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劇透歷史

    妃子們一個個鮮活漂亮,明明還有著大好年華,卻被逼著給年老的帝王殉葬。這能不慘嗎?簡直見者傷心聞者流淚。

    朱元璋是位雄才大略的明君,“驅逐胡虜,恢復中華”,建立了傳承276年的明朝,被視為一代雄主,在歷史上的評價很高。

    甚至還形成了一種攀比的風氣,同等地位的人家,誰家要是殉葬的人少了,兒孫在圈子裡都沒有臉面。

    殷商時殉葬最為盛行,現代考古發現,殷墟侯家莊商王大墓中有164具殉葬者的遺骨,商王妃婦好墓中則有16具。

    春秋戰國時期也有,吳王闔閭引誘百姓為女兒殉葬的手段令人髮指。

    闔閭有一女名叫滕玉,因對他有怨氣而自殺,闔閭十分悲痛,為女兒大造墳墓,陪葬無數珍寶。出殯那天,闔閭讓人一路舞著白鶴,吸引了成千上萬的百姓圍觀,等大家跟進墓地,闔閭就命士兵把他們趕入墓中,為女兒殉葬。

    但那時已經有一些思想先進的學者明確提出反對殉葬,認為這實在太不仁了,違揹人性。孔子、墨子都持有這種觀點。

    而站在富豪權貴的角度,每個奴隸都是自家的財產,殉葬是一種浪費。於是慢慢的,就有人制作木俑或陶俑代替真人殉葬。就算是這樣,孔子還憤怒地說“始作俑者,其無後乎!”

    孔子認為,俑和人很像,以它殉葬過於殘忍。俑都不行,真人就更不行了。其他學者雖然不像他那麼“同情”俑,對真人是很同情的。

    秦國宣太后,也就是電視劇裡的羋月,晚年有個十分喜愛的男寵魏醜夫,流露出以後要讓他殉葬的意思。魏醜夫嚇得半死,求大臣庸芮救自己一命。

    庸芮很得羋月的信任,勸說她放棄這個念頭,若是帶上魏醜夫,九泉之下她有什麼臉面見丈夫惠文王?魏醜夫這才逃過一劫。

    秦漢之後,殉葬幾乎絕跡。皇帝們去世後不再殺殉葬死,往往將無子的妃嬪宮女放出宮去。皇帝得一個美名,這些女子也能開始新的人生。

    但唐朝之後,這種陋習又興盛起來了。遼太祖耶律阿保機去世時,皇后述律平殺了百餘名大臣殉葬。當然,這些枉死者都是反對她的。金國也有殉葬的傳統,下葬不用棺槨但要活人陪葬。

    元代更為盛行,成吉思汗去世後殉葬了四十名貴族女子。之後的元代統治者,也都殉以活人,其構成主要是妻妾和忠僕。

    唯有美人張玄妙比較幸運,她生了個女兒寶慶公主,極得朱元璋的寵愛,朱元璋擔心寶慶無人照管,特留張玄妙不死。

    朱棣死時,殉葬了46人,不過北韓的《李朝實錄》中說是30餘人;朱高熾素有仁慈之名,也殉了5人;朱瞻基大約殉了10人。

    殉葬的這些人家,得到了明朝皇室的優待,被稱為“朝天女戶”,家中子弟出仕比較容易,職位還可以世襲。為了家族的榮譽,有些女子甚至主動求著殉葬,非常悲哀。

    直到明英宗朱祁鎮時期,才下令禁止了這股歪風邪氣。他會下此命令,則是受了周憲王朱有燉的影響,朱有燉是朱元璋第五子朱橚的兒子,死時沒有兒女,特意請求朱祁鎮不必給他安排殉葬的人。

    朱祁鎮親自下旨給朱有燉的弟弟朱有爝,囑咐他“妃夫人以下不必從死,年少有父母者遣歸”,但聖旨到達時,朱有爝已經按照定製,強令哥哥們的妻妾殉葬了。

    朱祁鎮深以為憾。也許經過了土木堡之變、奪門之變後,他的人生觀有了一些不同,再加上朱有燉之事,讓他在臨終時做出了一個決定:廢除殉葬之制!

