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守常師話
-
2 # 我是小小老師
首先第一個作文人物素材,這個很容易找的,就在課本上都有很多!
所以素材完全可以從課本中發掘,至於名人名言,那就更是數不勝數啦。
(偷偷地告訴你,別告訴別人哦)
首先第一個作文人物素材,這個很容易找的,就在課本上都有很多!
所以素材完全可以從課本中發掘,至於名人名言,那就更是數不勝數啦。
(偷偷地告訴你,別告訴別人哦)
首先我不喜歡“逼格”這個詞語,請使用規範漢語。我體會你的說法,是想收集整理對自己作文有用的素材和格言。
凡是值得思考的事情,沒有不是被人思考過的:我們必須做的只是試圖重新加以思考而已。
2
一個人怎樣才能認識自己呢?絕不是通過思考,而是通過實踐。盡力去履行你的職責,那你就會立刻知道你的價值。
3
可是你的職責是什麼呢?就是當前現實的要求。
4
理性世界應被看作是一個偉大而不朽的存在,它不斷創造出必然性事物,同時它也因此使自己成為偶然性事物的主宰。
5
人類佔據著至高無上的地位,其目的只是為了把他的意志強加於自然,使自己和子孫擺脫難以忍受的匱乏——他執著於某種錯誤的觀念,而他的所作所為恰好與他想做的背道而馳;並且由於他的全部志向都遭到敗壞,所以他把一切都搞得烏七八糟。我活得越長,目睹人類這種情況,就越不勝悲傷。
6
要做個真誠而奮發努力的人;要為你自己向那些居於高位的人去尋求並獲得恩典;向那些權勢煊赫的人去尋求並獲得惠施;向那些積極行動而善良的人去尋求並獲得提拔;向眾人去尋求並獲得感情;向個別的人去尋求並獲得愛。
7
只要你告訴我,你交往的是些什麼樣的人,我就能說出,你是什麼人。我只要知道你是幹什麼的,我就知道,你能成為什麼樣的人材。
8
每一個人都必須按照他自己的方式去思考:因為他在自己的道路上,就會發現能幫助他度過一生的一條或者一種真理。但是他切不可放任自己;他必須剋制自己;光有赤裸裸的本能是不行的。
9
毫無節制的活動,無論屬於什麼性質,最後必將一敗塗地。
10
人類的創作猶如自然的創作一樣,真正地說起來,值得注意的主要是動機。
11
由於人們把手段當作目的,就會跟自己和別人都發生矛盾,而且在這種情況下,蠻幹一通,那不是什麼也幹不成,就是或許竟幹出了他們本來應當避免去幹的事情。
12
我們的計劃和方案,必須達到這樣真實和完美的程度,世界一碰到它,就只能有損於它;我們就應該用這樣的辦法來取得糾正錯誤和恢復遭到破壞的事物的益處。
13
最困難和最麻煩的事,就是去處理那些全盤皆錯,錯了一半或者錯了四分之一的事情,對之進行篩選而把正確的部分放到適當的位置上去。
14
真理並非總是必須具有一個明確的外形;只要它象在我們四周輕輕飛翔並帶來和諧的精靈,只要它象莊嚴而親切的繞樑三日鐘聲,那就夠了。
15
大而化之的想法和狂妄的念頭,總不免要大倒其黴。
16
吹笛子單靠吹氣是不行的,還必須使用手指頭。
l7
既然在植物學裡有一種叫做“有缺陷性”的植物;也就同樣可以說,存在著有缺陷和不完美的人。他們的願望和奮鬥是跟他們的行動和成就不成比例的。
18
一個最微不足道的人,如果他只是在先天或者後天獲得的才能範圍以內活動,也能做到無瑕可指;倘若缺少了這一必不可少的相應條件,甚至再大的才華也會被埋沒、抵消和毀滅。這是現代世界司空見慣的一種災難;對於如此豐富而火熱的、同時又如此快速地運動著的時代,有誰能夠適應它的要求呢?
