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lily8682

    保質期和儲存期看似一字之差,卻有著根本的區別。對於這兩個涉及到百姓日常消費的概念,往往被大部分人忽略,或者將二者當成一回事。消費者購買食品時,一定要看廠家標註的是保質期還是儲存期。很多人不明白這兩個概念有何不同,認為“過了儲存期的食品還是可以吃的”,這種認識是錯誤的。

    食品保質期有兩個別名,分別叫食品最佳食用期和食品最短適用期。保質期是廠家向消費者作出的保證,保證在標註時間內產品的質量是最佳的,但並不意味著過了時限,產品就一定會發生質的變化。

    超過保質期的食品,如果色、香、味沒有改變,仍然可以食用。例如牛奶,在冷藏條件下,在保質期限內4天,牛奶的所有品質都會得以保持。過了保質期的一定期限,品質雖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仍然可以食用,不會吃壞肚子。對超過保質期的商品,可以透過質量檢驗,確定其質量,特別是安全效能指標。可以明示降價銷售。但產品一旦超過了儲存期就不能銷售了。

    而儲存期就不一樣了,它的別名是食品推薦的最後食用日期,儲存期是硬性規定,是指在標註條件下食品可食用的最終日期。超過了這個期限,質量會發生變化,不再適合食用,更不能用以出售。專家提醒消費者,選購食品時最好注意銷售環境是否符合標籤上規定的條件,比如冷藏貯存、避光儲存、陰涼乾燥處儲存等。如果不符合規定,即使食品沒有超出儲存期,也可能已經變質。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動漫中有哪些具有路痴屬性的美少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