    因為此事,朱祁鎮終於在歷史上挽回了點印象分。可惜清朝時又開始了,直到康熙十二年才止住。

    總之,用活人陪葬是一種十分殘酷的制度,早該被廢除。由於歷史的侷限性,朱元璋沒有做出正確的選擇,給無數家庭造成痛苦。

  • 2 # 野袍子仙女

    導語:妃子們一個個鮮活漂亮,明明還有著大好年華,卻被逼著給年老的帝王殉葬。這能不慘嗎?簡直見者傷心聞者流淚。

    朱元璋

    朱元璋(1328年10月21日—1398年6月24日),濠州鍾離(今安徽鳳陽東北)人,幼名重八,參加農民起義軍後改名元璋,字國瑞,元末農民起義軍首領,明朝開國皇帝(1368年—1398年在位),史稱明太祖,卓越的軍事家、戰略家、統帥。

    朱元璋幼時貧窮,曾為地主放牛。1344年(元至正四年),入皇覺寺,25歲時參加郭子興領導的紅巾軍反抗元朝,1356年(至正十六年)被部下諸將奉為吳國公。同年,攻佔集慶路,將其改為應天府。1368年(至正二十八年)朱元璋擊破各路農民起義軍後,在應天府稱帝,國號大明,年號洪武。後結束了蒙元在中原的統治,平定四川、廣西、甘肅、雲南等地,最終統一中國。

    朱元璋在位期間,下令農民歸耕,獎勵墾荒;大搞移民屯田和軍屯;組織各地農民興修水利;大力提倡種植桑、麻、棉等經濟作物和果木作物、他還徒富民,抑豪強;下令解放奴婢等等。經過洪武時期的努力,社會生產逐漸恢復和發展了,史稱洪武之治。1380年(洪武十三年),朱元璋廢丞相,設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揮使司三司分掌權力,進一步的加強了中央集權。

    1398年(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病逝於應天,享年71歲,廟號太祖,諡號開天行道肇紀立極大聖至神仁文義武俊德成功高皇帝。葬南京明孝陵。

    給朱元璋陪葬的妃子多達46人,是不是很慘?

    朱元璋是位雄才大略的明君,“驅逐胡虜,恢復中華”,建立了傳承276年的明朝,被視為一代雄主,在歷史上的評價很高。

    但是,在恢復殉葬陋習這一點,是他身上無法洗白的汙點,再怎麼崇拜朱元璋的人,都不能說他在這件事情上做得對。

    殉葬是一種古老的喪葬制度,野蠻血腥,是古人事死如事生的表現之一。起源於奴隸制時期,奴隸主去世後,為了在死後依然享有活著時的尊榮,不但陪葬大量財物器皿,往往還要帶走生前喜歡的人,以及用得順手的僕役、奴隸。

    甚至還形成了一種攀比的風氣,同等地位的人家,誰家要是殉葬的人少了,兒孫在圈子裡都沒有臉面。

    殷商時殉葬最為盛行,現代考古發現,殷墟侯家莊商王大墓中有164具殉葬者的遺骨,商王妃婦好墓中則有16具。

    春秋戰國時期也有,吳王闔閭引誘百姓為女兒殉葬的手段令人髮指。

    闔閭有一女名叫滕玉,因對他有怨氣而自殺,闔閭十分悲痛,為女兒大造墳墓,陪葬無數珍寶。出殯那天,闔閭讓人一路舞著白鶴,吸引了成千上萬的百姓圍觀,等大家跟進墓地,闔閭就命士兵把他們趕入墓中,為女兒殉葬。

    但那時已經有一些思想先進的學者明確提出反對殉葬,認為這實在太不仁了,違揹人性。孔子、墨子都持有這種觀點。

    而站在富豪權貴的角度,每個奴隸都是自家的財產,殉葬是一種浪費。於是慢慢的,就有人制作木俑或陶俑代替真人殉葬。就算是這樣,孔子還憤怒地說“始作俑者,其無後乎!”

