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康源潤美

    攝入不足,就得靠補了,這是基本常識。不過怎麼補就是學問了。一是要補充優質的蛋白質粉,吸收率要非常高的那種,二是營養素都有協同作用,如果用於治療的話,就需要考慮是否補充一下維生素,加強蛋白質的代謝呢。三是要堅持不懈,營養補充是個緩慢過程,先要滿足身體基礎代謝基礎上,剩餘的能量才會轉化為身體所需的物質。

  • 2 # 松鼠雲無心

    這個問題非常奇怪:一個吃得起蛋白粉的人,是怎麼出現“攝入蛋白質不夠”的?

    人體每天需要一定量的蛋白質來補充對氨基酸的需求。根據膳食指南,一個成年人每天需要的蛋白質大約在幾十克。在食品標籤中,是把60克作為“每日攝入參考值”。也就是說,成年人每天吃60克蛋白,就足以滿足需求了。

    除了非常偏執的全素食,60克蛋白質並不是一個很難達到的量。 比如,大米中大約有7-8%的蛋白,麵粉中更高,可以達到12%甚至更高。也就是說,如果吃一斤大米或者白麵做成的食物,也就有40-50克蛋白質了。其他的食物也還有很多蛋白質含量高的,比如瘦肉、雞、魚等,100克中含有的蛋白質就有20克左右,豆類、蛋、奶,也都含有豐富的蛋白。

    換句話說,只要是正常食用通常的食物,不特意避開含蛋白豐富的食物,那麼就很難出現“蛋白質不夠”的情況。如果還要吃蛋白粉,分離蛋白粉的蛋白質含量是90%以上,市場上賣的很多調配蛋白粉主要成分也還是蛋白質。如果再吃幾十克蛋白粉,那麼操心的不應該是“不夠”,反而應該是“多不多”了。

    在現實中,蛋白質營養不良的往往是兩種情況:一是基本上只吃蔬菜水果,不僅不吃肉、蛋、奶,而且連豆類、堅果也不吃,甚至主食也吃得少,這種是蛋白質攝入量不夠;二是貧困地區,基本上只有主食和蔬菜,蛋白質的量可能不少,但主食中的蛋白質在氨基酸組成上有所欠缺,所以滿足人體氨基酸需求的效率比較低。

    對於一個吃得起蛋白粉的人,顯然不可能是第二種情況。如果是第一種情況,只要多吃點蛋白粉,蛋白質攝入的問題也就解決了。但是因為食材單一而導致的其他營養成分欠缺,其實也是處於營養不良的狀態。

    簡而言之,主要注意飲食多樣化,就不會出現題主所問的問題。比如,大米和豌豆綠豆等雜糧豆類,各自的蛋白質氨基酸組成都不是很好,但互相補強之後,也就形成了優質蛋白,能夠高效滿足人體需求了。

  • 3 # 瘦成一道閃電

    1、對於不同性別、年齡和運動量的人來說,每日的蛋白質攝入標準到底是多少?一般人0.8g/kg比較適合,運動量大的1.5g/kg也夠了。

    2、蛋白質攝入不足和攝入過量的壞處一般人0.6g/kg的優質蛋白質就足夠預防負氮平衡了,除非碳水化合物等總能量不夠,否則不會出現不足的。過量主要是增加腎臟負擔,增加鈣的流逝。

    3、不同的蛋白質分別有什麼作用?分別需要多少?哪些食物能補充相應的蛋白質?不同蛋白質的氨基酸組成不同,動物性食物和大豆中的蛋白質氨基酸組成與人體較為接近,算作優質蛋白。

    4、怎樣的飲食能促進蛋白質的消化吸收?從最終蛋白質的利用率來說,保證適當的碳水化合物就可以起到節約蛋白質的作用, 大多數動物性蛋白質的消化吸收差別不超過10%

    5、對於健身者來說,是要補充蛋白粉還是隻要靠食物中的蛋白質?多吃雞蛋白、雞肉其實也是可以的,只是蛋白粉更方便。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愛情是你人生的全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