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8
回覆列表
  • 1 # 狂喜淡墨a

    康有為的書法好在哪裡?如何欣賞?

    康有為清末書法家,學問廣博,著書立說,戊戌佐帝維新變法,敗退而亡命海外。成為保皇黨首領。

    從十一歲,暇輒弄筆,從“樂毅論”及歐趙書到了成年,流觀諸帖,迷上蘇、米之中。

    爾後久居京城,多遊廠肆,購買碑版,於是遍覽秦漢南北朝各種碑。

    從此翻然與帖學分道揚鑣。下筆開始遠離俗書。

    自己稱之為“吾眼有神,吳腕有鬼。”終於能夠躋身於古碑作者之堂。

    著作有“廣藝舟雙楫”。基本思想崇尚碑學,反帖學,而稱之為俗。

    其創作,很難令人欣賞,勁如擰緊的繩子,實際康有為的曾經沉迷於唐宋書墨,並且寫的非常法臻規,書灑落,若文不博翰,否則不會被翁同龢介紹到朝廷皇帝身邊。

    清末碑學興盛,關鍵是碑版在京城逐漸發覺與增多,康有開始轉入碑學研究,且有竭力推崇,自己的書墨迴歸碑體。

    把自己的唐宋行書糅盡了碑味,出現了現在的康有為獨特的書墨風格。

    而今褒貶不一,真實存在的碑學,康有為書體,曾經在清末民國時期,倍加推崇。一時名噪,加上康有為的“廣藝舟雙楫”論書,至今依然很有指導意義。

  • 2 # 鴻燁的Vlog人生

    清代的書法,早期崇尚帖學,受帝王影響,趙孟、董其昌書風大盛,時至晚清,文人學士多開始致力於金石考據,尤其是在阮元、包世臣、康有為等人的倡導下,形成了尊碑抑帖之勢,碑派書法大興,一改此前風靡的柔媚書風,轉而向雄強剛健之風發展,那麼康有為的書法到底好在哪裡呢?

    康有為的書法具有篆隸筆意。

    稍微簡單瞭解一下康有為(1858—1927)字廣夏,號長素,清末政治家、思想家、學者,康有為在書法藝術方面貢獻卓著,他提倡碑學,呼籲書法創新,說到書法創新,人們對康有為又持有不同意見了,晚清是一個文化出現劇變的時期,自然書法也發生了深刻的變化,或許康有為也在學習歐陽修,認為“書法不能專仿古人”,

    我們都知道,晉代尚韻、唐代尚法、宋代尚意、明代尚態,清代乾隆以前為“帖學期”,乾隆以後為“碑學期”,即便如此清代書法還是有模有樣的,直至到了清末,康有為呼籲書法創新開始,幾千年的書法就開始走偏了,確切的說,康有為將碑與帖融為一體,你說這是創新,又像是在復古,你說是在復古,可又“碑貼一體”,

    所以從康有為自身的書法觀念來理解分析,可以稍微得知,康有為的書法是帶碑學中的篆隸筆意的,只是他自己不承認自己的書法是在復古而已,他的所謂書法創新讓人難以理解,其書法看似起筆渾圓,行筆重按,收筆老辣,轉折處皆圓轉直下,長撇大捺,氣勢開展奇宕,

    但有人認為他的字帶有虛張聲勢的“霸悍”之氣,線條沒有質感,像一條翻滾的爛草繩,當然了,委婉的說是具有篆隸筆意的,並非一無是處,開篇就提到了,晚清書法是“尊碑抑帖”之勢,這樣又可以理解,康有為的書法創新還是圍繞古人的碑學與貼學基礎上,傳統文化底蘊還是保留住了,不像當代書法創新的“出閣”了,毫無筆法、章法了。

  • 3 # 鳳翥蔣林書法

    康有為書法實則古代書法垃圾 ,書法理論也只能看看而已 ,只能算是名人書法,學習魏碑及理論都是官場需要,套幾乎。

    所謂善書者不鑑,善鑑者不書。鍾張羲獻,歐顏柳趙等等都沒有書法論著,有也是偽託之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韓氏的歷史名人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