    孔子認為,俑和人很像,以它殉葬過於殘忍。俑都不行,真人就更不行了。其他學者雖然不像他那麼“同情”俑,對真人是很同情的。

    在孔子、墨子等人的倡導下,同時也是出於現實的需要,殉葬漸漸落伍了,不再是必須的選擇,但也還存在。

    秦國宣太后,也就是電視劇裡的羋月,晚年有個十分喜愛的男寵魏醜夫,流露出以後要讓他殉葬的意思。魏醜夫嚇得半死,求大臣庸芮救自己一命。

    庸芮很得羋月的信任,勸說她放棄這個念頭,若是帶上魏醜夫,九泉之下她有什麼臉面見丈夫惠文王?魏醜夫這才逃過一劫。

    秦漢之後,殉葬幾乎絕跡。皇帝們去世後不再殺殉葬死,往往將無子的妃嬪宮女放出宮去。皇帝得一個美名,這些女子也能開始新的人生。

    但唐朝之後,這種陋習又興盛起來了。遼太祖耶律阿保機去世時,皇后述律平殺了百餘名大臣殉葬。當然,這些枉死者都是反對她的。金國也有殉葬的傳統,下葬不用棺槨但要活人陪葬。

    元代更為盛行,成吉思汗去世後殉葬了四十名貴族女子。之後的元代統治者,也都殉以活人,其構成主要是妻妾和忠僕。

    朱元璋取締了元代立下的許多規矩,覆上古風華,卻偏偏留下了這一條,頗為遺憾。他駕崩時,活著的妃嬪基本都殉了。別問是不是自願的,就算她們說是自願,誰信?

    唯有美人張玄妙比較幸運,她生了個女兒寶慶公主,極得朱元璋的寵愛,朱元璋擔心寶慶無人照管,特留張玄妙不死。

    朱棣死時,殉葬了46人,不過北韓的《李朝實錄》中說是30餘人;朱高熾素有仁慈之名,也殉了5人;朱瞻基大約殉了10人。

    殉葬的這些人家,得到了明朝皇室的優待,被稱為“朝天女戶”,家中子弟出仕比較容易,職位還可以世襲。為了家族的榮譽,有些女子甚至主動求著殉葬,非常悲哀。

    直到明英宗朱祁鎮時期,才下令禁止了這股歪風邪氣。他會下此命令,則是受了周憲王朱有燉的影響,朱有燉是朱元璋第五子朱橚的兒子,死時沒有兒女,特意請求朱祁鎮不必給他安排殉葬的人。

    朱祁鎮親自下旨給朱有燉的弟弟朱有爝,囑咐他“妃夫人以下不必從死,年少有父母者遣歸”,但聖旨到達時,朱有爝已經按照定製,強令哥哥們的妻妾殉葬了。

    朱祁鎮深以為憾。也許經過了土木堡之變、奪門之變後,他的人生觀有了一些不同,再加上朱有燉之事,讓他在臨終時做出了一個決定:廢除殉葬之制!

    總結:朱祁鎮的兒子朱見深遵從父願,臨終時再次重申禁止殉葬。經過兩代帝王的努力,殉葬在明朝才算是制止住了。因為此事,朱祁鎮終於在歷史上挽回了點印象分。可惜清朝時又開始了,直到康熙十二年才止住。總之,用活人陪葬是一種十分殘酷的制度,早該被廢除。由於歷史的侷限性,朱元璋沒有做出正確的選擇,給無數家庭造成痛苦。

  • 3 # 暖冬9335

    孔子說,始作俑者,其無後乎?殉葬之作為,古已有之!殉葬之人,不分男女老幼,只要上位者認為這些人應追隨地下,繼續侍奉自己,那就得有人倒黴,丟了性命!

    什麼叫倒黴?幸福是相似的,不幸各不同。亂世兵變不可怕嗎?倒黴的百姓何其多!錦衣衛和東西二廠猖獗時,死於酷刑的是不是慘絕人寰?瘟疫橫行,民不聊天,樹皮草根求而不得,慘不慘?

