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吹泡泡的豬

    范仲淹《岳陽樓記》中的名句“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華人大概都會背誦。“廟堂”和“江湖”對應,一指朝廷,一指民間。那麼,“廟堂”為什麼可以代指朝廷呢?

    原來,“廟堂”是兩處場所的合稱,“廟”指太廟,“堂”指明堂。

    西漢學者劉向輯錄的詩歌總集《楚辭》中收錄了自己的一篇《逢紛》,其中吟詠道:“始結言於廟堂兮,信中塗而叛之。”這是說國君起初在廟堂之中和我結議連謀,如今卻聽信讒言,中途背叛了我。

    東漢學者王逸註解道:“廟者,先袓之所居也。言人君為政舉事,必告於宗廟,議之於明堂也。”

    《說文解字》:“廟,尊先袓貌也。”東漢學者劉熙所著《釋名。釋宮室》:“廟,貌也,

    先祖形貌所在也。”最早的“廟”是為先袓所立,夏商周三代之後才為神立廟,而我們今天看到的多為神廟。

    天子和諸侯祭祀先祖的廟稱“宗廟”;天子祭祀先祖的廟稱“大廟”(即“太廟”),這是隻能天子使用的專用稱謂。天子之廟又分為“大廟”和“小廟”:始祖廟稱 “大廟”,高祖以下的廟稱“小廟”。

    “堂”指明堂。明堂是古代帝王宣明政教之處,凡是朝會、祭祀、慶賞、選士、養老、

    教學等重大的典禮都在這裡舉行。《木蘭辭》中“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將士們打了勝仗回來後,天子親自接見的地方就是明堂。

    孟子說:“夫明堂者,王者之堂也。”

    古代帝王處理朝政大事,一定要先到宗廟裡祭祀先祖,然後在明堂之上商議,因此用

    “廟堂”來指代朝廷。這就是范仲淹說的“居廟堂之高”。

    與“廟堂”一詞相彷彿,“廊廟”也可以指代朝廷。

    “廟”當然還是指太廟,顏師古說“廊,堂下週屋也”,即堂前周邊的屋宇。還有一說認為“廊”指室外帶頂的過道,也就是今天所說的走廊、遊廊之類。不管怎麼解釋,一般人家是絕對沒有這種帶“廊”的處所的,按照等級制,只有帝王的宮殿和高官的豪宅才能修建。

    《後漢書。申屠剛列傳》載,申屠剛在勸說隗囂歸順光武帝劉秀的一封信中有“廊廟之計” 一語,李賢註解道:“廊,殿下屋也;廟,太廟也。 國事必先謀於廊廟之所也。”因此也用“廊廟”一詞來指代朝廷。

  • 2 # 鯉波說史

    廟堂是指太廟的明堂,是指進行國家祭祀和議事的地方。

    由於古代國家大事有兩個,祭祀和打仗,即所謂的國之大事,唯祀與戎。因此,廟堂代指朝廷,國家權力中心。

    范仲淹說,居廟堂之高則思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思其君。它體現了范仲淹那拳拳忠君愛民之情

  • 3 # 千秋文史

    廟和堂是兩處場所的合稱,在中國古代“廟”指太廟,“堂”指明堂。最早的“廟”是為先袓所立,夏商周之後才為神立廟。天子和諸侯祭祀先祖的廟稱“宗廟”;天子祭祀先祖的廟稱“大廟”(即“太廟”),這是隻能天子使用的專用稱謂。 天子之廟又分為“大廟”和“小廟”:始祖廟稱 “大廟”,高祖以下的廟稱“小廟”。“堂”指明堂。明堂是古代帝王宣明政教之處,凡是朝會、祭祀、慶賞、選士、養老、教學等重大的典禮都在這裡舉行。《木蘭辭》中“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將士們打了 勝仗回來後,天子親自接見的地方就是明堂。

    孟子說:“夫明堂者,王者之堂也。”古代帝王處理朝政大事,一定要先到宗廟裡祭祀先祖,然後在明堂之上商議,因此用“廟堂”來指代朝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LOL:PDD花十萬請來的“雲頂”大神現身,對騷豬親手教學,第一局就直接吃雞,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