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隔夜稀飯

    那時候就是純良釀造,沒有酒精勾兌的,大不了有奸商往裡面加水 ,反正喝不死人。武松在景陽岡連喝十八碗,估計是店家看他喝多了,後面的酒里加水了。

    至於熟牛肉一說,說不定那時候牛比豬多,普通人吃不起豬肉。再者江湖人都是急性子,每天打打殺殺,過的都是刀口舔血的日子,炒菜太慢,熟牛肉切後既食,不然就趕不上投胎的馬車了。

  • 2 # 桃源天馬行空

    酒能生熱、解乏,能促進血液迴圈,通經活絡,祛風溼。

    至於牛肉,有說法是官方禁止私自買賣的,禁到什麼程度沒考證,但宋朝商品經濟發達,估計禁令也只存在面上,私下裡還是賣的。牛代表力量和瀟灑不羈,也代表違法。只有不屑於法律的猛漢,才敢吃牛肉。

    大俠吃肉,才能彰顯他的血性霸氣。自古以來,對食肉動物都有崇拜情結,肉食者馭人,素食者馭於人,這種觀念是很正常的。很簡單的推論,你吃的動物越大,代表你自己的力量也越大。

  • 3 # 時間野史

    應該是二斤牛肉,一壺好酒。牛肉產生熱量,行走江湖就靠這個。點個羊肉就弱了。電影裡西餐不都是牛排,82年紅酒嘛。

  • 4 # 龍泉塔之下

    古人吃肉其實是非常困難的一件事,農業社會對牛非常重視,隨意殺牛基本上是要判刑的。小說裡隨便說吃牛肉基本上就是扯淡。至於為啥不吃豬肉?因為古代對豬閹割技術掌握不好,豬的發情期也長,活動量大,所以古代的豬不肥,豬肉味也大

  • 5 # 木化春

    兩斤熟牛肉經常出現在《水滸傳》中,其實是作者使用的誇張手法。

    牛在古代是重要的生產工具,說句不好聽的,牛比人都值錢多了,擅自宰殺耕牛吃牛肉是犯法的,所以斷斷不可能出現隨便就要兩斤牛肉的說法。

    但《水滸》一書本就帶反叛精神,108好漢是反叛精神代表,那麼從衣食住行上自然也要凸顯,吃“違禁品”牛肉就是一種很好的朋友表現形式。

  • 6 # 使用者4006220269369772

    因為那個時代的英雄就是比較能打架,就好比我們現在時代的大流氓,一天不幹活,不務正業,去哪裡吃飯都不給錢,一斤酒,二斤牛肉很正常,不給錢能吃就吃唄,如果花錢誰能吃起啊,一斤酒二斤牛肉現在也的100一頓。

  • 7 # 金堤

    兩斤牛肉一斤好酒,能把英雄俠客的粗獷、豪邁、磅礴大氣襯托得活靈活現。

    古代生活艱難,尋常百姓白麵饅頭也只能逢年過節的時候解解饞,大魚大肉更是沒得想。

    行走江湖的人可能額外收入大些,決不會在吃喝上虧待自己。至於他們錢怎麼得來的,鷹有鷹路,蛇有蛇道,反正多得很。所以對他們來說,吃吃喝喝,小事一樁,不值一提。

    走了一天的路,自是口乾舌燥,飢渴難耐,到了酒店那是要飽餐一頓,補充營養的。不然明天怎麼繼續趕路,是不是?

    他們吆喝著喊店家來兩斤牛肉一斤好酒那是最低層次的要求,大部分都是大喊著:

    店家,好酒好肉盡情地給爺上來!

    如果再是個顯擺的傢伙,後面還會來上一句:

    爺有的是白花花的銀子!

    當然,開店的就喜歡這樣豪爽的客人。他們消費高啊!也不爭競價錢的高低。不會像小老百姓那樣,喝碗拉麵還計較碗大不大,面多不多的問題。

    俠客不會斤斤計較,給他兩斤牛肉,他絕不會眼瞅著店家給他的夠不夠數,會不會坑他。斤把牛肉還看在眼裡的人,還是真英雄嗎?

    二斤吃得不過癮,那就再來二斤嘛!有啥大不了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建築工地裡為什麼沒有女的做技術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