    過去的罪惡年代,咱老百姓啥時候不是工具呀?

  • 4 # 愛靜

    在朱元璋下葬當天,陪葬的妃子多達46人,宮女15人。13個城門的棺材裡面有一個裝的是朱元璋,其餘全部裝的是為朱元璋陪葬的妃子和宮女。妃子們的下葬方式,可謂是極其殘忍,她們主要有兩種陪葬的方式。第一種方式是往這些年輕妃子們的身體當中注入水銀。皇帝會先派人將妃子們弄暈,隨後再將水銀注入她們的身體,目的是讓她們的容顏維持在年輕的狀態。這種方式也是屬於在下葬之前就已經死亡了,只不過皇帝為了她們永葆青春施加以水銀的手段,所以她們的體態也都是十分端正的,雙腿也並不會分開。而第二種方式則是活葬,這種方式最為殘忍。陪葬這種制度自然不可能得到妃子們的認可,於是有一些妃子們不甘心自己落得這麼一個下場,會極力反抗這種制度,但是最後的結果是這些妃子們會被打暈後放入墓中。這種方式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活葬,她們被關進墓之前是處於昏厥的狀態,而在被關入墓當中之後,她們又會醒來。在發現自己身處的環境之後,就會因為恐懼而奮力的反抗,想要逃出墓穴當中,當然她們的最後結局只能是窒息而死。而這些在生前經過極力反抗的妃子們,她們死後的雙腿最後會呈現分開的狀態。

    總之,無論是死後入葬還是活著埋葬,殉葬者都只是一種犧牲品,被肆意剝奪生存權利。所以殉葬是古代社會的糟粕,被廢除乃明智之舉。

  • 5 # 蘇小衿

    其實活人殉葬的喪葬風俗,在秦漢之前風行,人殉在奴隸社會時期達到頂峰,可以算是一種陋習。不過,隨著漢朝之後的喪葬習俗的改變,人殉制度已經逐漸被取消。

    被當做殉葬品的妃子和宮女,到底有多慘?看看古人如何處置人殉的活人就足以看出當時的慘狀。

    本來在禮法昌明的朝代,人殉這件極其殘忍的陋習本被取消,但隨著元明清等朝代,統治者的集權愈加嚴重,為了彰顯其生前的權威,便採取了頗為殘忍的人殉手段。元明清三代,又開人殉的惡習,實屬喪葬文化的嚴重倒退!

  • 6 # 歷史十三

    想一下確實挺恐怖的!朱元璋恢復活人殉葬制度,陪葬的46位嬪妃,死法讓人脊背發涼

    在中國古代帝王墓葬制度中,最殘忍的就是活人殉葬,活人殉葬起源於原始社會,它是原始奴隸社會的一種非常殘酷的制度,可以說它是阻礙社會發展的一個大毒瘤,其實早在春秋時期,孔子就提出要廢除這一慘無人道的制度,然而此制度在中國的歷史依然延續了數千年。

    中國古代屬於君主專制的國家,皇帝是天下的主人,有權處置自己的國民,而他們堅持皇權至上的思想,他們認為自己在死後,他們也會去另一個國度接著成為帝王,因此很多帝王在生前就開始修建陵墓,並且帶著很多的陪葬品,更甚至會將活人殉葬,就比如說千古一帝秦始皇就修建了兵馬俑,因為他認為自己死後也會做一個君臨天下的王。

    在以前殉葬品一般都是各種金銀珠寶或者古董字畫,但是在中國歷史上活人殉葬其實是十分常見的,並且這些人大部分都是女性,尤其是皇帝生前特別寵愛的妃嬪,為皇帝陪葬有兩種情況,一種是死後安葬在皇帝身邊的,另一種就是活人殉葬,對於前者來說是一種恩賜,後者是一種對生命的剝奪。

    明朝是一個特殊的王朝,他的最大特殊之處,就在於恢復了已經被廢除的活人殉葬制度,早在朱元璋即位時,這種制度便在朝廷中流傳開來,他的那些妃子就遭殃了,本來女子就地位地下,雖然成為了妃嬪享受著人間的榮華富貴,但是丈夫死了卻還要陪葬。

