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這個宇宙總是向更加混亂進化,就像氣體分子的自由運動,無論之前有多麼有規律,最終成為混沌的混合體,好像“熵”是宇宙的發展規律一樣。 但仔細想想宇宙似乎又並不是如此,比如因為萬有引力,行星將自己軌道里的碎片全部吸收,黑洞連光子也能整理起來,重核聚變的最終產物是鐵,生命演化中的單細胞生物變成多細胞生物然後不斷演化出像人這樣的多細胞多生物混合共生體等等,這個宇宙又似乎在反“熵”前進。
5
回覆列表
  • 1 # 踏雪無痕問道中醫

    “熵(entropy)”

    1. 物理學上指熱能除以溫度所得的商,標誌熱量轉化為功的程度。  

    2. 科學技術上泛指某些物質系統狀態的一種量(liàng)度,某些物質系統狀態可能出現的程度。亦被社會科學用以借喻人類社會某些狀態的程度。

    熵又指的是體系的混亂的程度,它在控制論、機率論、數論、資訊科學、天體物理、生命科學等領域都有重要應用,在不同的學科中也有引申出的更為具體的定義,是各領域十分重要的參量。

    系統中,熵被用來表示任何一種能量在空間中分佈的混亂程度,能量分佈得越混亂,熵就越大。一個體系的能量完全均勻分佈時,這個系統的熵就達到最大值。

    所以,熵的增加,是系統無序的程度,而這是沒有力干預的情況。但整個宇宙是存在某種“力”的,否則,宇宙的不息運動,就成了無源之水。

    因此,只要宇宙還在執行,就存在力的不平衡,也就是存在改變熵的因素。

  • 2 # 千辰澯海天文宇客

    熵(entropia)的概念是正確的,並且在控制論、機率論、天體物理、生命科學等多個領域都有重要的應用。

    “熵”最早起源於物理學,是德國物理學家克勞修斯在1865年首次提出。但直到統計物理、資訊理論等科學理論的發展,才將熵的本質逐漸解釋清楚:它是一個系統“內在的混亂程度”,標誌著熱量轉化為功的程度(用溫度除熱量所得的商)。

    自然界總是向無序的方向發展,人們為了定量描述這個問題就引入了“熵”的概念:S=KBlnΩ(KB=玻爾茲曼常數1.38×10-23J/,Ω=系統宏觀狀態中所包含微觀態個數),一個系統越混亂,微觀態Ω分佈越均勻。Ω在自然界的發展方向是變大的,因此熵也隨之變大,就是熵增。也就是在一個孤立系統中,熵是不減少的,要麼不變,要麼增加。

    因此麥克斯韋提出一個理論:宇宙的熵是有上限的,由於熱力學第二定律或熵增理論使宇宙的熵越來越大,當它到達無限大時,宇宙就會結束了。宇宙由熵增而結束的情形就是“熱寂”。

    個人理解認為:宇宙中都是高熱量物體透過做功或運動將熱量傳遞到低熱量物體,當所有熱量達到平衡時,宇宙將為靜止態。

    但有學者認為,宇宙一直膨脹,熵的上限也會隨之膨脹,所以宇宙會一直膨脹下去。

    人們對於宇宙的運作方式習以為常,事物以一定的順序發生,彼此之間有因果關係。不管是生物還是非生物,都遵循著牛頓力學、量子力學和相對論。不過除了這些還有另外一些定律深刻影響著宇宙間萬物的命運,就是熵。

  • 3 # 彭曉韜

    謝邀!熵作為描述熱力學現象的物理概念本身不存在正確與否的問題,其只是物質運動規律的表達方式而已。但客觀事物的運動規律並非只有一種或一成不變。熱量本身並不是一種客觀實際存在的實體,而只是帶質量物質運動狀態的改變程式的量度。而溫度只是物質中分子和原子熱運動頻率的表徵方式。因此,不能說溫度高的物體使溫度低的物體升溫是熱量的傳遞,實質只是熱運動頻率高的分子使熱運動頻率低的分子頻率提高的同時,自己降低熱運動頻率的過程。當不存在物體交換和對流時,只是分子熱運動頻率的變化,不存在熵增所說的混亂問題。詳細情況可參見下文:

  • 4 # 天外之天

    在一個膨脹的宇宙熵值必然增加。在一個收縮的宇宙熵值必然減小。一呼一吸為之道。膨脹是宇宙的呼,收縮是宇宙的吸。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何說唐朝猶如現代美國,宋朝猶如現代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