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求索1983
-
2 # 老北京人142857A
當對於一個人的人生來說,最佳的奮鬥階段應該是畢業後,在參加工作了,應該確定了自己的奮鬥目標和事業,在結婚以前,是最佳奮鬥時期的開始,此時應該積累人氣兒,積累知識,提高能力,在團隊裡站穩腳跟,為下階段出成績打下一個基礎。
婚後到中年(40歲左右)應是努力出成績的階段,這只是泛泛而論,並非絕對。有的領域需要積累的知識技能經驗更多,所以出成績就要晚些,五六十歲左右吧。也還有個人的主客觀條件的限制,當然大器晚成者也是不乏先例的。
所以我認為,人的奮鬥是終身的,每個人生階段都有不同了奮鬥目標,為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活到老學到老,活到老幹到老,需要珍惜自己的時間,沒有鬆懈的理由,最後還有第三句是,一生之際在於勤。
-
3 # 風之精靈23
個人感覺最有效的奮鬥期是在30-35之間,得出來這樣的結果,原因有三:
1、30而立,40知天命。這句流傳在民間的土話說的一點都沒錯,22-25時,我們都已經從學校畢業,走進社會,在職場中不斷磨礪自己。經過5-8年的鍛鍊,我們對社會常態情況下的工作、生活,都有了顯著提高。
30正值壯年,在面對工作時,我們不光有大量的經驗來支撐我們的行為,更會有周邊的強力支援來幫助我們。此時不奮鬥,何時才能真正開始?
2、30-35是一個人生的黃金時期,精力與時間都相對還屬於較為自由狀態(哪怕就算是結婚了,時間上還是相對比較自由的,因為有父母)。一旦過了35,我們的精力、體力都將成斷崖式下沉,在處理事情方面會變的越來越力不從心。
3、年齡越大,心態上會越來越趨向於平緩,更多人會喪失掉自己的人生目標、生活的激情,無限追求平淡的生活本質。
-
4 # 喵喵情感專欄
其實我覺得,人這一生除了開始什麼都不懂的四五年,剩餘時間都是奮鬥期,不同的是每個階段我們為之奮鬥的目標不一樣,從小學到高中,我們雖然說花著父母的錢,但是努力學習同樣是奮鬥,為了考試上一所好大學,為了成為自己喜歡的樣子而奮鬥,出了校門進入社會,我們為自己奮鬥,工作了,只能自己養自己了,在養自己的同時,我們還要開始考慮養我們的父母,我們的孩子,為了自己,也為了他們而奮鬥,到了中年,為自己的孩子奮鬥,心疼他們太累了,攢錢給他們結婚用,同時還準備自己的養老錢,不希望自己的孩子為了養自己而太累了,其實這個問題主要還是看我們每個人的價值觀是什麼,你要明白,你來這個世界上走一圈的目的在於什麼,你的目標在那裡,我們之所以會奮鬥,就是因為我們有目標,為了上大學,為了養家,之前新聞報道,一位年過八旬的大爺依然每年參加高考,可能很多人都聽過這個事情,乾隆五十一年,謝啟祚先生不顧家人的反對,報名參加了鄉試,時年98歲,一舉成名。道光六年,廣東三水縣舉行會試,103歲的舉子陸從雲參加考試的時候,打破了歷史上參加考試年齡的全國記錄。還有好多的例子,就不一一說了,他們為了什麼,或許只是為了一個名頭,或許是因為不甘心,或許是是想繼續充實自己,這些都是他們的目標,同樣,你的目標在哪裡,你奮鬥的重點在那裡,
回覆列表
15歲(高中起)直到40歲,都是奮鬥期,40歲後,身體走下坡,子女也到了教育的關鍵時期(其實一直都很關鍵),就應該分出相當一部分精力照顧家庭,無所謂奮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