    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死後,他的孫子朱允炆繼位,朱允炆按照古制,將後宮那些沒有生育過的後宮嬪妃全部拉下去殉葬,他將符合條件的後宮女人都列入了名單,稱作“朝天女”,據明末人毛奇齡所著《彤史拾遺記》記載,“太祖以四十六妃陪葬孝陵,其中所殉,惟宮人十數人”。陪葬嬪妃46人,宮女有十幾人。

    根據後來史料記載,朱元璋死後,下葬前很多妃子和宮女都被趕進了房間,從房樑上垂下了很多的白綾,大多女人看見這一幕就癱瘓在地,而有些女人則被殘忍的凌遲處死,這種酷刑是對於女子來說該有多殘忍。

    朱元璋陪葬的妃子都是殉葬。現在的史學家認為這些人可能是上吊自殺,要不就是被灌水銀死亡,這兩種死亡之後。雙腿一般都會分開。這就是造成朱元璋陪葬妃子,為什麼雙腿都分開的最重要原因。

    朱元璋死的時候,妃子都用來陪葬。殉葬那天,被列為殉葬名單的宮女和嬪妃們都集中在一個房間裡面,事前在房中安放了同殉葬人數量相同的太師椅,每個太師椅上面都掛著白綾,大膽一點的宮女就直接上吊了,幾分鐘便沒了聲音,如果說是有人跑出來,旁邊的太監則會將這些毫無抵抗力的宮女強行放上太師椅,然後讓他們自殺。不過一會兒這些閨女和嬪妃就全部都已死亡。

    還有一種說法就是在嬪妃們的體內灌注一些水銀,會讓殉葬的宮女和嬪妃們保持容顏一直不變,有人採納了這個惡毒的方法,在她們體內注滿水銀之後,水銀是有毒的,他們很快就會特別難受的要死,甚至會敲開頭顱,往頭顱裡面關注水銀。這是十分讓人害怕的。有一些較好的會在關注水煙之前喝上安眠藥,讓她們睡著以後再去灌注水銀。

    這兩種說法都具有很強的合理性,不管對於哪種說法來說,都是古代封建制度在於古代婦女的殘害。從這些歷史當中我們可以看到,在古代婦女很少擁有一些地位,而且都是古代帝王的陪葬品。不由得感嘆現在科學文化的進步與現代文明的發展程度,給人類帶來了極大的好處。

    更讓人覺得不寒而慄的是,朱元璋害怕陪葬的妃子有一天會變老,於是他命人將這些宮女和妃子活生生的灌下水銀,這樣就能夠永葆青春,這種方法的確是儲存了女子們美麗的容顏,可是時間久了,這些美女依舊要化為紅粉骷髏。

  • 7 # 愛好軍史

    是很慘,從朱元璋當上皇帝后誅殺功臣的行為來看,他死後讓那麼多的妃子陪她去葬埋,也是可以想象到的,朱元璋就是個非常殘暴的皇帝。

  • 8 # 小常故事

    要問有多慘,其實這種問題還真不好回答,但很明顯,要多慘有多慘。誰會想平白無故的,給他人做了陪葬品呢。

    明太祖年間,不知是怎麼想的,在他彌留之際,竟然向朱允炆提出了後宮嬪妃全部殉葬的要求,要知道,人殉這一制度,極度落後,極度腐朽,極度不人道,人殉制度由來已久,人殉幾乎穿插進了整個中國的歷史,

    人殉從夏朝甚至以前就已經有了,而往後的歷朝歷代,雖然有時候會廢除人殉,但人殉卻從未真正中斷,明朝有,清朝也有。

    明太祖朱元璋是一個權力慾望十分強烈的人,他在位的時候,就迫害了不知道多少開國元老,等到他去世了,還要求嬪妃給自己陪葬,實在是可惡之極。

    人殉制度之下,最慘的就是那些陪葬的妃嬪了,朱元璋去世的時候,陪葬的妃嬪人數共為四十六人,而陪葬的宮女也有十數人,這些人沒有一個是心甘情願做陪葬品的,如果能活著,誰會選擇死呢?

