照在幾株植物上,就寫了《記承天寺夜遊》:

    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者耳。

    一個不豁達的缺少情懷的人是不會有這樣的意趣的。

    所以說這就是蘇東坡熬個夜就能玩出意趣的原因。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減肥要經歷多少次失敗後,才能減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