19
只有具備真才實學、既瞭解自己的力量又善於適當而謹慎地使用自己力量的人,才能在世俗事務中獲得成功。
20
妄自尊大和妄自菲薄都是嚴重的錯誤。
21
我時常遇到一種青年人,我並不寄希望於他們的改變或者長進,我只是遺憾地看到,他們的天性常使他們易於隨波逐流;而我一貫的看法是:一個人,即使駕著的是一隻脆弱的小舟,但只要舵掌握在他的手中,他就不會任憑波濤的擺佈,而有選擇方向的主見。
22
可是對於人人都眼熱的事,人人都贊成和提倡的事,一個青年人怎樣才能自動地看出其中的弊病呢?為什他麼不應當順從自己的天性,跟別人走同一個方向呢?
23
我認為我們這個不使任何事物達到成熟的時代的最大禍害就在於:每一時刻都被下一時刻所消耗,每一天都是在消耗;結果人們總是當天掙來的當天就花光,根本無成果可言。我們有的是把每時每刻的事都報道出來的報紙!頭腦敏銳的人都能添上一、二條新聞。報紙把每個人所做的,忙著的,或者正在思考的都公諸於眾;甚至連他的打算也置於眾目睽睽之下。個人的喜怒哀樂無不成為他人的下酒菜;而且就這樣飛快地從一家傳到另一家,從一城傳到另一城,從一國傳到另一國,最後從這半球傳到那半球。
24
正如你捂不住蒸汽機一樣,在道義的領域裡你也一樣無能為力。商業的活躍,紙幣的泛濫和流逝,舉債和還債,象滾雪球一般,——這些都是時下青年所要經受的妖風怪雨。如果他生就一種清醒而冷靜的氣質,既不向世界提出與他的地位不相稱的要求,也不讓世界來確定他的地位,那麼他就好了。
25
但是他受到時代精神從四面八方施加的威脅,最緊迫的事莫過於使他及早看清楚他的意志所必須選擇的方向。
26
最無害的言詞和行為的意義會隨著歲月而增長,不管什麼人,如果我看到他在我身邊呆上一段時間,我總設法給他指出誡懇、信任和不慎之間的區分;不,實際上根本就不存在什麼區別,存在的只不過是從最無辜向最有害的緩慢轉化。這是一種必須察覺出來,或者不如說是必須感覺出來的轉化。
27
在這裡我們必須運用我們的機智;否則,不管我們以什麼方式贏得了人們的好感,我們都有在不知不覺中以同樣方式失去這種好感的危險。人在一生中對於這個教訓是體會很深的,但也只是在付出了很高的代價之後;不幸的是,他還無法使他的後人得以避免付出同樣高的代價。
28
對真理的熱愛就體現在:知道怎樣去發見和珍視每一事物的好處。
29
品格喚來品格。
30
倘要我聽從別人的意見,這個意見必須說得明確無疑。似是而非的東西我自身就已經夠多的了。
31
迷信是人類本身存在的一部分;在我們以為已把它全部清除了的時候,它卻藏身在最出人意料的角落裡,而一旦它相信自己是萬無一失,就又突然地冒了出來。
32
我對許多事情保持沉默,因為我不想叫人們難堪;如果他們對於使我煩惱的事情感到由衷的高興,我也處之泰然。
33
凡是能使我們的精神獲得自由而又不給我們以自制能力的事物,都是毀滅性的。
34
只是在對旁人的善意感到高興的時候,我們才是真正地活著。
35
虔誠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是通過靈魂的最純潔的寧靜而達到最高修養的手段。
36
因此可以看到,凡是把虔誠作為目的和目標來標榜的人,大都是偽善的。
37
人到了老年,應該比年輕時做得更多些。
38
履行一項職責時總會感到是在還債,因為它決不會令我們自己非常滿意。
39
缺點只能被不懷有愛的人所察覺;因而,為了發現缺點,就必須無情,但卻不應因此超出必要的限度。
40
最大的幸福在於我們的缺點得到糾正,和我們的錯誤得到補救。
41
如果你能讀書,就應讀懂;如果你會寫,就必須有點知識;如果你相信什麼,就應當理解;你有了慾望,就得有行動;當你只提出要求時,你會一無所獲;當你成為有經驗的人時,你應當對別人有用。
42
溪水對於它為之效勞的磨坊主人是友好的;它樂於從水車的輪上傾瀉而下;漠然地悄悄流過山谷,於它又有什麼好處?
