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2
回覆列表
  • 1 # 圈外扒姐

    相聲界有自學成才的藝人嗎?噢,有過!當初曹雲金離開德雲社之後,多次說過他是自學成才的!現如今大火的“公式相聲”創始人李宏燁夫婦也算是“自學成才”。至於其它自學成才的相聲演員,扒姐沒聽過,也沒見過,所以更不知道他們去哪了。相聲跟京劇、評書等一樣,都是一種傳統的曲藝。這種曲藝起源於民間,是窮苦藝人的謀生手段,它非常講究師承(外行進去就算搶飯吃);學習方法非常特別——口耳相傳(沒師傅點撥你學不會,比如《報菜名》裡的“江米釀鴨子”其中的“釀”念rang四聲,類似的例子非常多,而且書上又不會寫,只能師傅教);傳統的相聲一共只有600多段,但是無論如何創新,大都脫離不了這些段子,自學去寫段子然後成才。從相聲誕生開始到現在,無數的相聲大師都沒有過先例!縱使是侯寶林、侯耀文、姜昆、郭德綱等人都是有師承的。所以,題主這個問題根本就不成立!扒姐既然來了,就為大家分享一個傳言(真實性代考)相聲歷史上自學成才的例子吧。

    傻子張葆華

    扒姐絲毫沒有對老先生不敬的意思,張葆華先生的藝名就叫“張傻子”,同時他還用過張士奎、張傑堯、張稽祖等名字。老先生一生說過429段相聲,34段太平歌詞。其中,他還自創了幾段相聲,比如《五行詩》、《關公戰秦瓊》、《羅成戲貂蟬》等。

    老先生的父親也是一名江湖藝人,不過是變戲法、唱評戲的。他10歲的時候被父親送去學梆子戲(注意:父親可能也教過,這又拜師了)結果天天挨打受罵,12歲那年張葆華受不了就跑出來開始流浪了。

    流浪到河南焦作的時候被京劇藝人田月樵收為徒弟(注意:京劇師傅),演老生和武生。再過一段時間流浪到天津,開始聽張麻子、萬人迷、粉子顏等人的相聲(注意:這幾位極有可能點撥過他呦),自己開始有意思地“自學”。

    之後,張葆華繼續流浪、輾轉各地、顛沛流離。1930年前後重回北京,恰逢緒德貴在白馬寺的廟會撂地,受邀緒德貴唱了首“開門柳”,他用的是周信芳“麒派”的唱法(注意:那時電視、錄音機並不普及,相聲也不可能留存原聲,張葆華很有可能在流浪的時候受到周信芳的教導),結果一下技驚四座,自己也一炮而紅。

    一個人想去說相聲,必須要有師承,類似於現在的職業資格證。可是,張葆華40多歲的時候仍舊沒有師承!本來他想拜高文元為師,結果人家不同意。為此張葆華還故意起了個張稽祖(祖宗滑稽)的藝名來噁心相聲的同行們。

    50年代初,張葆華定居西安,結束了流浪生活,其間他還點撥過劉寶瑞。同時,他和張玉堂一起成為了西安相聲的開創者(這段歷史苗阜、王聲應該相當熟悉)。

    1971年,“自學成才”的一代相聲大師,西安相聲開創者張葆華與世長辭!

    回顧這段塵封的相聲歷史,看完張葆華的經歷,你還相信相聲能夠自學成才嗎?你還想知道那些相聲界自學成才的藝人去哪了嗎?順便囉嗦一句,提問也是門學問!

  • 2 # 蟲兒68

    我們不論相聲自學成才有多難,或者相聲界有沒有自學成才的人,我們先假定有。相聲器特定的行業門檻,我決定了,不管你怎麼成才的,都要找一個師父。歸攏到行業大家庭裡來比如張傑堯,傻耶,就是鮮明的例子。

  • 3 # 農民三豐

    每次在相聲的笑聲,真不知是喜悅還是憂傷,也不知語言的藝術是否有它的方向,嚴謹的相聲被冷漠涼在高臺上,灑潑打葷的相聲被吹捧到天上,真不知誰之錯。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現在幹過倉庫管理工作的人好找工作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