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青言論史
-
2 # 湖邊觀魚
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艾薩克·牛頓,他在1687年所出版的闡釋力學三大定律和萬有引力定律的書叫做《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可見,牛頓認為他所研究的是哲學問題。
而與牛頓處在同一時代的萊布尼茲幾乎和牛頓同時創造了微積分,還發明瞭二進位制,二進位制是現代計算機程式的運算理論基礎。萊布尼茲在哲學上提出了“單子論”,認為萬物是由無數的質料不同的能量單子所構成的。
“笛卡爾座標系”的建立者勒內·笛卡爾是認識論哲學的開山鼻祖,他的名言“我思故我在”引起了哲學界對心、物二元的探討。
像德國古典哲學的巔峰人物伊曼努爾·康德是百科全書式的人物,教授過40多門課程,發表過關於天文學、物理學的論文,年近六旬的時候才發表偉大的哲學名著《純粹理性批判》。
而愛因斯坦從小就讀哲學著作,在十幾歲的時候就讀完了康德所著的晦澀難懂的《純粹理性批判》。愛因斯坦對時間和空間絕對性的否定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受到了康德的啟發,因為康德認為時間和空間是人的主觀產物,而非客觀實在。
其實,絕大多數科學家都是哲學家,很多哲學家也具備科學家的科學精神。因為,科學家需要哲學的思維深度,哲學家需要科學的研究方法。
-
3 # 偶然一會ABC
寬泛一點,牛頓以前的“科學家”都是哲學家。對他們而言,哲學就是看待世界的方式,他們之所以可以被稱為“科學家”,是因為他們基本上堅持亞里士多德的方法論,獲得世界的新知。其核心是“尋找邏各斯”;“用邏輯的方法”;“實證”。
-
4 # 嚴懲一切中國精日
越接近當代的科學家,離哲學家越遠。因為他們在科學領域中的專注和細分,導致他們必然形成直線型、單線條甚至碎片化的知識結構,而這樣的知識結構是走向哲學的天然障礙。而越是早期的科學家,他們的對於世界的認識遠遠打不到類似於近代的細分的程度,知識體系相對比較綜合,因此“科學”的屬性並不非常純粹,同時還會有很多的技術、文學藝術等領域的綜合的成分,這樣更容易接近哲學。
-
5 # 清園居
科學家所有的探索、努力、實驗都只是給各種哲學作註腳。
所以,所有偉大的科學家其實就是哲學家,而偉大的哲學家就是科學之王。
回覆列表
其實我們一直沒有弄清楚一個問題,那就是科學的本源是什麼?科學的本質是為了探索世間萬物的真理,而哲學的終極目的也是如此。所以在西方,所有自然科學學位最後都統一被授予哲學學位稱號。從某種意義來看,科學家們不管他們願不願意,都是哲學家。
但是名副其實、既研究科學也研究哲學的人士終究不算太多,我在此列舉幾個古今中外的:
古:亞里士多德。這個應該知名度很高,作為古希臘最著名的幾位哲學家之一,亞里士多德也是那個時代相當優秀的科學家,他在思想和自然科學方面的造詣,都在千年內被人們奉為經典。
今:錢學森。錢老是兩彈元勳,是一位傑出的物理學家。但是他老人家一直表示,他能取得這些“微不足道”的成就(太謙虛了),都是他日復一日學習馬列主義帶給他的。
中:墨子。墨子是墨家的代表人物,自然也是一位思想家、哲學家。但是墨子以及整個墨家,在先秦時期都是非常傑出的機械學的研究者,墨子的守城術,千年後還被人們津津樂道。
外:牛頓。說牛頓是科學家,基本是一句廢話。但說他是哲學家,出於兩個考慮:一個是他的經典物理學體系對於那個陳舊時代是一種顛覆,重構了人們對世界的認知;另一個原因,是他晚年篤信神學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