43
誰接受純粹的經驗並且按照它去行動,誰就有足夠的真理。就這個意義上說,正在成長中的孩子是聰明的。
44
理論本身對它自己是沒有用處的,但它卻使我們相信各種現象之間的關聯性。
45
如果追求過多,並且斤斤計較枝微末節,就易陷於糊塗。
46
運用類比法進行思考是無可非議的。類比法的長處在於,它不作什麼結論,而且實際上它也根本不想有終結之論。反之,歸納法則有致命的弱點,因為它定下目標,就死盯著目標,而且在向目標運算時,不管是錯誤的和正確的,它都不置一顧。
47
不存在於眼前的事物通過傳統來影響我們。它通常的形態可以叫做歷史型;一種更高的、近乎想象力的形態則是神祕型。如果在這一型之後再去尋找傳統的第三種可以識別的形態,它就會變成神祕主義。它還易於變成傷感的,所以我們只能採用於我們合適的東西。
48
在籌算時,如同在行動時一樣,我們必須區分可能達到的和無法達到的。不這樣做,無論在生活上還是在知識上,都是很難有所作為的。
49
“Le sens commun est le génie de l’humanite”(常識是人類獨有的天賦)。
在這裡被作為人類獨有的天賦而提出來的常識,首先必須根據它的表現方式來加以檢驗。如果我們追究一下人類使用它的目的,我們就會發現以下的情況:人類是受需要制約的。在需要得不到滿足時,他們會焦躁不安;而在得到滿足時,他們又表現出漠不關心。正常的人就遊離在這兩種狀態之間,並且使用他的才智——即他的所謂常識——去滿足他的需要。當他的需要得到滿足的時候,他的任務就是去填補漠不關心的空白。如果他的需要僅限於身邊的和最必要的事物,他是能做到這一點的。但是他的需要如果超過了通常要求的範圍,那麼常識就不夠用了;它不再是什麼天賦了,而人類也就墮入了錯誤的淵藪。
50
天下沒有一樁蠢事不會由於知識或者意外而得到糾正;也沒有一種聰明的事不會由於缺少知識或者由於意外而遭到失敗。
再給你提供錢穆的事蹟人生。從中學教師到北大教授
起碼張君勱(1887-1969年,學者、政治家)是這樣認為的。
錢穆與張君勱相識於抗戰前,張君勱第一次見面就勸他:“你何必追隨胡適做考據,不如我們一起做政治活動,這樣對時局會有大的貢獻。”錢穆敬謝不敏:“我不是專門從事考據工作的,也不擅長做政治活動,恕難追隨。”
張君勱的誤解,可能代表了當時的人對錢穆的粗略印象,因為錢穆以考據成名。
1929年,顧頡剛回到家鄉蘇州,拜訪了時為蘇州中學國文教師的錢穆,借去了錢穆正在撰寫的《先秦諸子系年》手稿。回家讀了之後,顧頡剛認為,錢穆已經不適合再在中學教書了,便推薦他到中山大學任教。
命運轉折點來了。錢穆把訊息告訴了蘇州中學的校長汪懋祖。汪懋祖說:“你到大學教書是遲早的事,而我還有一年就要離開蘇州中學,你能否與我共進退,再在這裡留教一年?”
