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洽談博古
-
2 # 仗義鼠輩
大部分人一提到諸葛亮第一反應就是“未出茅廬,已知三分天下”,但別忘了魯迅曾評價《三國演義》中的描寫是“狀諸葛多智而近妖”。
歷史上真實的諸葛亮,首先是個標準的沒落官二代,先祖諸葛豐曾任司隸校尉,相當於今天的北京市公安局長,同時還負責首都地區的紀委監察工作。但因為為人剛正,得罪了漢元帝近臣,先是被沒收了符節,也就是削了執法權,之後又被貶為城門校尉。可這位老爺子可以說是不撞南牆不回頭的典範,在上告光祿勳周堪,光祿大夫張猛被駁回後,直接被貶為庶人,諸葛一門就此沒落。
到了他父親諸葛珪這代,仕途稍有起色,累官至泰山郡丞,差不多相當於市政府兼市委秘書長,但不幸的是,諸葛珪英年早逝,去世時,長子諸葛瑾十五歲,諸葛亮八歲。
自此諸葛一家顛沛流離,適逢曹操攻打徐州,諸葛瑾出走江東,諸葛亮與姐姐隨叔父諸葛玄自山東一路流落荊州,沒幾年,諸葛玄去世,諸葛亮開始了躬耕隴畝的生活。
雖然離權力似乎越來越遠,但漢末有個獨特的習俗,名士好清談議政,且重視出身與相貌。出身自不必說,僅憑先祖諸葛豐的清名就足以令名列“八俊”的劉表對諸葛氏照顧有加,加上諸葛亮不僅才華出眾,且身長八尺,形容俊偉,不久,便得到了荊州四大家族中龐氏和黃氏的青睞。
史書記載,龐德公不僅讓兒子龐山民娶了諸葛亮的二姐,更“以子侄禮待之”,諸葛亮成年後,更是在龐德公的撮合之下,得以與黃承彥之女聯姻,此時,諸葛氏與荊州龐,黃,習,蔡四族皆成姻親(習禎之妹嫁與龐統胞弟,而劉表寵愛的蔡夫人,則是諸葛亮岳母的胞妹)。
當年劉表要立足於荊州也需要依靠四大豪族,此時,諸葛亮等於一隻腳踏入了荊州的政治權利中心,他不再是一個家道中落的平民。
雖然從未離開隆中,但可想而知,擁有如此驚人的社會關係,即使足不出戶,得到的資訊也遠比奔走四方的普通人來得更多,也正因為如此,諸葛亮對天下大勢的把握遠比其他人更準確,比如他拒絕了姨夫劉表的邀請,因為他比別人更清楚這位姨夫仁弱迂腐,難成大事。
再有才華的人,也需要一定的社會關係才能施展,諸葛亮很幸運。
三分能耐,六分運氣,一分貴人扶持,假設諸葛亮沒有因戰亂避禍荊州,沒有機緣巧合認識龐德公,或龐德公沒有對這個名不經傳的年輕人加以扶持,也許就沒有後來的三分天下。
我估計曹操打死也想不到當年攻打徐州會惹出這麼個難纏的祖宗來。
回覆列表
首先,從地理位置來看,隆重屬於重要的交通地位,來來往往的人數不勝數,你不出戶,自有人送上門來
其次,諸葛亮也不是完全足不出戶,比如,劉備三顧茅廬的時候,諸葛亮可能就去會友去了,物以類聚人以群分,諸葛亮身邊的朋友徐庶,司馬徽,都是家喻戶曉的人物,幾個人在一起無非是聊聊這亂世之中的天下,而且諸葛亮身邊的很多朋友都已經入仕了,所以諸葛亮一身才華怎會甘心躬耕于田畝之上呢?
再次,諸葛亮是何人物,他的岳父大人是黃承彥,劉表的連襟,還有蔡瑁是諸葛亮的姨夫,再怎麼說諸葛亮也屬於圈類人士,再加上諸葛亮天生就有謀士頭腦,想知道天下事,無非就是從身邊的人瞭解的最徹底
諸葛亮也是曠世之才,最重要的一點應該還是他自己身上本來就有這方面的天賦,再加上飽讀歷史,歷史有時候總是驚人的相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