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平陽侯
-
2 # 民言民語
我正在寫一個專欄《從棄兒到皇帝——劉恆逆襲史》,專門有章節寫賈誼與劉恆的章節。大家可以去看看。
當然,劉恆作為中國第一個盛世——文景之治的開創者,不太可能在幾年後重召賈誼入宮,整夜就談神鬼之事。劉恆熱衷登天,期望長生不老,這是古代帝王的通病。但劉恆絕不會只有這樣的格局。
賈誼是著名的政論家,在西漢初年提出的很多關係國計民生的主張,劉恆大多是採納的。賈誼被流放幾年後,劉恆與他再次論道,肯定會有一些國計民生的大事要問,因為賈誼從未顯示他在算命看掛方面的才能。
劉恆在會談後,表示以為自己可以超過賈誼,結果自己還是不如人。因為在談鬼神方面劉恆絕對比賈誼在行,既然如此,他沒有必要在這方面對賈誼請教得沒完。
李商隱寫《賈生》,無非是借賈誼說自己的際遇而已。
詩人的東西,不一定當真。
-
3 # 秉燭話春秋
漢文帝和賈誼既是君臣,也是知己。賈誼的政治治國主張深刻影響到漢文後期的治國政策。
賈誼,是西漢著名的學者和謀臣。在秦帝國滅亡30多年後,年青的賈誼路過秦王朝咸陽城,面對曾經恢宏華麗的咸陽城,現在變成滿目瘡痍的廢墟,他心中感慨萬千,寫下聞名於世的《過秦論》。
此時,漢文帝劉恆剛剛登基為帝,曾為代國諸侯王的漢文帝,感到了壓力,治理一個國家,遠比治理一個遠在邊疆的諸侯國要難的多。他急需要人才來幫助他一起治理國家,當他看到了賈誼的《過秦論》時,就急切地召見了賈誼。
未央宮中,漢文帝與賈誼秉燭長談。賈誼的"發展經濟,重視邊患,抑制諸侯等"政治主張,得到漢文帝的認可和讚賞,倆個志趣相投的年青人,相見恨晚,成為知己。
賈誼向漢文帝提出了削藩的主張,賈誼的策略就是把大的諸侯國分成小國,小國繼續分,最終的達到消滅諸侯國的目的。漢武帝時推行的"推恩令"就是賈誼對諸侯國政策的進一步深化。
賈誼的主張一經提出,就遭到大臣們的反對,根生蒂固的分封制思想使他們無法接受帝國全部實行中央集權。漢高祖劉邦晚年剷除異姓王,分封同姓王,舉行白馬誓盟,如有反叛天下同諸之。大臣們認為,劉邦分封的同姓諸侯王是漢帝國統治的根基,一但削藩是必動搖這種根基,會把漢帝國帶向覆滅的深淵。
面對大臣們的極力反對,生性溫和,還未執掌大權的漢文帝,無奈之下,只能犧牲賈誼,結果是賈誼被貶長沙。
才華橫溢的賈誼只能失落地離開長安,他一世的才華和抱負就此再沒有施展的機會和條件。
漢文帝后來採用輕繇薄賦,與民休息的經濟政策,也正是當時賈誼提出的發展經濟的主張。
在漢文帝的經濟政策下,西漢帝國從建國初期的經濟蕭條,人口稀少到文帝是百姓富足,國家富裕。據史書記載,漢文帝時,國家糧庫裡儲存的糧食,常常溢位糧倉,國家錢庫裡串銅錢的繩子都腐爛了。
國家富裕,百姓富裕足,漢文帝也得到群臣和百姓的擁戴,這正是賈誼和漢文帝共同的理想。
頗有成就感的漢文帝,想起了當初被貶鬱郁不得志的賈誼。而此時,賈誼已經鬱鬱而終,時年33歲。
回覆列表
無論賈誼主張什麼,對於漢文帝來說就是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漢文帝是外地藩王入京繼位,這種情況下,首先是穩固自己的地位,至於治國什麼的都要往後靠靠。
漢文帝奉行“無為而治”也是不想激化矛盾。
所以,賈誼這個人,可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