錢穆聞言,決定先不離職,推辭了顧頡剛的推薦。但他和顧頡剛的緣分只是剛剛開始。1930年,顧頡剛主持編輯《燕京學報》,向錢穆約稿。錢穆寄去了《劉向歆父子年譜》一文。
這篇文章以細密的考證,駁斥了康有為關於漢代學者劉歆偽造《毛詩》、《周禮》、《左傳》等古文經的說法,解決了今古文經長期以來的紛爭。當時的北平高校,都遵從康有為的學說,錢穆此文刊出後,各高校的經學課為之停開。
值得一說的是,顧頡剛相信康有為的說法,錢穆的《劉向歆父子年譜》無疑是向顧頡剛發難。然而顧頡剛非但將之刊發,還推薦錢穆到燕京大學做國文教師。這種胸懷,令晚年的錢穆回想起來,仍感佩不已。
1930,錢穆到燕京大學任國文講師,剛進學校,他就展現出了強烈的“中國意識”。有一次,燕京大學校長司徒雷登設宴招待新同事,錢穆以初來乍到的身份,向校長進言:我一向聽說,燕京大學是教會大學裡中國化程度最高的,現在看來是徒有其名,因為我一進校門就看到M樓、S樓,所謂的中國化在哪裡呢,建議改用中國名字。
滿座為之默然。後來,燕京大學專門召開校務會議討論這件事,最後採納了錢穆的建議,把M樓改為穆樓,S樓改為適樓,其他建築以此類推。至於校園裡那個景色秀麗的湖應該用哪個名字,大家爭論不休,最後錢穆定為“未名湖”——1949年後,燕京大學被撤銷,北京大學遷到燕大,自那以後,未名湖成為北大的代稱。
不久後,顧頡剛向當時的學界權威胡適寫信,推薦錢穆到北大任教。
由於《劉向歆父子年譜》聲震士林,再加上顧頡剛的推薦,1931年錢穆得以到北京大學歷史系正式任教,進入了當時的中國學術中心。以中學肄業生的學歷、中學教師的身份,進入中國最有名氣的學府併成為名教授,與其說錢穆創造了傳奇,不如說是他自身實力的自然展現。
1912年,17週歲的錢穆執教小學,開啟了一生的教學生涯。這位個頭不高、雙目炯炯有神的無錫人,少年時期就在讀書上展現出驚人的生命力。這股力量首先表現在自我控制上。有一天他在讀《後漢書》時突然想起,自己在立身行事上一向都依照《曾國藩家書》來做,然而曾國藩教人讀書,務必從第一頁看到最後一頁,自己卻是隨意翻閱。經過這番反省,錢穆此後每看一本書,都要求自己必須通體閱讀完畢,一本看完才看另一本,終生恪守。
在中學讀書時,他染上了吸菸的習慣。做了小學老師後,碰到課本有篇關於戒菸的文章,他跟學生說:“老師已經吸菸上癮了,這是無可奈何的事,你們年紀還小,一定要戒菸。”下課後,他突然覺得這一堂課上得極其無聊,自己作為老師都不能做到的事,如何要求學生做到?於是斷然戒菸,這一戒就是三十多年,直到離開大陸前夕才復吸。
在外部環境方面,錢穆可謂得天獨厚。在常州府中學堂讀書時,老師中就有後來的史學大家呂思勉。呂思勉很欣賞這位學生。一次考試,錢穆非常喜歡關於長白山地勢軍情的題目,答起來忘乎所以,不覺考試時間已到,而他只做了這一條題。試卷一共有4道題,每題25分。交卷後,幾名同學偷看呂思勉改卷。按常規操作,老師改卷只需要給分,不需要加批語。然而改到錢穆的答卷時,呂思勉用鉛筆不斷地在試卷上寫批語,寫了一紙又一紙,最後嫌削筆麻煩,乾脆把鉛筆劈開兩半,讓鉛條可以隨手抽出,以便快速書寫。成績釋出後,只答了一道題的錢穆得了75分。
文史大家、錢鍾書之父錢基博,也是從小學教員一直做到大學教授。他年長錢穆8歲,很賞識這位同宗,錢穆到無錫江蘇省立第三師範學校任教,就是錢基博介紹的。錢穆回憶這段經歷時說,“餘在中學任教,集美、無錫、蘇州三處,積8年之久,同事逾百人,最敬事者,首推子泉(錢基博)。生平相交,治學之勤,待人之厚,亦首推子泉。”
嚴耕望感慨,“清末民初之際,江南蘇常地區小學教師多能新舊兼學,造詣深厚,今日大學教授,當多愧不如。”師友相得,令錢穆的學問不斷精進,很快就在江南小有名氣。