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果果微小說
-
2 # 陪喬喬一起長大
1:太小的孩子,父母直接接管,玩玩紅包好了
2:兩三歲的孩子,可以教他們認識數字,比如 10,50,100,讓他們有一個花花紙是錢的概念;
3:四五歲的孩子,可以拿錢帶他們去超市或者書店開始使用,讓他們瞭解錢的用處;
4到了6,7歲的孩子,可以真正認識錢了。
錢可以消費,是現代社會最有用的交易品,看得到的,基本都能買到;--教育孩子愛惜錢。
錢可以儲蓄,放在銀行有利息;--科普利息,是銀行找個人借錢,利息是銀行給的補償,有活期,有定期存款。錢的效用跟時間有關。
錢可以投資,比如買房子,比如買股票--這種相對複雜,父母看孩子的理解程度適度科普。不過投資可能有虧有賺,有風險的。
最後可以讓孩子瞭解錢怎麼讓一個家庭運作起來,自己家庭的收入與支出也可以讓孩子瞭解。
-
3 # 劉善與
我小時候的壓歲錢,都被媽媽“哄”走了。開始只知道給長輩拜年長輩給新票子,給了都交給媽媽。當知道票子可以買好吃的、好玩的了,就不給媽媽。但睡一覺起來還是被媽媽“收”走了。
現在的孩子趕上好時代,生活富裕了。除了大人給零花錢,逢年過節還搶紅包,孩子的錢越攢越多,一個個都成了“小富翁“。大人們是該“插手管一管”了,可以幫他們存起來,以備孩子以後上學、結婚、買房用。要教會孩子如何理財,如何管家,決不可放任自流,更不能讓孩子養成大把花錢的習慣。
-
4 # Honey美好時光
我是一個3歲孩子的媽媽,初為人母每一步都是趟著石頭過河,不過慢慢的自己也會有一些心得分享一下。
有了孩子之後長輩和朋友們給的紅包我都專門收在了一個盒子裡,孩子雖小但這是屬於她的,我做為媽媽要替她保管。
今年過年我買了一個存錢罐,準備和孩子一起把壓歲錢存進去,以這樣的方式開發孩子的存錢意識,因為孩子1歲半的時候就會自己拿錢去小超市買糖了,所以,我會預留一小部分給她作為零花錢,在每一個週期都會有一小部分可以買自己想要的東西,但是大錢是不可以隨便動的,這樣培養孩子的金錢觀和支配的能力,既不會讓孩子亂花錢也不會讓孩子覺得自卑(不能買自己想要的東西),也不會覺得屬於她的東西是被媽媽剝奪了。
整存零取,就是這個意思。想到小時候走了壓歲錢都是過過手,每次都是被媽媽以愛的名義哄走了,可真當自己想要買個喜歡的東西再要就難死了!所以,我不會這樣對待我的孩子,努力建立一個民主的家庭,孩子雖小但屬於她的就是她的,一定要從小讓她體會到這一點,如果怕孩子小不懂存錢,那作為父母就帶著她一起存,建立正確的金錢觀是有益於一生的。
回覆列表
伴隨著孩子們壓歲錢的水漲船高,是有必要好好規劃一下了。
我們小時候的壓歲錢都被父母以各種名義暫時保管,至今也沒見到回頭錢。現在生活好了,孩子們的壓歲錢也是相當可觀,這就更涉及到管理。
從孩子現在到二十五六歲,期間二十多年的時間,如果壓歲錢都存起來,按照複利計算的話,將會是一個非常可觀的收入。關於選擇何種投資,倒是值得仔細研究一下。
關於存錢,也可以讓孩子從小有一個理財的觀念。現在孩子們都注重智商,情商的培養,卻很少有人關注財商,如果理財從娃娃抓起,等到他們獨立踏入社會的時候,相信不會有這麼多煩惱了。
理財,需要及早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