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廣州發生
-
2 # 雙方人1
吃粥有多種原因:一是以前窮,常肚餓不飽,如吃一碗飯,幹活做工之人常感飢腸轆,吃飯變吃粥,一碗變成二碗可滿足肚子一時之快。有人在饑荒時煮飯加多一點水,還加一點鹼,這樣煮蒸出來的飯浠而多,是無奈之舉。另一是氣候原因,天熱勞動出汗多,喝的茶水也多,肚雖飢而飯難吃下,吃粥也是很正常的事。還有的是肉少吃,肚皮簿而大,吃的也就多。現在的人生活好,每歺吃一點飯粥即可,正是肚飽不知肚飢難。今天,鄉下正歺吃粥的少了,會吃粥大多也是有好的料,才會煮香粥。再是吃粥不比吃飯,吃飯要有菜下飯,人窮時有吃是幸事,不可能時時有菜,吃粥加一點鹽粒就可下肚。總之,舊時常吃粥大多與“窮”有關。
-
3 # ZLi1218447793
因為習慣了,畢竟省尾國腳。
橄欖菜。
滷蜆。
貢菜。
滷血 蚶。
滷蝦。
肉脯。
炒黃豆。
滷蝦蛄。
烏欖。
鹹菜。
滷生蠔
腐乳。
花生米。
菜脯。
鹹鴨蛋。
薄殼。
滷蟛蜞。
滷料昭
魚飯(巴浪,竹仔,那哥,紅目鰱,槍魚等)。
潮汕喜歡食粥,尤其喜歡食白粥,不僅早餐吃,午餐、晚餐也喜歡吃粥,特別是上了年紀的人更是三餐都吃粥!
潮汕人為什麼喜歡吃粥?因為窮!
這是有歷史原因的,潮汕人多地少,並且地理位 是國角省尾,歷史上一直是比較窮的地方!這也是潮汕華僑比較多的原因,解放前很多人由於實在太窮了,沒辦法在老家生活下去,於是就背去包裹去暹羅! 在農業社會,地少就意味著糧食產得也少,在80年代之前潮汕的糧食基本靠自給自足,而且還要上繳固定的公糧,本來就地少產糧少,繳了糧就更少了,糧食自然就不夠吃,不夠吃怎麼辦?聰明的潮州人就想到吃粥,用做飯四分之一的米來煮粥,原來夠一個人吃的米飯量煮成粥就夠四個人吃了,一下子就解決了一家人的生存問題。你覺得是潮汕人聰明嗎?呵呵,其實是逼出來的無奈!
記得我上初中之前,我的童年是在三餐白粥中度過的,而且送粥沒有什麼菜,基本每餐都是鹹菜、菜脯(鹹蘿蔔乾),偶爾煎兩個雞蛋就是非常好的生活了,那時雖然家家戶戶都有養雞,但誰都捨不得吃,要把雞蛋存下來,賣給收雞蛋的人換錢,一個五分錢,至於豬肉、魚肉那是要等到過年過節才有得吃的;青菜,那是要看自家的地裡有沒種,有種才有得吃,沒種那就不用吃了,買菜那基本上是一千零一夜了,除非是過節或者家裡長輩生日。看到這裡,你別以為我家很窮,其實那時大家都窮,我家還算可以的,屬於中等水來,雖然天天吃粥,至少我沒餓過肚子,很多鄰居是經常連粥都吃不飽的,為了更省點米,就會在粥里加地瓜煮,這就成潮汕有名的地瓜粥了!大多數沒經歷過年輕一點的人都不會想像到地瓜粥原來是這麼來的,也不會相信他們的父輩會窮得連粥都吃不飽。
由於潮汕老一輩的人,和經歷過那個時期的60後70後都是吃粥長大,連續幾十年地吃,吃粥就成了習慣,對粥就特別有感情,特別有食慾,長大後雖然生活好了,吃得起飯,配得起菜,但從小養成的飲食習慣已令他們無粥不歡,每天至少都要吃一次粥,而且也喜歡用鹹菜、菜脯送。早餐一般人都喜歡吃清淡點的食物,所以大部分潮汕人一般早餐都選用吃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