    人殉的祭品,首先在心理上就受到了極大的逼迫,其次在身體上受到的壓迫更是讓人難以忍受。

    第一種死法,毒酒

    陪葬的妃嬪,會有太監給她們送來毒酒,杯酒下肚,數十息內,妃嬪立即暴斃而亡,別看這麼殺害這些妃子不人道,這算是對她們對好的待遇了。

    第二種死法,白綾

    白綾飄飄,仙氣多麼濃重呀,但是面對著太監們送過來的這些白綾,那些妃嬪們只有滿腹的怨恨,白綾自然不是用來幹其他用的,正是為了讓這些妃嬪自己上吊自殺的,上吊時的那種窒息感,手舞足蹈可不是演出來的,面目猙獰可不是裝出來的,當然不是所有人都選擇死在白綾之下,略一猶豫者,就會被這些太監硬生生用白綾勒死。

    第三種死法,灌入水銀

    為了讓這些妃嬪的屍體在皇陵之中能夠不腐,能一直以最美的面貌服侍明太祖,一些妃嬪會被先下迷藥,等她們完全失去了自我,將她們活體灌注水銀,用以儲存屍體不腐,這種做法有多殘忍只是看看過程就知道了。

    第四種死法,活埋

    對這些妃嬪來說,讓她們在下墓之前就被殺害其實已經算不錯的了,不少人是直接被驅逐入墓,讓她們在墓中體驗窒息的痛楚,暗無天日的地下陵墓中,陪伴她們的只有遍地的屍體,還有越發稀薄的空氣,這些人往往需要在恐懼與痛苦中猙獰的閉目。

    人殉制度不管放在哪個朝代,不管是用何種方法,都是殘忍至極的,憑什麼皇帝去世就要有人殉葬?皇帝也是人,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只是可惜了已經做了陪葬品的一干女子,生前需要滿臉堆笑的面對著自己不喜歡的人,死後還要做其的陪葬品,好不可憐。

    幸好殉葬制度因為過於殘忍,註定長久不了,明英宗時期,朱祁鎮非常成功的廢除了人殉制度,也許明英宗算不上一個好皇帝,但是他絕對算得上是一個好人。

  • 9 # 春秋佐傳

    古代殉葬制度本來就是一種野蠻殘忍且毫無人性的制度。其實在更久遠的奴隸社會 石器時代都是普遍存在的,如4000-5000年前的龍山文化就出現了殉葬。

    在奴隸社會,奴隸根本就沒有權利和自由可言,奴隸殉葬是很常見,這個時期的多以活人殉葬。奴隸社會的殉葬起源於商周時期,這時候的人們普遍認為死亡只是在另一個世界的重新開始,那麼在另個世界的生活也需要奴隸的伺候。史記記載秦穆公死時,殉葬就多達177人。始皇帝陪葬的後宮嬪妃 工匠 奴隸更是不計其數。

    到了封建社會,除了漢 唐時期外,殉葬一直被延續下來。明初,殉葬以嬪妃宮女為主,可以看出女性的地位依舊很低。不同的是這個時期的殉葬已不再使用活人殉葬,採取自縊 絕食死亡之後進行陪葬。後晚年的英宗朱祁鎮,認為殉葬過於殘忍,才得以廢除。到了清代初殉葬更加盛行,諷刺的,如果丈夫死後妻子殉葬,國家竟給與獎勵。直到康熙時期才徹底廢除終結殉葬制度。

    殉葬制度其實很可悲,古代的帝王那個不希望長生不死,充滿了對生命的追求,卻同時對別人生命的進行摧殘。

  • 10 # 坎土曼侃大山

    不陪葬你也不敢改嫁呀。

    並且要是有孩子,封了王還可以跟著孩子去封地。

    要是沒孩子,生活在後宮那種白色恐怖環境,還不如死了呢……

    陪葬,其一可以落一個名份。其二孃家人也有獲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男孩子應該怎麼釋放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