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萊駒為右

    哪裡有什麼微服私訪。要做到微服私訪身邊不能有太多的人,侍衛也就會很少,還得遠遠的保護,很難保證皇帝的安全,因此康熙沒有什麼微服私訪。

    在記錄康熙在位61年內,他每天活動的《清聖祖實錄》中,不但沒有提過康熙微服私訪過,反而記載著康熙帝曾多次公開表示反對微服私訪,並且做出過聖諭:“康熙五十六年三月庚申,諭大學士、學士、九卿等:朕嘗觀書,見……宋太祖、明太祖皆有易服微行之事,此開創帝王恐人作弊,昌言於外耳。此等事,朕斷不行。舉國臣民以及僕隸,未有不識朕者,非徒無益,亦且有妨大體。況欲知天下事,亦不繫於此也。”

    那又怎麼來的康熙微服私訪的傳說呢?因為康熙多次離京巡查,他到過山東、陝西、塞外、江浙等地,或是政務巡查,或是帶兵打仗。期間難免流連山水,遊玩一番,留下墨寶或什麼軼事,成為後世小說家的素材,加之清朝後期民不聊生,人們思念明主,於是演義而成為小說。

  • 2 # 寧靜致遠165402015

    應該有,不過應該沒那麼多次數,也不會觸及那麼多瑣碎問題。

    畢竟一國之君,那時又是多事之秋,康熙有很多大事需要做。

  • 3 # a本色蔚藍

    有沒有先不說,康熙,乾隆一共下多少次江南,被文人美化成了風流韻事,而明武宗朱厚照因為寧王叛亂下江南就一次,就被黑成了什麼樣子?

  • 4 # 看遍山川

    老百姓自古就有一種“清官情節”,總是希望自己有冤屈的時候所在州縣有青天大老爺,但包龍圖不再況青天難得,現實是烏鴉一般黑。老百姓在渴求不得的情況下,平常日子裡就自個兒演繹出故事來略表安慰自我,這才有了皇帝微服私訪一說。

    皇帝微服出行於民間,其戲談最多的是康熙和乾隆,就因為他倆在位時間特別長,前者口碑不錯後者風流倜儻,讓人感興趣的素材頗多,因此能成為民間皇帝私訪故事中的經常主角。

    微服私訪的皇帝輕裝便行,在名山江湖,在街道茶肆聽人言觀社情。耳聞一些官員貪汙腐敗眼見有人蒙受冤屈,然後皇帝按耐不住不平的心情,將自己投入到這類“行政訴訟”或“公訴案件”中。其過程中總會偶見佳人幫助,並且案情跌宕甚至皇帝有生命危險,但最終都能化險為夷。在最後緊急關頭皇帝將身份公開,一切惡有惡報塵埃落定,善有善報皆大歡喜,皇帝或抱得美人歸或讓佳人留在大明湖畔成為永遠的夏雨荷。這些自然是小說影視劇耳熟能詳的慣用套路,僅供消遣娛樂不得當真。

    而有據可查的是康熙從來就沒有過所謂的微服私訪,並且他還反對怎麼做。《清實錄》記載康熙曾經為此發過聖諭,認為以前宋太祖和明太祖有過微服私訪,那是他們作為開國皇帝怕別人隱瞞欺騙他們,現在再那樣幹是徒勞無益有傷大體。康熙還認為有很多人都認識他,況且要知道天下事不只是只有易服微行這一個辦法。

    確實有很多人認識康熙,他出巡的時候並不是絕對不見百姓,所經郡縣官民夾道歡迎,康熙還經常親自過問農民收成情況。從公開的記錄上就康熙四十一年,他到河北博野視察農耕,興之所至親手在地裡耕田,當時在場觀看的有上萬人。從康熙二十年到康熙五十年之間,康熙六次公開南巡,其主要目的不是觀賞風景看美色,而是為了檢查河工治理黃淮。

    再者康熙也沒必要隱瞞自己的身份去民間私訪,他在全國各地都有他的耳目,有情況會有“密摺”來報告,大可不必私自出宮去所謂的微服私訪。國家那麼大,僅僅作為個人能去多少地方,能碰到多少問題,又能解決多少問題呢,這也是康熙反對皇帝易服出宮的原因之一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掙錢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