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史海泛舟擺渡人

    很多人評價孫權晚年昏庸的標準是他殺死了自己的兒子魯王孫霸,廢掉了太子孫和,逼死了丞相陸遜。從孫權處理太子黨和魯王黨雷厲風行的手段來看,孫權晚年的時候並非昏庸無能,反而充分表現出了一個政治老手應有的水平。

    孫權晚年的時候,太子孫登去世,孫權的三兒子孫和繼任了太子。當時孫權的四兒子孫霸在朝廷裡面很有勢力,之前的待遇的地位同孫和不相上下。孫霸對於孫和做太子非常的不服,他認為自己的能力遠勝於孫和,沒有被封為太子實在是不公平。孫霸為人非常的狡猾陰險,在朝廷裡面拉攏了一大幫權臣,想要一口氣扳倒孫和。

    孫和也不是省油的燈,他在朝廷裡面同樣拉攏了一幫朝臣,打擊孫霸的勢力。兩幫人從孫和擔任太子就開始鬥爭,一直到了孫和被廢才結束,期間經歷了九年的時間。這期間朝廷裡面的大臣都分別站到了太子和魯王的陣營裡面,孫權在中間裝聾作啞,卻從來沒有被架空過。此時的東吳同玄武門之變爆發時期的唐朝非常的相似,然而孫權的能力要比李淵強得多,李淵根本控制不住自己的兒子,最後被兒子趕下臺,孫權則是忽然發難,團滅了太子黨和魯王黨。

    太子黨和魯王黨的鬥爭,在前期的時候不夠激烈,根本不足以威脅孫權的帝位,孫權作為父親,手心手背都是肉,只是裝聾作啞不予理會。當太子黨和魯王黨都羽翼豐滿的時候,孫權就不得不出手了,孫權出手的時候太子黨和魯王黨根本無力反抗,太子黨大部分被罷免,魯王黨大部分被殺。兩支精心準備多年的政治集團,被孫權彈指間消滅,不得不說孫權晚年依然是一個老練的政治家。

  • 2 # 國學那點事

    年輕的孫權無疑是英明能幹的,就連曹操都曾稱讚過他,並說“生子當如孫仲謀。”

    那老年的孫權是否真的昏庸呢?從史書中來看,我覺得這種說法是完全有道理的。孫權一生中最重要的轉折點就在稱帝,那一年孫權47歲,在古代平均壽命很低的情況下,孫權已經算得上老年。隨著年齡的增長,孫權也越來越暴厲無道。

    黃龍二年,孫權稱帝僅一年之後,漸覺自身年老體衰的孫權,和很多帝王一樣,想靠長生來保住來之不易的尊貴。他派諸葛直衛溫出海尋訪仙藥,如徐福故事。結果諸葛二人沒找到仙藥,只找到夷州(今臺灣),還帶了幾千土著回來。孫權大怒,將二人下獄誅殺。公孫淵在遼東據守,發文書向孫權稱臣,言辭恭敬誠懇。孫權面對自己第一個藩屬國,感到異常高興滿意,決定派使臣攜帶大量軍姿賞賜冊封。當時的吳國“舉朝大臣皆諫”,孫權不聽。後果然公孫淵斬吳使,搶劫了軍資。孫權大感顏面盡失,並惱羞成怒要跨海親征。以當時的技術條件看,這種想法十分幼稚。最後還是靠薛琮等大臣瘋狂勸諫才阻止。孫權為了找回顏面,大舉出兵攻打合肥新城,又派將軍全琮攻打六安,結果全都大敗而歸。黃龍五年春,面對日漸虧空的國庫,孫權想了一個歪招——加大銅錢面額。孫權鑄出以一當五百的大錢發行流通。赤烏元年,孫權變本加厲發行一當一千的大錢。導致國家通貨膨脹,民不聊生。孫權還任用奸臣呂壹禍亂朝中,太子孫登屢次勸諫,孫權一概不聽,最後孫登抑鬱而死。孫權立孫和為太子,但又表現得十分寵愛魯王孫霸。導致朝中分為兩派,互相鬥爭,陸遜都因此憂憤而死。但孫權一直不管不問,最後事發,孫權竟選擇逐和殺霸,導致國家發生大混亂。其老年昏聵,由此可見。

    裴松之也在《裴注三國志》中評價說:“孫權既以立和,而復寵霸,坐生亂階,自構宗禍,方之袁劉,昏悖甚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光緒帝死於何人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